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nán

朝代:唐作者:冯延巳浏览量:2
suì
yíng
chūn
lóu
shàng
yuè
zhèng
shì
西
chuāng
liáng
shí
jié
rén
tān
shuì
zhuì
chāi
yún
fěn
xiāo
zhuāng
jiàn
tiān
zhēn
rén
fēi
fēng
yuè
cháng
jiù
jìng
chén
zhēng
mèng
jīng
nián
shòu
jīn
xiāo
lián
yáng
huā
yīn
kōng
zhěn
lèi
shāng
xīn
jīn
xiāng
féng
huā
wèi
zhèng
shì
nián
bié
shí
jié
dōng
fēng
yǒu
huā
kāi
rèn
shí
yuē
què
chóng
lái
chóng
lái
huā
kān
zhé
zhǐ
kǒng
míng
nián
huā
rén
bié
bié
ruò
xiàng
bǎi
huā
shí
dōng
fēng
tán
lèi
yǒu
shuí
zhī

译文

去年迎春时节,登楼赏月,西窗之下,夜晚微凉。美人贪睡,云髻里的钗子坠落,脂粉消散,妆容淡薄,天生丽质。人不是那风月可以永不变化,破镜玉筝上满是尘土,人也一年比一年消瘦。今夜帘幕外,花絮纷飞,花影重重,只能卧在枕上独自伤心,任凭眼泪流下。今天再次相逢,花还没有绽放,去年这个时候,正是我们离别的时节。东风吹来,花儿依次开放,这样美好的时光,我们应该约定明年再次相聚。重聚时,不怕晚到花儿正好可以摘下,只怕明年花儿依旧盛开,人却已经离别。如果离别的时候,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在春风之中挥泪难过,又有谁知道呢。

逐句剖析

"去岁迎春楼上月":去年迎春时节,登楼赏月,

# 去岁:去年。去:一作“云”。

"正是西窗":西窗之下,

"夜凉时节":夜晚微凉。

"玉人贪睡坠钗云":美人贪睡,云髻里的钗子坠落,

# 坠钗云:钗子从乌云般的头发上滑落。这里指的钗坠自云髻。云,云髻。,玉人:即美人。

"粉消妆薄见天真":脂粉消散,妆容淡薄,天生丽质。

# 天真:这里指美人的天生丽质。,妆:一作“香”。

"人非风月长依旧":人不是那风月可以永不变化,

"破镜尘筝":破镜玉筝上满是尘土,

# 尘筝:蒙上灰尘的筝。,破镜:据孟染《本事诗》载,南朝陈将亡时,驸马徐德言估计妻子会被人掠去,便破一圆镜,各执一半,为他日重见时的凭证。后遂以破镜喻夫妻分离。

"一梦经年瘦":人也一年比一年消瘦。

# 经年:经过一年或一年以上。

"今宵帘幕飏花阴":今夜帘幕外,花絮纷飞,花影重重,

# 飏:一作“扬”。

"空余枕泪独伤心":只能卧在枕上独自伤心,任凭眼泪流下。

"今日相逢花未发":今天再次相逢,花还没有绽放,

"正是去年":去年这个时候,

"别离时节":正是我们离别的时节。

"东风次第有花开":东风吹来,花儿依次开放,

# 次第:指依次,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恁时须约却重来":这样美好的时光,我们应该约定明年再次相聚。

# 却重来:正重来。,恁时:什么时候。

"重来不怕花堪折":重聚时,不怕晚到花儿正好可以摘下,

"只恐明年花发人离别":只怕明年花儿依旧盛开,人却已经离别。

# 恐:一作“怕”。

"别离若向百花时":如果离别的时候,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

# 向:临,面对。

"东风弹泪有谁知":在春风之中挥泪难过,又有谁知道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江南》是南唐词人冯延巳写的两首词。第一首上片首三句勾勒初逢之景,时节、地点、时辰皆凝于笔端。三四句摹写伊人旧貌:云鬓微乱,脂粉淡褪,然天姿国色,愈显娇柔。下阕“人非风月长如昨”叹物是人非,红颜易逝。继而铺陈别后光景,“破镜”暗喻离散,“尘筝”喻指孤寂,似一年幽梦将伊人消磨得形销骨立。末二句遥想其今夜独处之悲,语意婉转,余韵悠长,以简驭繁,道尽红颜薄命、“衣带渐宽终不悔”之真意。第二首上阕自今春重逢溯及去岁离别,复由春风岁岁,遥寄他日重逢之约。笔触如丝,织就时光经纬,今昔交织间,春色年年如约,情愫亦如春草,岁岁复生。词人描绘重逢后内心隐现的分离忧惧,借细腻笔触,将对自由、美满爱情的强烈渴望与憧憬倾泻而出,情感真挚浓烈,直击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南唐词人

