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shǒu
xuǎn
sān
sān

朝代:清作者:张惠言浏览量:3
dōng
fēng
shì
zhuāng
chū
wàn
chóng
huā
xián
lái
yuè
biàn
huā
yǐng
wéi
yǒu
yuè
gōu
xié
yǒu
jiāng
nán
tiě
yào
zhī
xiāng
xuě
chuī
chè
chéng
xiá
qīng
yǐng
miǎo
nán
fēi
mǎn
tiān
piāo
rán
fàn
yún
chá
dōng
huáng
xiào
xiāng
fāng
zài
shuí
jiā
nán
dào
chūn
huā
kāi
luò
yòu
shì
chūn
fēng
lái
biàn
便
liǎo
què
sháo
huá
huā
wài
chūn
lái
fāng
cǎo
céng
zhē
shū
lián
juǎn
chūn
xiǎo
dié
fēi
lái
yóu
fēi
luàn
diǎn
yún
chāi
cháng
duàn
jiāng
nán
chūn
nián
zhuó
tiān
cán
mèng
shèng
yǒu
shǒu
chóng
huí
yín
suàn
qiě
shēn
shū
yǐng
rèn
pái
huái
luó
wéi
juǎn
míng
yuè
rén
kāi
zūn
shǔ
yuè
liú
yǐng
shuí
huái
怀
yíng
gōu
yuè
dào
sòng
sān
gēng
yuè
yīng
yàn
xiāng
cāi
dàn
píng
lán
jiǔ
zhòng
shī
湿
cāng
tái
jīn
fēi
zuó
míng
jié
lái
zhēn
huǐ
shì
shí
nián
shū
wèi
wèn
dōng
fēng
chuī
lǎo
fēng
jiāng
lán
jìng
qiān
zhuǎn
píng
xié
yáng
wài
miǎo
miǎo
zhèng
chóu
qiān
jūn
zhī
fǒu
zhǐ
míng
shān
liào
shēn
hòu
suàn
rén
tíng
qián
绿
biàn
sān
yuè
zhōng
hóng
tòu
tiān
róng
zhòng
fāng
xiē
tīng
guī

译文

东风并没有要去刻意做什么事,却妆扮出千万重花朵。闲暇时看遍花影摇曳,唯有弯月如钩斜挂天际。我愿手持江南的铁笛,倚靠一树香雪般的梅花,吹响直抵云霄的仙乐。清冷的月影遥不可及,只有柳絮纷飞漫天。不如飘然离去,我与你,乘木筏浮游云端。春神含笑问道:春意究竟在谁家?难道春花凋零,东风也去了,美好的春光就真的完结了吗?春意从花外悄然归来,芳草萋萋却未遮蔽前路。清晨卷起稀疏的帘幕,蝴蝶忽然翩然而至。飘浮在空中的蛛丝柳絮,不知从哪里飞来,纷乱地沾附在有碧云纹饰的发钗上。江南春思令人断肠,残留的梦境黏着天涯旧忆,只剩愁绪反复萦绕。暂且用银蒜压紧帘幕,任花影在帘外徘徊。卷起丝罗帷帐,明月洒入室内,宛如有人推门而入。举杯邀月共舞,月光流转,心事能寄托谁的怀抱?我迎来一钩新月,一直到三更天过送得斜月西沉,莺燕间毫无猜忌。但莫要长久倚栏,露水会打湿青苔。今日已非昨日,明日又将如何?回首往事,最悔恨的是虚度光阴,未曾潜心苦读十年。试问春风将人吹老,枫江边的兰草小径历经多少变迁,千里原野已化作荒芜?斜阳外一片孤寂,渺远天地间唯余我的愁思!千古兴亡的深意,你可曾知晓?不过转瞬即逝的须臾。古人将身后事托付名山,也算一种愚拙的执着。一夜之间庭院绿意铺满,三月春雨中红花怒放,天地万物尽收我庐舍之中。百花易谢不必哀叹,莫要再听子规鸟的悲啼。

