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1
dòng
tíng
míng
yuè
qiān
liáng
fēng
yàn
tiān
zài
shuǐ
jiǔ
jié
chāng
shí
shàng
xiāng
shén
tán
qín
yíng
shān
tóu
lǎo
guì
chuī
xiāng
lóng
yuàn
yín
hán
shuǐ
guāng
shā
zǒu
bái
shí
láng
xián
zhēn
zhū
zhì
lóng
táng

译文

洞庭湖水映明月,千里波光荡漾,凉风吹,大雁鸣,天空倒映在碧湖上。山石上生长的九节菖蒲已经枯死,湘水中的水神弹着琴瑟迎请帝子降临。山头的老桂树散发着古朴的清香,帝子未来,雌龙怨吟湖水泛寒光。只见水边群鱼随着水中小神游荡,姑且把珍珠投水中,乞求帝子赐吉祥。

逐句剖析

"洞庭明月一千里":洞庭湖水映明月,千里波光荡漾,

# 一千里:指帝子所管辖的地区。,明月:一作帝子。,洞庭:在长沙巴陵,方圆五百里。

"凉风雁啼天在水":凉风吹,大雁鸣,天空倒映在碧湖上。

# 天在水:湖平浪静,天映水中。

"九节菖蒲石上死":山石上生长的九节菖蒲已经枯死,

# 九节菖蒲:菖蒲的一种,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神仙传》:“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王兴采食之, 得长生焉。”

"湘神弹琴迎帝子":湘水中的水神弹着琴瑟迎请帝子降临。

# 湘神:湘水中侍从帝子的水神。

"山头老桂吹古香":山头的老桂树散发着古朴的清香,

# 老桂:桂老,故其香为古香。

"雌龙怨吟寒水光":帝子未来,雌龙怨吟湖水泛寒光。

# 雌龙:帝子女神,故曰雌龙。《史记·夏本纪》:“天降龙二,有雌雄。”

"沙浦走鱼白石郎":只见水边群鱼随着水中小神游荡,

# 白石郎:水中小神。古乐府《白石郎曲》:“白石郎,临江居。前导江伯后从鱼。”,沙浦:水边。

"闲取真珠掷龙堂":姑且把珍珠投水中,乞求帝子赐吉祥。

# 龙堂:河伯所居殿堂。这里泛指水中。语本《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此句犹《楚辞》“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之意。,真珠:即珍珠。,闲取:漫取,姑且拿取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帝子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七言古诗。诗中开篇描绘出洞庭湖上明月千里、凉风拂动、雁啼声声、水天交融的奇幻景象。接着围绕帝子传说,展现出湘神弹琴迎接帝子等情节,构建出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李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营造出清空幽冷的意境,这是其典型的浪漫主义写作手法。前半部分借洞庭湖景渲染氛围,后半部分借神话传说抒情。从诗中可感受到,在这奇幻的故事背后,寄托着李贺仕途不顺、人生悲凉的感慨。全诗意境奇幻、想象大胆,充分彰显出李贺诗歌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虽内容隐晦,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帝子歌》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定。有观点认为,李贺或许是在南游期间,以《楚辞》为蓝本创作了此诗。刘衍在《李贺诗校笺证异》中提到:“李贺南行至楚地,怀有屈原般的情思,因而仿照《湘君》《湘夫人》创作了《帝子歌》以及《湘妃》。”李贺这次南游的时间,大致推测在其入京之前。至于创作动机,学界说法不一。清代王琦主张此诗意在祈求长生,而姚文燮则认为是在进行讽刺,各种观点争论不休,至今尚无定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融合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的诗。描绘了洞庭湖上明月千里、凉风雁啼、水天相接的奇幻景象,围绕帝子传说构建出湘神弹琴迎帝子的凄美爱情故事。营造出清空幽冷的意境,借这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李贺仕途不顺、人生悲凉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想象:整首诗充满想象,如“湘神弹琴迎帝子”“雌龙怨吟寒水光”“闲取真珠掷龙堂”等,将神话人物与情节融入诗中,构建出奇幻的神话场景。拟人:“雌龙怨吟寒水光”,赋予雌龙“怨吟”的人的情感与行为,使雌龙形象更加生动,增添诗歌的奇幻色彩。