冯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同平章事。善辨说,能文章,工书法,尤长于词。其词多写男女离情别恨,语言清丽,善于借景抒情,词风婉约,对北宋晏殊、欧阳修等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有《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谒金门·风乍起》等。 宋人辑为《阳春集》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两首抒情词。词人以相逢后的恐离心绪入笔,深切抒发对自由幸福爱情的炽热向往。历经无数次分别、饱受相思之苦的主人公,重逢之际非但未感欣喜,反而因忧心再度分离,陷入更深的孤独与痛苦。尤其是百花争艳的春日离别,更添几分黯然神伤。

2. 写作手法

象征:“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里,“破镜”象征着离散,如两人被生生扯开的缘分,似那无人问津、落满灰尘的寂寞时光,一年的离别之梦,竟把她折磨得形容憔悴。想象:“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词人以想象铺展未来的春日图景,用繁花渐放的绚烂之景,预约一场重逢之约。对于经年离别的愁思,词人未着一字,却借这急切的后期之约,将深藏的牵挂与思念,悄然渗透在字里行间。这恰似画家笔下的断山云雾,虽未勾勒完整的山峦轮廓,却让观者于留白之处,凭借想象填补出云雾缭绕的苍茫意境,使未言之情、未绘之景,在读者的思绪中幻化成更为动人的余韵。

3. 分段赏析

“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三句点明时间与场景。以“去岁”开篇,回溯过往,将读者带入去年迎春楼上的情境,西窗之下,夜凉如水,月色朦胧,奠定了全词追忆往昔的基调,为后文情感抒发埋下伏笔。“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两句描绘人物睡态。生动刻画美人因贪睡而钗横发乱的慵懒模样,褪去脂粉修饰,尽显纯真自然之态,细腻勾勒出往昔相处时的温馨美好画面,流露出对彼时美好时光的眷恋。“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三句形成今昔对比。“人非”与“风月依旧”强烈对照,突出人事变迁,曾经的美好如破镜难圆、蒙尘之筝难再奏,一场旧梦过去,人也因相思经年而消瘦,道尽物是人非的怅惘与相思之苦。“今宵帘幕飏花阴,空馀枕泪独伤心”两句描写当下场景。今宵帘幕在花阴下随风轻扬,而人却只能独守空枕,泪水沾湿枕巾,独自伤心。以景衬情,花阴摇曳的静谧与主人公内心的悲痛形成反差,将孤独哀伤之情推向高潮,余韵悠长。“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点明重逢恰逢百花未绽,却与去年分别的时节不谋而合。按理说,久别重逢应是喜悦时刻,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以重逢勾起别时的回忆,却未直接描绘别时的痛苦与离思。紧接着,笔锋陡然转向未来。“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以春风拂过、百花渐次开放为引,急切地约定他日再会。虽未直言经年别后的愁绪,可这迫不及待的重逢之约,早已将内心深处的相思与牵挂展露无遗,恰似画中云雾掩映的断山,留白之处尽是妙境,任由读者展开想象去填补其中的深情与哀愁。“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发人离别”,词人坦言,今日重逢于百花将绽未绽之际,即便来年相会稍晚,能在百花盛开时相聚,也并非最令人忧虑之事。真正令他忧心忡忡的,是在那繁花似锦的春日,再度经历离别的苦涩。年年春风如约而至,虽能稍解相思寂寞,然而岁岁相逢又岁岁分离,这般循环往复的离愁别绪,实在令人难以承受。“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一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春花烂漫、众人欢游的时节,自己却在春风中泪洒衣襟,满心离愁,可这无人倾诉的哀伤又有谁能知晓?至此,词中主人公陷入了进退皆忧、左右逢愁的境地,无尽的离恨难以排解,患得患失的心境再无安宁之时,令人读来也不禁为之黯然神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二词连缀相应,次首尤一气写出,在《阳春集》中别具风调。

近代俞陛云《五代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籍《牧童词》

下一篇:唐·韩偓《离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