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展芭蕉":刚展开的芭蕉叶。
# 乍:刚刚。
"欲眠杨柳":杨柳枝条像要垂头睡去,
"微谢樱桃":樱桃花瓣已微微凋零。
"谁把春光":是谁把春日时光,
"平分一半":劈成两半,
"最惜今朝":最怕此刻春色正浓。
"花前倍觉无聊":独坐花前更觉心慌。
# 倍觉:更觉得。
"任冷落、":任凭冷落、
"珠钿翠翘":珠钗翠簪蒙尘。
# 翠翘:古代妇人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珠钿:嵌珠的花钿。
"趁取春光":快抓住剩下春光,
"还留一半":还剩的半缕春光,
"莫负今朝":别让今日白白虚度。
明末清初词人,“词家三绝”之一
顾贞观(1637~1714),清代词人。字华峰,号梁汾,无锡(今属江苏)人。康熙举人,任秘书院典籍,曾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好。其工诗词,早年与吴兆骞齐名,后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词家三绝”。其词性情真挚,一往而深,其名作《金缕曲》二首被推为清词压卷之作。其他长调,亦多感慨生哀之作。其小令清隽雅怨,风骨挺秀。代表作品有《金缕曲》《石州慢·御沟为漕艘所阻》《南乡子·捣衣》等。著有《征纬堂诗》《弹指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婉约词。全词通过捕捉春分时节的物候变化与情感张力,围绕“惜春”主题展开。既表达对春光易逝的敏锐感知,又暗含对生命流转的坦然接纳。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词人以“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描绘春分时节的草木状态,芭蕉初展、杨柳垂丝、樱桃花瓣轻落,既点明节令特征,又暗含春光将逝的怅惘。景中含情,以自然之景寄寓对春光的珍惜与留恋。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乍展芭蕉”以新叶初舒的动态描摹春日的鲜嫩感,暗合春分万物萌发的时令特征;“欲眠杨柳”则将柔条低垂拟人化为倦怠之态,既写春日慵懒之景,又隐含时光流逝的怅惘;“微谢樱桃”捕捉初凋细节,轻叩韶光易逝的哀婉基调。下片“谁把春光,平分一半”以反问重构节气内涵,将昼夜均分的自然现象升华为生命哲思,暗含对韶光割裂的敏感;“最惜今朝”直抒胸臆,强化对当下的珍视。继而“花前倍觉无聊”陡转笔锋,以冷落珠钿翠翘的细节烘托愁绪,反衬春景触发的空虚心境;“趁取春光,还留一半”将被动感知转化为主动挽留,“莫负今朝”的斩钉截铁与开篇“最惜”形成闭环,余韵悠长。
下一篇:清·顾贞观《金缕曲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