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吹山作平地":南风把大山吹成平地,
"帝遣天吴移海水":天帝派天吴移来了海水。
# 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虹虹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帝:指宇宙的主宰。
"王母桃花千遍红":王母的桃花开了上千遍,
# 王母:传说中的西王母(事见《穆天子传》、《列子》等),传说她栽的仙桃树三千年结一次果实(见《汉武帝内传》)。
"彭祖巫咸几回死":长寿的彭祖和巫咸也该死过几回。
# 巫咸:一作巫戊,商王太戊的大臣。相传他发明鼓,发明用筮占卜,又会占星,是神仙人物。,彭祖:传说他叫篯铿,是颛顼的玄孙,生于夏代,尧封他在彭地,到殷末时已有七百六十七岁(一说八百余岁),殷王以为大夫,托病不问政事(事见《神仙传》、《列仙传》)。《庄子·秋水》:“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又《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屈原《天问》:“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青毛骢马参差钱":坐骑的青骢马花纹如连钱,
# 参差钱:马身上的斑纹参差不齐。《尔雅·释畜》第十九:“青骊驎驒。”注云:“色有深浅,斑驳隐粼,今之连钱骢。”,青毛骢马:名马。
"娇春杨柳含缃烟":初春的杨柳含裹着缕缕云烟。
# 含缃烟:形容杨柳嫩黄。浅黄色的绢。缃,一作细。
"筝人劝我金屈卮":弹筝美人用金杯劝我饮酒,
# 屈卮:一种有把的酒盏。,筝人:弹筝的女子。
"神血未凝身问谁":谓我年轻,前程未知当自勉。
# 神血未凝身问谁:酒醉时飘飘然,似乎形神分离了,不知自己是谁。神血未凝:即精神和血肉不能长期凝聚,它是生命短促的婉曲说法。身问谁:是“身向谁”的意思。
"不须浪饮丁都护":不须纵酒欣赏那哀怨曲《丁都护》,
# 丁都护:刘宋高祖时的勇士丁旿,官都护。又乐府歌有《丁都护》之曲。王琦注云:“唐时边州设都护府……丁都护当是丁姓而曾为都护府之官属,或是武官而加衔都护者,与长吉同会,纵饮慷慨,有不遇知己之叹。故以其官称之,告之以不须浪饮,世上英雄本来难遇其主。”,浪饮:一作乱舞。
"世上英雄本无主":要知道世上的英雄本来无定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买丝线绣一幅怜才爱士的平原君,
#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赵国贵族,惠文王之弟,善养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任赵相。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军围赵都邯郸,平原君指挥抗秦,坚守三年,后楚、魏联合,击败秦军。
"有酒惟浇赵州土":有好酒只拿去浇祭赵州的旧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漏刻催逼,水流急急通过玉蟾蜍,
# 玉蟾蜍:滴漏上面玉制的装饰。可能诗人写的这种漏壶就是蟾蜍形状的,水从其口中滴出。李贺另有《李夫人》诗云:“玉蟾滴水鸡人唱。”,漏:古代的计时器。
"卫娘发薄不胜梳":侍酒女子头发稀薄已经不好梳。
# 发薄不胜梳:言卫娘年老色衰,头发稀疏了。,卫娘:原指卫后,即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传说她发多而美,深得汉武帝的宠爱。《汉武故事》:“上见其美发,悦之。”这里的“卫娘”代指妙龄女子,或即侑酒歌女。
"看见秋眉换深绿":眼看着浓黑眉毛转眼变衰白,
# 换深绿:画眉。唐人用青黑的黛色画眉,因与浓绿色相近,故唐人诗中常称黛色为绿色。如李贺《贝宫夫人》:“长眉凝绿几千年。”《房中思》:“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绿。”深,集作新。,秋眉:稀疏变黄的眉毛。,看:一作羞。
"二十男儿那刺促":二十岁的男子哪能无谓地空劳碌?