逐句剖析

"东风无一事":东风并没有要去刻意做什么事,

"妆出万重花":却妆扮出千万重花朵。

"闲来阅遍花影":闲暇时看遍花影摇曳,

# 花影:月下花枝的倩影。

"惟有月钩斜":唯有弯月如钩斜挂天际。

"我有江南铁笛":我愿手持江南的铁笛,

# 江南:与其一中我有江南铁笛中江南含义一致,突出春色的美丽迷人。因为江南的春天最为美丽浪漫,故作为迷人春色的代表。

"要倚一枝香雪":倚靠一树香雪般的梅花,

"吹彻玉城霞":吹响直抵云霄的仙乐。

"清影渺难即":清冷的月影遥不可及,

# 即:接近,得到。,清影:消逝的清丽花影。

"飞絮满天涯":只有柳絮纷飞漫天。

# 飞絮:飘飞的柳絮,代表春天已经逝去。

"飘然去":不如飘然离去,

"吾与汝":我与你,

"泛云槎":乘木筏浮游云端。

# 泛云槎:《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桴,小竹筏或小木筏,与“槎”义同。代表归隐。槎:木筏。

"东皇一笑相语":春神含笑问道:

# 东皇:司春之神。

"芳意在谁家":春意究竟在谁家?

# 芳意在谁家:这是反问句,谓春意并没有在世外,通过归隐寻找春意是徒劳的。

"难道春花开落":难道春花凋零,

# 开落:开落、来去:都是偏义复词,词义偏于落、去二字。

"又是春风来去":东风也去了,

"便了却韶华":美好的春光就真的完结了吗?

# 韶华:美好的时光。代指春光。,了却:了结,结束。

"花外春来路":春意从花外悄然归来,

# 外:与下句渺渺呼应,指理想远在天外,无法实现。

"芳草不曾遮":芳草萋萋却未遮蔽前路。

"疏帘卷春晓":清晨卷起稀疏的帘幕,

"胡蝶忽飞来":蝴蝶忽然翩然而至。

# 胡蝶:同“蝴蝶”。

"游丝飞絮无绪":飘浮在空中的蛛丝柳絮,不知从哪里飞来,

# 无绪:无端,没有来由。

"乱点碧云钗":纷乱地沾附在有碧云纹饰的发钗上。

# 碧云:既是写发钗的纹饰,也暗喻头发的浓黑茂盛,暗点年轻人的身份。

"肠断江南春思":江南春思令人断肠,

# 江南:与其一中“我有江南铁笛”中“江南”含义一致,突出春色的美丽迷人。因为江南的春天最为美丽浪漫,故作为迷人春色的代表。

"黏着天涯残梦":残留的梦境黏着天涯旧忆,

# 天涯:指春色远逝天涯,突出春梦的空幻不实。,黏着:执着,不能超脱。指沉溺于破碎的春梦中而不能自拔。

"剩有首重回":只剩愁绪反复萦绕。

# 首重回:不断地回头。指对过去梦想的破灭悲悼感伤。,剩有:只剩下。

"银蒜且深押":暂且用银蒜压紧帘幕,

# 银蒜:银质蒜头形帘坠,用以压帘幕。

"疏影任徘徊":任花影在帘外徘徊。

# 疏影:疏落的花影,喻外在的诱惑。

"罗帷卷":卷起丝罗帷帐,

"明月入":明月洒入室内,

"似人开":宛如有人推门而入。

"一尊属月起舞":举杯邀月共舞,月光流转,

# 属:通“嘱”,邀请。,尊:同“樽”,酒杯。

"流影入谁怀":心事能寄托谁的怀抱?

# 流影:流泻的月光,比喻道德修养的光辉。

"迎得一钩月到":我迎来一钩新月,

"送得三更月去":一直到三更天过送得斜月西沉,

"莺燕不相猜":莺燕间毫无猜忌。

# 不相猜:不会猜疑我要捉住它们。,莺燕:与上片的蝴蝶、丝絮、花影一样,代表功利诱惑。

"但莫凭栏久":但莫要长久倚栏,

# 但莫:且莫,千万不要。

"重露湿苍苔":露水会打湿青苔。

"今日非昨日":今日已非昨日,

"明日复何如":明日又将如何?

# 何如:怎么样。

"竭来真悔何事":回首往事,最悔恨的是虚度光阴,

# 竭来:离去,逝去。

"不读十年书":未曾潜心苦读十年。

# 读十年书:读书,指读书修道,非求取功名。十年,泛指青年时光。

"为问东风吹老":试问春风将人吹老,

"几度枫江兰径":枫江边的兰草小径历经多少变迁,

# 枫江兰径:语出《楚辞 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几度:三句所共用。

"千里转平芜":千里原野已化作荒芜?

