文章解析

mán
·
·
jiāo
huán
duī
zhěn
chāi
héng
fèng

朝代:唐作者:冯延巳浏览量:1
jiāo
huán
duī
zhěn
chāi
héng
fèng
róng
róng
chūn
shuǐ
yáng
huā
mèng
hóng
zhú
lèi
lán
gān
cuì
píng
yān
làng
hán
jǐn
cuī
huà
jiàn
pèi
tiān
yuǎn
lèi
shì
yán
zhuāng
luò
méi
fēi
shuāng

译文

美丽的环状发髻慵懒地披散在枕头上,凤钗斜斜地别在发髻上。沉沉地坠入春水荡漾,杨花飞舞的迷幻梦境中。红烛流着血色的红泪,翠屏上的画烟波浩渺泛着丝丝寒意。时光渐渐流逝,心上人远在天涯。清晨,我独自噙着泪水梳洗着新式妆容,只见窗外梅花一片片飘落在染满寒霜的大地上。

逐句剖析

"娇鬟堆枕钗横凤":美丽的环状发髻慵懒地披散在枕头上,凤钗斜斜地别在发髻上。

# 钗横凤:即凤钗横。,娇鬟:柔美的发髻,这里指头发。

"溶溶春水杨花梦":沉沉地坠入春水荡漾,杨花飞舞的迷幻梦境中。

# 杨花梦:春梦、美梦。

"红烛泪阑干":红烛流着血色的红泪,

"翠屏烟浪寒":翠屏上的画烟波浩渺泛着丝丝寒意。

"锦壶催画箭":时光渐渐流逝,

# 锦壶催画箭:喻指时光流逝。

"玉佩天涯远":心上人远在天涯。

# 玉佩天涯远:意思是佩玉之人(即思念之人、心上人)远在天涯。

"和泪试严妆":清晨,我独自噙着泪水梳洗着新式妆容,

# 严妆:浓丽整齐的装束。

"落梅飞夜霜":只见窗外梅花一片片飘落在染满寒霜的大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为南唐词人冯延巳所作,属闺怨词题材。词中闺中女子因深切相思陷入恍惚情境,于梦境与现实间辗转。即便在五更梦回、更漏催人的孤寂时刻,她仍强忍泪水梳妆打扮,心中存着一份期许,盼归人早日相见,得见自己姣好模样。然而这份期待终在晓霜落梅的清晨落空,唯有无人回应的寂寥与绝望蔓延。全词语言凝练自然,于虚实交织中勾勒人物心境,以“和泪试严妆”的细节刻画展现深情与无奈的矛盾,笔法精巧细腻,读来动人心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南唐词人

冯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同平章事。善辨说,能文章,工书法,尤长于词。其词多写男女离情别恨,语言清丽,善于借景抒情,词风婉约,对北宋晏殊、欧阳修等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有《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谒金门·风乍起》等。 宋人辑为《阳春集》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以闺中女子思念远人之情为题材。通过描绘其酣睡梦境与午夜梦醒后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远方之人深切的思念。以虚实交织的手法呈现出怀远之情的绵缠与悲苦。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上片前两句“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描绘女主人公酣睡时的情态及甜蜜梦境,属于虚写;三、四句“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写午夜梦回所见实景,虚实相互映射,梦境的柔美与现实的清寒形成对比,凸显主人公由梦而醒的失落与孤寂。对比:梦境中“溶溶春水杨花”的明丽柔和与现实里“红烛泪”“翠屏寒”的冷寂凄凉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对比;下片“和泪试严妆”一句,“严妆”的庄重外在与“和泪”的悲苦内心构成矛盾对比,展现人物强作镇定却难掩哀痛的复杂心境。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开篇两句描绘女主人公沉睡姿态与甜梦情境,春水荡漾间,魂梦悠悠袅袅。第三、四句则展现中夜梦醒后的眼前实景,与前句的梦境形成虚实相映、悲喜对照的艺术效果。下片揭示女主人公梦醒后难以入眠、苦挨更漏的原因——原是与所思之人远隔天涯,离别已久。结尾两句勾勒天亮时的画面:她在孤寂至极中含泪梳妆,唯有霜雾中飘落的梅花,默默知晓她心中的悲苦。

4. 作品点评

此词文辞凝练,韵味悠长,颇具冯延巳词作的典型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下一篇:唐·白居易《梦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