# 刺促:烦恼。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七言古诗。描绘了诗人对人生衰老、壮志难酬的感怀,表达了诗人虽深知人生艰难,却仍劝人把握当下、珍惜少壮时光,莫为不可改变之事徒增烦恼的豁达态度。
2. 写作手法
用典:“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运用战国时期平原君的典故,“平原君”是战国时期赵国公子赵胜,以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众多。“买丝绣作平原君”用唐代诗人李贺对平原君的敬仰,以购买丝线绣出平原君像这一行为,表达对平原君礼贤下士的推崇,渴望当世也有如此敬重贤才之人。反衬:以乐景反衬哀情,诗中“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缃烟”描绘春游时骏马、杨柳的明媚春色,与后文“神血未凝身问谁”“世上英雄本无主”的悲慨形成鲜明对比。春光的柔美反衬出诗人对生命短促、怀才不遇的愤懑,以乐景强化了人生无常的哀愁。对比:“王母桃花千遍红”与“彭祖巫咸几回死”形成强烈对比。仙桃千年一开,彭祖仅活八百,仙凡寿命的悬殊反衬出人类生命的渺小,凸显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深刻体悟。借古讽今:诗中“买丝绣作平原君”与“世上英雄本无主”等句,借对平原君礼贤下士的推崇,以及对英雄无主的感慨,将古代贤君与当下压制人才的掌权者、朝廷作比,以古喻今,尖锐批评现实中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对黑暗世道的不满。
3. 分段赏析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起笔便如神工开天。南风似有摧山裂石之力,轻轻一拂,山峦就化作平野;天帝一声令下,水神天吴便将浩渺沧海搬移。这般想象,跳出凡人视角,以超自然的“神力”,写尽世事变迁的无常。宋人刘辰翁评“从‘南风’一句便不可及”,这“不可及”,正在于李贺以豪放笔触、雄奇景象,把“沧海桑田”的抽象感慨,具象成山崩海移的震撼画面。而在这惊世骇俗的英气里,又藏着诗人对人生短促、命运难测的凄伤——山河都能被轻易改易,渺小如人,又该如何把握自身?“佚荡宛转”间,侠少年的疏狂与敏感灵魂的哀伤。“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借仙界与尘世的时间错位,写生命之叹。王母的桃树,三千年一开花结果,花开千遍,已是难以计量的漫长;可彭祖、巫咸,即便堪称人间长寿极致,在“千遍红”的仙界时间前,也早已消逝无数回。这里藏着两层对比:明面上,是仙人世界的永恒长寿,对照凡人生命的短暂脆弱;暗地里,又以彭祖、巫咸这些“凡人长寿代表”,衬出普通大众生命更短促的事实。层层嵌套的时间对照,把“人生几何”的古老命题,推到读者眼前——连长寿如彭祖,都敌不过仙界桃花开落,何况常人?生命的短促与无常,被这奇妙对比衬得触目惊心。诗中五至八句,偏要在游春盛景里,剖出孤独与焦灼。“青骢连钱”,骑着毛色如钱纹交错的名贵骏马,本是快意畅然;“垂柳金烟”,新柳裹挟浅金烟霭,满是春日娇柔。众人驻马休憩、杯酒言欢,可李贺却在喧闹里陷入沉思。歌姬捧着鎏金酒盏趋近,他望着春光,却突然惊觉:这绚烂春色,正像自己的青春,看似鲜活,实则如逝水匆匆。“神血未凝身问谁”,这诘问,是形神尚未相融的迷惘——热闹春景越鲜活,越衬出他对生命流逝的焦灼。乐景反写哀情,把“欢娱”与“哀伤”拧成麻花。诗中“不须浪饮丁都护”,关于“丁都护”,或为参与宴饮之人,或为民间“丁都护好酒”故事。但李贺笔锋一转,说“莫要因不得志就狂饮消愁”,看似是劝人劝己“清醒面对世道不公”——有才者不被重视,本就是混乱世道的常态。可这“清醒”里,藏着更深的愤懑:明明知道有才难展是常态,可自己偏又深陷这困境,道理越明白,愤懑越难平。“世上英雄本无主”,“无主”二字,暗戳最高统治者——英雄难遇明主,实则是朝廷不识人才、压制人才。