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ěi
rén
·
·
nòng
méi
zhú
yóu

朝代:清作者:王国维浏览量:3
jīn
biān
zhū
dàn
chūn
mén
chū
xiāng
shí
wèi
néng
xiū
dàn
jiāo
chī
què
fēng
qián
sàn
chèn
níng
zhī
jìn
lái
piē
jiàn
dōu
dàn
jué
shuāng
méi
zhī
shǐ
gōng
chóu
huí
huā
xià
tóu

译文

想起儿时拿着金鞭珠弹一起在春日里嬉戏的日子,那时当门对户,相识还未久。她还不懂得羞涩,只是—味地娇痴。故意在风前站立,让飘飞的黑发映衬她洁白的肌肤。现在看到她的时候,忽然发现彼此竟然都无语相对了。只觉得双眉绞得越来越紧。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开始懂得春愁。我还记得那次在花前相遇她含情低下头来的样子。

逐句剖析

"金鞭珠弹嬉春日":想起儿时拿着金鞭珠弹一起在春日里嬉戏的日子,

# 金鞭珠弹嬉春日:一作弄梅骑竹嬉游日。金鞭珠弹:以金为鞭,以珠作弹,形容豪贵少年。这里指少年时代的游乐之具。此句原作“弄梅骑竹嬉游日”,王国维《人间词》手稿本有吴昌绶眉批:“首句宜酌。”词人遂改为“金鞭珠弹嬉春日”。弄梅骑竹,语出唐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以“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

"门户初相识":那时当门对户,相识还未久。

"未能羞涩但娇痴":她还不懂得羞涩,只是—味地娇痴。

# 娇痴:天真可爱而不解事。,但:只是。

"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故意在风前站立,让飘飞的黑发映衬她洁白的肌肤。

# 凝脂:凝冻的油脂,柔滑洁白,比喻人皮肤细白润泽。

"近来瞥见都无语":现在看到她的时候,忽然发现彼此竟然都无语相对了。

# 瞥见:瞥(piē),一眼看见。

"但觉双眉聚":只觉得双眉绞得越来越紧。

"不知何日始工愁":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开始懂得春愁。

# 工愁:善愁,此指少女思春之愁。

"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我还记得那次在花前相遇她含情低下头来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虞美人·金鞭珠弹嬉春日》是近代学者王国维创作的一首情词,描绘了词人心仪的一位女子。上片回忆初见时的场景,下片则写近来女子的变化。全词细腻刻画了女子的神态与心理,生动展现其当初嬉戏时的娇痴、风前散发的风情,以及近来见面时聚眉蹙额、低头无语之态,微妙揭示出女子心理与情感的变化,风格婉约、缠绵且多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现代著名学者、词人

王国维(1877~1927),近现代学者、词人。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浙江海宁人。其职业经历丰富,曾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学部图书局编辑,清华研究院教授等。王国维从事戏曲、小说、词以及西方哲学、美学的研究,主张以地下实物资料参订文献史料,提出“二重证据法”,对甲骨文、古代史、辽金元史、宋元戏曲史等研究贡献巨大。尤工词,他提倡“境界” 说,主张“自然”,所作取径南唐、北宋。著有《人间词话》《曲录》《宋元戏曲考》《静庵文集》《观堂集林》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虞美人·金鞭珠弹嬉春日》是近代学者王国维于1907年在海宁创作的情词。1906年8月,因父亲王乃誉病故,王国维回故乡海宁奔丧并守制,直至1907年春才返京。此词应是其闲居时所作。王国维少年时生活于浙江海宁乡村,从其现存故居普通瓦房推断,“门户初相识”或记录着他少年时期的一场艳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虞美人·金鞭珠弹嬉春日》是近代学者王国维写的一首词,也是一首爱情词。这首词的主题是对一位女子的暗恋与思念。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对这位女子从初见到近来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女子从天真无邪到懂得春愁的转变过程。

2. 写作手法

用典:“金鞭珠弹嬉春日”引用了唐代诗人描写豪奢少年以及陆游思念妓女的相关词句,使得词中女子形象变成了冶游男子眼中的美貌女子的风情作态,失去了原本“弄梅骑竹”所营造的朴实本色的美感。对比:对比以女子口吻写词往往因对爱情的执着奉献产生“境界”,与以男子口吻写词分为感情真挚和逢场作戏、有色情眼光两类,鲜明地呈现出不同性别视角在词的创作中所带来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的差异。这种对比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以男子口吻写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读者明白王国维这首以男子口吻写的词,在众多以男子口吻写的词中,其独特之处在于不以感情或境界取胜,而是以语言和描写见长。

3. 分段赏析

上片:“金鞭珠弹嬉春日,门户初相识”:描绘了一个春日嬉戏的场景,在美好的春日里,男女主人公在户外相遇相识。“金鞭珠弹”点明了男子的富贵身份和游乐的场景,也为两人的相遇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的氛围。“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刻画了女子初次见面时的神态。她还不懂得羞涩,只是带着娇憨天真的神情,站在风前,散开的头发映衬着她洁白的肌肤,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纯真自然、美丽动人的少女形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下片:“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写两人相识后的情景。最近两人见面时,彼此都默默无语,只是觉得女子双眉紧蹙。这一细节描写,暗示了女子心中有了心事,可能是对男子萌生出了爱意,却又不知如何表达,只能通过双眉的凝聚来传达内心的情感。“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子开始懂得了忧愁,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回在花下,她低头的娇羞模样。“花下”这一优美的环境,为女子的娇羞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而“一低头”的动作,则将女子的羞涩、温柔以及对爱情的懵懂与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整首词在一种含蓄而美好的氛围中结束。

4. 作品点评

王国维的这首词在风格与传统上展现了独特的魅力与局限。与传统乐府诗相比,小词在表现手法和视角选择上有所不同。乐府诗往往源于民间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写实风格。而小词则多在文人雅集中诞生,带有一定的娱乐性和抒情性。以女子口吻和男子口吻写就的小词,在表达爱情主题时也各有千秋。女子口吻的作品往往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奉献,能够触及到超越爱情本身的深层次境界。而男子口吻的作品则或真挚感人,或带有游戏性质,后者可能在艺术价值上略显不足。王国维的这首词并未明显倾向于某一种风格。它的优势在于语言的生动自然和人物描写的传神入微,使得整首词读来并不轻佻。然而,“弄梅骑竹”这一意象却引发了不同的联想。一方面,它让人想起了那种朴实无华、传统美德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金鞭珠弹嬉春日”这样的描述则更倾向于描绘一个冶游男子眼中的风情万种。这种转变可能是出于对某个具体人物的复杂情感考虑。作者或许曾对这位女子有过好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他选择了以一种更为客观、超脱的方式来描述这段经历。这样的处理既体现了作者对情感的深刻洞察,也展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匠心独运。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写小儿女娇痴的情态如画,佳则佳矣,然非北宋人情调。清人王小山、郑板桥每有此种。初学者好之、效之,扭捏作态,易堕恶道,不可不慎也。

现代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陈永正《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

# 此首亦情语。词中“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殆与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意境相近。然“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韦庄一派能有此情致耶?通首写少女情窦初开,一片纯情,自非寻常花前月下可比。

现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鸿祥《〈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下一篇:清·袁枚《山行杂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