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纤暗数佳期近":女子纤手暗自数算,七夕的约定日期已近在眼前,
# 玉纤:指女子之手。
"已到也、":可如今真的到了这一天、
"忽生幽恨":心中却无端涌起幽深的愁绪。
"恨无端、":怨恨这无端、
"添叶与青梧":多出的梧桐叶,
# 添叶与青梧:梧桐秋日落叶,有“一叶知秋”之说。今遇闰六月,则使梧桐落叶延迟,故云添叶。
"倒减却、":反而让生长缓慢的、
# 倒减却:据《本草纲目》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
"黄杨一寸":黄杨树又少长了一寸。
"天公定亦怜娇俊":上天定是怜悯人间这对痴情儿女,
# 娇俊:指青年男女姣好的容貌。
"念儿女、":想到他们、
"经年愁损":整年因分离而愁苦憔悴。
"早收回、":不如快快收回、
"溽暑换清商":这闷热的暑气,换来清爽的秋风。
# 清商:天高气爽的秋季。
"翻借作、":何不把这多余的闰月化作、
# 翻借作:谓闰六月已行秋令,可借作七月,使七月有重闰。
"兰秋重闰":七月的重逢,让相思得以延续。
明末清初词人,“词家三绝”之一
顾贞观(1637~1714),清代词人。字华峰,号梁汾,无锡(今属江苏)人。康熙举人,任秘书院典籍,曾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好。其工诗词,早年与吴兆骞齐名,后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词家三绝”。其词性情真挚,一往而深,其名作《金缕曲》二首被推为清词压卷之作。其他长调,亦多感慨生哀之作。其小令清隽雅怨,风骨挺秀。代表作品有《金缕曲》《石州慢·御沟为漕艘所阻》《南乡子·捣衣》等。著有《征纬堂诗》《弹指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夕爱情词,介绍了女子在闰年七夕时对情人相会的期待与幽恨交织的复杂心理,描绘了青梧添叶、黄杨退寸等自然意象,体现了天公对人间离散儿女的怜悯,营造了缠绵悱恻的闺怨意境。
2. 分段赏析
上片“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以女子视角切入,通过“玉纤暗数”的细腻动作,刻画其对七夕相会的殷切期盼。“暗”字暗示隐秘的欢喜,“近”字强化时间上的紧迫感。然“已到也”笔锋陡转,佳期既至却“忽生幽恨”,情感矛盾顿现——既为相聚而喜,又因相聚短暂而悲,凸显相思煎熬的复杂心绪。“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巧妙借植物反常生长,诉说内心的遗憾。“添叶与青梧”暗指闰六月延迟秋意,梧桐未落反添新叶;“倒减却黄杨一寸”化用《本草纲目》中“黄杨遇闰则退”之典,以植物生长异常隐喻时光被闰月吞噬。通过“恨无端”的直抒胸臆,将自然现象与人间愁思勾连。下片“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转写天公的拟人化想象。“怜娇俊”将牛郎织女或人间有情人的分离之苦升华为天公的悲悯,赋予自然规律以人性温度。“经年愁损”总括全词主旨,强调相思的绵长与煎熬,呼应上片“幽恨”的深层情感逻辑。“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以祈使语气收束,将现实暑热转化为对秋凉的渴盼。“溽暑换清商”暗含对季节更迭的诗意重构,“翻借作兰秋重闰”词人急切盼着炎热暑气快些消散,凉爽的秋天早点来。设想闰六月化作第二个七夕,使相思得以延续。此句虚实相生,既呼应开篇的“佳期”,又以奇崛想象化解现实缺憾,展现词人化悲为喜的创作智慧。
上一篇:清·钱秉镫《伤心诗(其二)》
下一篇:清·屈大均《读陈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