“买丝绣作平原君”,表面是敬慕古代贤君,实则借古讽今,骂当下掌权者连“重视人才”的边都不沾。字里行间,痛恨自己空有才华,青春却在失意中白白消磨,怨愤如暗流涌动。末四句收束全篇,“玉蟾蜍”(铜壶滴漏)的水滴声,被形容成“呜咽”,这不止是水声,更是诗人被岁月催逼的愁绪呜咽。可突然话锋一转,说“要及时行乐”——“羞见秋眉变新绿”,既怕负了歌女情意,更怕负了自己青春。既然世间难寻平原君这般识才明主,建功立业的抱负难以实现,不如放纵于歌舞美酒、骏马春光。二十岁的少年,本该意气风发,却要靠“放纵”来对抗世道不公。这看似狂放的主张,实则是对现实无力改变的绝望,以消极反抗的姿态,向黑暗世道发出最无奈的呐喊。那些“神血未凝”的迷惘、“形神难融”的焦灼,最终都化作这声绝望的嘶吼。
4. 作品点评
李贺这首《浩歌》以独特的语言构思构建出超凡意境,令人感受到别具一格的艺术张力。诗中本该充满春日生机的场景——骏马踏青、柳色初萌、宴饮欢愉——却始终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郁雾霭。这种将明丽春光与内心孤寂交织的创作手法,恰是李贺诗歌最引人入胜的特质。作品在结构上突破传统借景抒情的框架,开篇即以神话意象构建沧海桑田的奇幻图景,随后转入现实中的斑斓春色,看似跳跃的笔法实则暗藏深层关联:眼前的繁华恰是触发人生幻灭感的现实根基。“神血”句开始抒发身世之悲,与开头呼应,表达悲愤,全诗结构活而不乱,行文回环曲折,感情起伏,达到艺术统一。
# 刘云:跌荡愁人,杰特名言(“世上英雄”句下)。刘云:亦不知何从至此(“卫娘发薄”句下)。刘云:从“南风”起句,便不可及。跌荡宛转,沉着痛快,豪侠少年之度,忽顾美人,情境俱至,妙处不必可解。
明高棅《唐诗品汇》
# 李贺诗:“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谁浇赵州土。”得非黄金铸范蠡之意邪?
明顾元庆《夷白斋诗话》
# 徐渭此篇雕率相半。周珽曰:一粒慧珠,参破琉璃法界。真腹有笥、腕有鬼、舌有兵,乃有此诗。陆时雍曰:“买丝”二语,苦而脱。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毛泽民诗:“不须买丝绣平原,不用黄金铸子期。”本李贺、贯休诗话。
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
# 诗意只在“世上英雄”、“二下男儿”两句耳。前后无非沧桑、驹隙之感,此之谓“浩歌”。
清黄周星《唐诗快》
# 读《昌谷集》,去其苦涩怪诞,割锦斗草之句,自有长吉真面目。如此数章(按指《浩歌》、《高轩过》、《苦昼短》、《将进酒》),可以撷其菁华、佩其膏馥矣。
清吴震方《放胆诗》
# 变徵之声,读罢辄欲起舞。
清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
# 长吉“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上”,语极爽快。然不及高达夫“只今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之澹永不尽。
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
#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读之令人下泪;但李王孙何致作此语?金雷琯送李汾诗云:“明日春风一杯酒,与君同酹信陵坟。”虽共此机轴,亦自可悲。
清阮葵生《一瓢诗话》
# 此篇又与《天上谣》不同。彼谓人事无常,不如遗世求仙;此则言仙亦无存,又不如及时行乐。但得一人知己,死复何恨?时不可待,人不相逢,亦姑且自遣耳。
唐李贺《李长吉诗集批注》
上一篇:唐·杜甫《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
下一篇:唐·杜奕《忆长安·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