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shào
shí
zài
shè
zuò

朝代:唐作者:高适浏览量:1
xiāng
féng
guǎn
duō
wéi
xuě
chū
qíng
hòu
yàn
fēi
zhǔ
rén
jiǔ
jìn
jūn
wèi
zuì
yáo
guī
guī

译文

你我在旅馆相遇,不由我忧喜交集,暮雪才刚刚停下,归雁正向南飞去。主人的酒已喝光,唯有你还无醉意,天色晚路程遥遥,不知你归不归去?

逐句剖析

"相逢旅馆意多违":你我在旅馆相遇,不由我忧喜交集,

# 相逢旅馆意多违:说与李少府在旅馆相逢,不由心意徘徊,充满矛盾。违,徘徊。《诗·邶风·谷风》:“中心有违”。

"暮雪初晴候雁飞":暮雪才刚刚停下,归雁正向南飞去。

# 暮雪初晴候雁飞:说薄暮时分,大雪初晴,北雁南飞。候雁,随季节变换,春时北飞,冬时南归的大雁。

"主人酒尽君未醉":主人的酒已喝光,唯有你还无醉意,

# 主人酒尽君未醉:说主人的酒已喝光,而客人您还未喝够量。主人,诗人自指。

"薄暮途遥归不归":天色晚路程遥遥,不知你归不归去?

# 薄暮途遥归不归:说天色将晚,路程还远,不知您还回不回家了?薄暮,傍晚,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是唐代诗人高适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围绕送别展开,描绘两位故友旅馆相逢又别离的日常片段。诗先写重逢之喜与离别之愁交织的情景及复杂心境,再写酒宴将尽、启程在即,诗人催友人登程。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豪迈,结尾两句笔调轻快,尽显豁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安史之乱起,奔赴行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或高渤海。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高适尤其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作边塞诗,对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著有《高常侍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前后,具体作年或可定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彼时高适首次出塞游历至蓟北之地。诗中情境,乃知己之交于客舍偶然相逢,然才聚首便又面临离别,故有“意多违”之叹。从诗中“暮雪”“候雁”之景推断,当为初春时节,天寒需酒驱之,二人遂借酒畅叙离情。未料杯中酒将尽,而彼此尚未尽兴沉醉,足见二人酒逢知己,畅饮之乐无以复加。末了,诗人以一句“途遥归不归”的戏谑之问,既显依依惜别之情,又含敦促友人启程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旅馆相逢又别离的情景,通过对暮雪、候雁、薄暮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与诗人的离情别绪相互映衬,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2. 写作手法

正衬:“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描绘了傍晚时分,雪后初晴的景象。暮雪本身带有清冷、孤寂之感,初晴虽带来一丝光亮,但整体氛围依然清冷。这种清冷的环境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孤寂相契合,从正面衬托出诗人与友人相逢又即将离别的复杂心境。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别出心裁地从“相逢”落笔:“相逢旅馆意多违”。此处的相逢,并非是那种能长久相聚的邂逅,二人不过是在旅馆中偶然相遇。或许友人很快就要再次踏上旅程,这样的相逢,让诗人内心五味杂陈。既为这难得的相遇而欣喜,又因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忧愁。往昔的深厚交谊与未来的无尽思念,如潮水般在诗人心中翻涌,百感交集。“意多违”一句,一个“多”字,精准地勾勒出诗人彼时思绪的纷乱繁杂。次句“暮雪初晴候雁飞”,“暮”字点明天色渐晚,“雪”字描绘出当时的天气状况。从“暮雪”到“初晴”,短短四个字,便勾勒出两幅静谧的画面:暮雪纷飞时,天地一片银白,静谧而清冷;雪后初晴,阳光洒下,世界渐渐明朗,依旧带着几分静谧。“候雁飞”则描绘出大雁南飞的动态场景,暗示着“归”的意味,三个字便勾勒出一幅灵动的画面。动静结合的画面,相互映衬,生动地勾勒出北方暮雪初晴时那种苍凉、萧瑟的景象,为“送”这一主题营造出特定的环境氛围。从另一个层面来讲,目睹暮雪初晴之景,凝视候雁南飞之态,诗人难免会联想到友人即将离去,眼前这幅暮雪初霁的画面,在苍凉萧瑟之中,悄然透出淡淡的离愁别绪,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境。诗的最后两句“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二人相逢于客舍,诗人设酒相送,故而自称为“主人”。说“酒尽”,未必是酒真的已被喝光,或许其中还暗含着启程时间临近的意味。“酒尽”而“君未醉”,友人未能尽兴而醉,这其中或许藏着未能畅所欲言的遗憾。此承接首句“相逢客舍”而来,未能畅言又隐隐透露出友人心中不忍就此离去的情愫。紧接着“薄暮”点明天色渐暗,“途遥”说明路途遥远。天色已晚,路途尚远,这看似简单的提醒,实则饱含着诗人对友人无尽的关切。送行之时提醒友人登程,这般诙谐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坦率与真诚,而这份坦率背后,是二人之间深厚真挚的情谊。而那句“归不归”的委婉询问,又何尝不是诗人心中那丝微弱的希望,希望友人能暂且留下,这又何尝不是诗人心中留恋不舍之情的委婉流露。

4. 作品点评

此首送别诗,语言质朴无华,未施雕琢之笔,却如潺潺溪流,自然流淌,韵味悠长。诗中情感宛转曲折,细腻动人,将相逢之喜与离别之愁交织展现,真挚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诗,于诙谐调侃之语中,尽显诚挚深厚的情谊,字里行间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与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与客调笑得妙,宾主相忘,意在言外矣。较“我醉欲眠君且去”更直更婉。

明钟惺《唐诗归》卷十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上官仪《奉和山夜临秋》

下一篇:唐·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