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空阶疏雨":零星的雨点洒落在台阶上。
# 空阶:无人行走之阶。南朝梁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有“夜雨滴空阶”。
"迢递严城更鼓":传来远方城池上催更的鼓声。
# 更鼓:旧时报更的鼓声。,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唐代皇甫冉有“去树近严城”之句。,迢递:遥远貌。唐代刘长卿《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迢递人烟远”。
"睡浅梦初成":刚刚浅眠中朦胧成梦,
"又被东风吹去":却立刻被东风吹散,仿佛连梦境都不可依靠。
"无据":没有根据,
# 无据:没有凭据,谓梦境无凭。宋徽宗《燕山亭》词“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无据":没有根据,
"斜汉垂垂欲曙":窗外天空中的银河已经低垂,天快亮了。
# 曙:天刚亮。,垂垂:低垂貌。唐代薛健有“满风轻撼叶垂垂”。,斜汉:天将明时银河偏斜,故称斜汉。唐代钱起《山斋独坐喜玄上人夕至》有“前峰曙更好,斜汉欲西回。”
近现代著名学者、词人
王国维(1877~1927),近现代学者、词人。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浙江海宁人。其职业经历丰富,曾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学部图书局编辑,清华研究院教授等。王国维从事戏曲、小说、词以及西方哲学、美学的研究,主张以地下实物资料参订文献史料,提出“二重证据法”,对甲骨文、古代史、辽金元史、宋元戏曲史等研究贡献巨大。尤工词,他提倡“境界” 说,主张“自然”,所作取径南唐、北宋。著有《人间词话》《曲录》《宋元戏曲考》《静庵文集》《观堂集林》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描绘了词人在异乡的夜晚,听闻点滴疏雨落在空阶,远处更鼓声声,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浅梦成,却又被东风惊扰,直至银河渐斜、天色将晓仍未再眠的情景。借雨夜失眠的景象,结合自身当时生病且在异乡任教的经历,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2. 写作手法
寓情于景:“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开篇通过描写空阶疏雨、迢递更鼓,营造出寂静、清冷的氛围,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烦闷,将情感融入景色描写之中。
3. 分段赏析
开篇“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诗人描绘出在寂静的春夜,稀疏的雨滴落在空阶上,发出点滴声响,远处悠长的更鼓声从森严的城中传来,一近一远,相互呼应。这些本非扰人清梦的强烈声响,却在这静谧的夜晚,令难以入眠之人愈发心烦意乱,更添失眠的苦恼。此句看似单纯写景,实则已将诗人内心的烦乱融入其中。接着“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诗人好不容易进入浅眠,刚刚有了梦境,却被东风无情地吹散。诗人巧妙地将自己从梦中惊醒,表述为梦被东风吹去,把抽象无形的梦具象化,仿佛梦是可以被吹动的实体。此处不直接说自己从梦中惊醒,而是说成是被东风吹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梦的短暂与易逝,以及诗人对梦的消逝的无奈与怅惘。“无据,无据”中“无据”指的是那刚成却又被东风吹走的梦,这个梦究竟是关乎爱情,还是理想,诗人并未言明,似是还来不及思考。这里“无据”重复,强调了梦的虚幻与不可捉摸。最后“斜汉垂垂欲曙”,诗人望向窗外,只见银河渐渐低垂,天色即将破晓。此句描绘出天空中银河低垂、天将破晓的景象,以景结情,暗示了诗人在一夜未眠后的失落与迷茫,同时也给人一种时光流逝、无可奈何的感觉。
4. 作品点评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这首简短的小词,运用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将彻夜失眠的感受细腻地呈现出来,从中足以见得作者在构思和技巧方面颇费心思。然而,若从情感的深厚程度来衡量,它明显不及《乙稿》中同样描述彻夜难眠的《苏幕遮·倦凭栏》,“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毕竟《苏幕遮》是一首悼亡之作,作者历经生离死别的沉重打击后,整夜沉浸在悲痛之中,精神恍惚,那种强烈的情感无需借助精巧的修辞和构思,仅仅直白道来,便能深深触动读者的心弦。此外,“梦境无凭而梦亦难成”这样的构思并非王国维首创,其灵感源于宋徽宗《燕山亭》词中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就像部分学者所指出的,王国维有时会对前人的句子进行套用或改造。对于这种情况,其效果需结合具体作品来评判,但单从这种行为本身来看,无疑是他对技巧和文采的有意追求。由此可见,尽管王国维在论词时推崇五代北宋词的“天工”自然之美,可在自身创作中,他并不拒绝“人巧”,甚至有时还会特意雕琢。
# 《人间词甲稿》此词列为第一首。按《东坡乐府》:元丰七年十二月,苏轼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阕,注云:“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因庄宗此词卒章有“如梦,如梦”迭句也。此词为单调,坊本中有从“无据,无据”下分为两片者,误。
中国文学史家萧艾
# 此词列于《人间词甲稿》之首,当为现存静安词最早之作。撰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时静安在南通通州师范学校任教。因积劳过度而患病,故词中写春夜的情怀,有如秋宵般萧瑟。也许是怀念江南的故乡,也许是想望久别的亲人,演语深情,一似秦观佳作。
中华诗教学会会长陈永正
# 《人间词》的命名,固然由于词中屡见“人间”但这只是其表面,其内蕴之意,则在对社会人生之不尽感叹。故其《如梦令》虽作必“君颇以词自娱”的第一首,而王氏自编《人间词》及《苕华词》,皆以此词作首篇,盖取“人生一大梦”之意耳。
陈鸿祥《王国维年谱》
上一篇:清·朱彝尊《一叶落·泪眼注》
下一篇:清·袁枚《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