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yóu

朝代:唐作者:王勃浏览量:2
niàn
fēn
chūn
lèi
bèi
chéng
háng
jīn
zhāo
huā
shù
xià
jué
liàn
nián
guāng

译文

我的旅思乱纷纷不能停息,春游中我的泪水成倍成行。今天红花绿树下,我不觉又珍惜起这应该有所作为的青春年华。

逐句剖析

"客念纷无极":我的旅思乱纷纷不能停息,

# 无极:无尽,没有终点。,客念:客中的思绪。念:心思,旅思。

"春泪倍成行":春游中我的泪水成倍成行。

# 倍:加倍,许多。

"今朝花树下":今天红花绿树下,

# 今朝:今天。

"不觉恋年光":我不觉又珍惜起这应该有所作为的青春年华。

# 年光:年华,岁月。,恋: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游》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借怀乡思故之情与春景描绘,表达青春年华流逝的焦急愁苦。前两句写自己思绪纷乱、泪流成行,后两句解释原因,揭示内心矛盾。写作上,先果后因,将矛盾冲突自然呈现。先以“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强调内心痛苦,又将场景置于欢乐的花树下,本易夸张失败,王勃却借此追述出矛盾根源,化险为夷。此诗展现出王勃复杂的心路历程,把内心矛盾借春景与情思巧妙融合,自然真切,体现其独特的写作技巧与深刻的情感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自己正值青春、大有可为的年华流露出深切的顾惜之情,从这种情感中,仿佛能察觉到其内心不愿入仕为官的念头占据了主导。在作者从被唐高宗下令废职,到谋求担任虢州参军的这段时期,“是否出仕为官”这一矛盾,始终在其内心深处徘徊不去。由此推测,本诗创作时间应介于诗人二十岁到二十四岁之间。这段时期,诗人内心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挣扎,这种纠结在诗中借对青春年华的顾惜得以体现,反映出其复杂的心路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思乡题材的诗。描绘了诗人思绪纷乱、泪流成行的状态,解释了流泪原因是感慨青春年华在庸庸碌碌中流逝。通过这样的内容,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怀乡之情,以及对时光匆匆的焦急愁苦,语言朴素无华却寓意深刻。

2. 分段赏析

诗开篇两句,“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将客居他乡时内心思绪的繁杂与泪水的奔涌,刻画得淋漓尽致,渲染出一种极度沉重且紧张的氛围。作者在此处,以递进的方式,让这种沉重与紧张感层层叠加。尤为特别的是,如此浓烈的愁绪,竟生发于本应充满欢乐的花树之下,这一强烈反差,极易陷入刻意造作之境。然而,王勃凭借高超的笔力,巧妙地借后两句追述缘由,将内心渴望珍惜青春、期望再度出仕为官的矛盾心境自然带出,成功化解了前文营造的紧张氛围,使“客念纷无极”与“春泪倍成行”在花树这一情境下显得顺理成章,毫无夸张突兀之感。诗中前两句为果,直陈现状,后两句为因,追根溯源,因果相承,浑然天成。

3. 作品点评

该作品语言质朴平实,却为读者营造出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无需多言,浓厚的历史沧桑感便已悄然渗透其中。其寓意深邃,向来备受赞誉。从创作手法而言,此篇运用了先呈现结果、后阐述原因的写作方式。这种写作手法颇具难度,若缺乏高超的写作技巧与深厚的文字功底,实难驾驭得当,而作者却运用得游刃有余,足见其文学造诣之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罗隐《塞外》

下一篇: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