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官初去":陶渊明初辞彭泽县令,
"河阳赋始传":潘岳刚写下《河阳赋》传世。
"田园归旧国":归乡田园重返故里,
# 田园:一作:河园。
"诗酒间长筵":以诗酒相伴,设下绵长的宴席。
"列室窥丹洞":华美的屋室中可窥见丹霞山洞,
"分楼瞰紫烟":高楼俯瞰间紫色烟雾缭绕。
"萦回亘津渡":流水萦绕贯穿渡口,
"出没控郊鄽":蜿蜒延伸至城郊市井。
"凤琴调上客":凤鸣般的琴声款待贵宾,
"龙辔俨群仙":如龙驾仪仗的宾客宛如群仙。
"松石偏宜古":松石更显古朴幽寂,
"藤萝不记年":藤萝缠绕不知岁月几何。
"重檐交密树":重重的屋檐掩映着茂密林木,
"复磴拥危泉":石阶盘旋簇拥飞瀑流泉。
"抗石晞南岭":高岩迎接着南岭的晨光,
"乘沙眇北川":踏沙远眺北川的苍茫。
"傅岩来筑处":傅岩曾是贤士隐居劳作处,
"磻溪入钓前":磻谿见证姜太公垂钓的机缘。
"日斜真趣远":夕阳西下,超然意趣渐远,
"幽思梦凉蝉":幽思中似听见寒蝉入梦。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以陶渊明解绶彭泽、潘岳赋闲河阳的典故,暗喻诗人既渴望归隐又追求生活雅趣的矛盾心境。颔联“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中,“旧国”既指长安故园,更暗含河汾王氏的家族文化传统;“长筵”以暗喻时间停滞。此联通过“归-间”的动词选择,展现宴饮者既欲超脱尘世又难舍世俗的微妙情态。颈联中“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窥”字赋予静态建筑动态视角,“瞰”字将宴饮者置于天地之间,丹洞的神秘与紫烟的缥缈形成色彩蒙太奇,呼应后文历史典故的时空跨越。腹联“凤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通过“俨”的拟人化处理,将音乐演奏升华为仙界仪轨。凤琴暗用《诗经·鹿鸣》宴乐典故,龙辔呼应傅岩版筑的帝王气象,形成“礼乐-政治”的隐喻结构。体现初唐宴饮诗“以俗为雅”的创作特征。尾联“傅岩来筑处,磻谿入钓前”,并置傅岩版筑、吕尚垂钓典故。既彰显济世抱负又暗含知音难觅的孤独,为尾联情感升华埋下伏笔。结句“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以“日斜”暗喻政治生涯的黄昏,“凉蝉”化用骆宾王“西陆蝉声唱”的意象,将实景虚化为精神图腾。结句“幽思”与首联“官初去”形成对应,完成从具体场景到生命哲思的升华。
上一篇:唐·杜牧《瑶瑟》
下一篇:唐·顾况《听山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