3. 分段赏析

首联伊始,诗人勾勒出洞庭湖的浩渺景致:明月高悬,银辉洒遍千里湖面,水天仿若融为一体。凉风悠悠拂过,大雁的啼鸣声划破长空,为这空旷之境增添几分清冷,瞬间营造出清空幽冷的氛围。颔联中,青石上的九节菖蒲已然枯萎,这般景象不禁令诗人心生感慨,思考世间何处有不死仙药、仙人踪迹又在何方。于这波光闪烁的夜色里,侧耳细听,仿佛能捕捉到湘灵弹奏瑟音的幽怨曲调,似是在虔诚恭迎帝子降临。颈联诗意陡然一转,时光悠悠流逝,山头桂树历经岁月洗礼已然苍老,可帝子的身影始终未曾出现。唯有那雌龙,在寒光粼粼的湖面上,发出如怨如慕的低吟。尾联描绘出一群小鱼在幽静湖水中自在穿梭的画面。帝子难以得见,人们便效仿《九歌·湘君》中“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之举,将珍珠投入水中。这并非简单的投掷,而是饱含着人们对帝子的深切祈愿,期望能借此获得她的祝福。

4. 作品点评

《帝子歌》与李贺的另一诗作《湘妃》在诸多方面极为相似。从意境来看,二者皆营造出幽冷的氛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在用词上,更是有诸多呼应之处,《帝子歌》中的“千年”与《湘妃》里的“古香”,《帝子歌》中的“凉夜”和《湘妃》中的“凉风”,还有《帝子歌》的“雌龙吟怨”对应《湘妃》的“吟古龙”,“山头老桂”对应“九山静绿”,以及“幽愁”与“吟怨”等,都展现出用词风格的一致性。鉴于此,这两首诗堪称姐妹篇。而《湘妃》表意相对清晰明确,其内涵能够为我们正确解读较为隐晦的《帝子歌》提供有力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徒别,诡而无情。

宋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卷一

# “一千里”,言其所治之地其广。“凉风雁啼”,深秋之候。“天在水”,天光下映水中,风平浪静,佳景可想(首二句下)。“湘神弹琴”,即《楚辞》使湘灵鼓瑟之意。盖帝子贵神也,下人不敢渎请,转祈湘神弹琴以迎,以冀望其神之来格(“湘神弹琴”句下)。以下言帝子不肯来格。桂老,故其香称为“古香”。帝子为女神,故龙言“雌龙”。二句写帝子不来、景象寂寥之意(“山头老桂”一联下)。“白石郎”亦水神也。尊贵之神不来,纷纷奔走者,唯小水之神而已。“闲取真珠掷龙堂”,犹《楚辞》“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之意,明己之珍宝不敢爱惜,以求神之昭鉴,庶几其陟降于庭也。……此篇旨趣全仿《楚辞·九歌》,会其意者,绝无怪处可觅(末二句下)。

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

# 洞庭五百里,以常游于潇、湘、澧、沅,则千里也。洞庭水阔,天在水,无际也。凉风雁啼,秋至也。九节菖蒲,食之长生,而今死于石上,言二女为神,不复住人间也。常游,故湘神迎之。又言帝子之游,时移世远,是不可知,而山头之桂逄秋开落,古昔之香,犹在也。雌龙塞吟,似怨帝子之不见。而沙浦走鱼之子,闲取珍珠掷之龙堂,以游戏于其间,是龙为不灵也。龙且不灵,尚何帝子之可知。

清曾益《昌谷集》卷一

# 元和十一年秋,葬庄宪皇太后。时大水,饶州奏漂失四千七百户。贺作此讥之,云宪宗采仙药求长生,而不能使太后少延。九节菖蒲石上死,则知药不效矣。帝子指后也。后会葬之岁,复值鄱阳秋水为灾。岂是湘妃来迎,桂香水寒,雌龙怀恨,相与送奏哀丝耶?古乐府云:‘白石郎,临江居,前导江伯后从鱼。’此时当为后指引而掷珠于龙堂之中矣。

清姚文燮《昌谷集注》卷一

# 似为公子之为女道士者,玩末二语亵渎见之。题曰帝子,本《九歌》称尧女者。“湘神弹琴迎帝子”以上四句,咏上古二妃之幽贞,以下四句咏后世帝女之宕逸。上是客,下是主。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 本屈原“帝子降兮北渚”句,盖有伤于唐之王子,而托洞庭帝子而发之。掷珠龙堂,无情之感,非所欲见而见也。沙浦二句冷妙。

清陈本礼《协律钩玄》卷一引董伯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三星行》

下一篇:唐·李贺《感讽五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