# 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象征春天的逝去。,转:变成。

"寂寞斜阳外":斜阳外一片孤寂,

# 外:与下句“渺渺”呼应,指理想远在天外,无法实现。,斜阳:代表暮年。

"渺渺正愁予":渺远天地间唯余我的愁思!

# 渺渺正愁予:出自屈原《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渺渺:遥远貌。愁予:让我忧愁。

"千古意":千古兴亡的深意,

"君知否":你可曾知晓?

"只斯须":不过转瞬即逝的须臾。

"名山料理身后":古人将身后事托付名山,

# 名山料理身后:著书立说,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来作为对身后事的安排。料理:安排,处理。

"也算古人愚":也算一种愚拙的执着。

"一夜庭前绿遍":一夜之间庭院绿意铺满,

"三月雨中红透":三月春雨中红花怒放,

"天地入吾庐":天地万物尽收我庐舍之中。

"容易众芳歇":百花易谢不必哀叹,

# 歇:停歇,消失。,众芳:春天的众多花草。

"莫听子规呼":莫要再听子规鸟的悲啼。

# 子规:即杜鹃鸟,常在春末夏初出现鸣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五首选三(其一、其三、其四)》是清代词人张惠言的一组词,以春日意象为载体所作。第一首“东风无一事”以“万重花”“月钩斜”等意象铺陈春景,借“江南铁笛”“香雪玉城”等典故暗喻对高洁理想的追寻,而“飞絮满天涯”则流露求而不得的怅惘,最终在“东皇一笑”的对话中升华出超越时空的永恒春意。第二首“疏帘卷春晓”以晨光中蝴蝶、游丝的轻盈动态,勾勒出春思的缠绵与失落,通过“银蒜深押”“疏影徘徊”的细腻动作,展现对浮华的疏离与内心的澄明,末句“重露湿苍苔”更以物象隐喻时光流逝的不可逆。第三首“今日非昨日”以时空流转的叩问开篇,直陈对光阴虚度的悔憾,继而在“枫江兰径”“天地入庐”的宏阔视野中,将个体生命置于自然永恒的坐标系,最终以“莫听子规呼”的警语收束,传递出惜时奋进的儒家入世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词人、散文家、经学家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经学家。初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嘉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张惠言早岁工骈文辞赋,其赋为乾嘉一大家。又学韩愈、欧阳修古文,与恽敬齐名,号称阳湖文派的宗师。词名尤盛,是常州词派的开创者,他在《词选序》中提出了“比兴寄托”的主张,强调作词应该重视内容。通经学,尤精《周易》与《仪礼》。代表作品有《周易虞氏义》《仪礼图》《茗柯文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以“东风”“万重花”开篇,展现春日繁盛之景,但“月钩斜”“飞絮”暗含春光易逝的惆怅。铁笛、香雪等意象象征高洁志趣,与“玉城霞”的缥缈形成对比,体现对理想境界的追寻与现实的疏离感。上阕表面写赏春之乐,实则隐含对儒学理想的执着;下阕“清影渺难即”暗喻道心难觅,飞絮飘零则指向人生无常。全词以乐景写哀情,融合佛道哲思与儒家入世情怀。第二首:以“疏帘”“蝴蝶”“游丝”等轻盈意象勾勒春晨,却以“无绪”“乱点”点出心绪纷乱。“碧云钗”暗喻美好事物的脆弱,“黏着天涯残梦”则强化漂泊无依之感。下阕“银蒜深押”象征对纷扰的隔绝,疏影徘徊则表现内心的矛盾。通过“肠断江南春思”直抒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而“任徘徊”则转向超然物外的豁达。叶嘉莹认为此词体现儒家“知命”与道家“无待”的融合,表面哀婉实则暗含对生命本质的彻悟。第三首:开篇以“今日”“昨日”对比,凸显时光流转的焦虑;“枫江兰径”“平芜”等意象暗示人生跋涉的艰辛。“斜阳”“渺渺”强化了孤独与苍茫感,呼应屈原“惟草木之零落兮”的忧思。下阕“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将个体生命置于历史长河,揭示存在的短暂性;“名山料理身后”化用古人“身后名”的典故,暗含对功业虚妄的反思。结尾“莫听子规呼”以自然之声劝诫超脱,体现儒家“乐天知命”与道家“无为”的调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黄景仁《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

下一篇:清·成鹫《仙城寒食歌·绍武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