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桂花稀":桂花在大雪覆压下显得稀落,
# 桂花稀:喻落第。唐人以登科为折桂。
"啼乌被弹归":乌鸦被弹丸击中带伤飞回归。
# 弹:弹丸,即石丸,泥丸。
"关水乘驴影":关水倒映着孤单的骑驴身影,
# 关水:关中之水。指长安附近的河流。
"秦风帽带垂":萧索的朔风把帽带吹得低垂。
# 帽带垂:把帽子吹得很低,很低。
"入乡试万里":回家重温欢乐温暖值得欣慰,
# 试万里:一作“诚可重”,一作“试万里”。
"无印自堪悲":但无法取得官印而归真可悲。
"卿卿忍相问":心爱的人当会忍着苦痛询问,
# 卿卿:爱妻。
"镜中双泪姿":只见镜中二人默默相对而泣。
# 双泪姿:相对而哭泣。姿:一作垂。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写了诗人落第离京时的孤寂身影,通过雪中独行、归家对泣的场景,写出了科举失意的苦闷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首联“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通过雪压桂花、伤鸦归巢的凄凉景象,暗喻诗人落第受挫的境遇。反衬:以乐景衬哀情,颈联“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以归乡的温暖反衬功名无成的悲凉,突出矛盾心境。
3. 分段赏析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首联以反常物候起笔,深秋本应“桂子月中落”的时节,却见积雪压枝、金蕊零落的萧索景象。“稀”字既写桂花稀疏,又暗喻才士凋零。受伤乌鸦的意象尤为精警,“弹”字暗藏小人谗害之锋镝,“归”字则饱含铩羽之痛。雪色、花影、哀禽交织成富有张力的画面,比兴手法自然无痕。“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颔联以白描手法勾勒归途剪影。驴背诗人与水中倒影构成虚实相生的空间,灞桥烟水与瘦驴蹇行形成动静对照。“帽带垂”的细节描写极具表现力:北风劲吹本应扬起冠带,此处却写其低垂不振,暗示诗人意气消沉之态。关中特有的凛冽“秦风”,更添几分“瘦马恋秋草”的羁旅苍凉。“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颈联以矛盾语式剖白心迹。“诚可重”三字顿挫有力,家园温情与“无印”之憾形成强烈对冲。唐代举子及第者皆获官印,“无印”既是实指功名未就,更象征才士价值未得认可。此联将个人挫败感升华为对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普遍困境的写照,悲慨中见深沉。“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尾联转入闺阁私语场景却笔致高妙。“卿卿”昵称暗用《世说》典故,既显夫妻情深,又含难言之痛。妻子对镜掩饰落泪的细节,较之抱头痛哭更显哀婉,铜镜折射出双重泪影,巧妙呼应前文“驴影”的虚实笔法。结句以闺阁之悲收束全篇,将科举失意对寒士家庭的冲击表现得入木三分。
# 帝京寒雪,铩羽空回。策蹇斓缕,凄凉跋涉。感愧交集,恐无言以对妻孥,当亦见怜于妇人女子矣。
清姚文燮《昌谷集注》
上一篇:唐·李白《赠参寥子》
下一篇:唐·李山甫《上元怀古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