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chén
shāng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1
cháng
ān
yǒu
nán
ér
èr
shí
xīn
xiǔ
léng
qié
duī
àn
qián
chǔ
zhǒu
hòu
rén
shēng
yǒu
qióng
zhuō
liáo
yǐn
jiǔ
zhǐ
jīn
dào
bái
shǒu
chén
shù
shèng
chú
dòu
xué
wèi
yáo
shùn
wén
shí
rén
shuāi
ǒu
chái
mén
chē
zhé
dòng
xià
yǐng
shòu
huáng
hūn
fǎng
访
lái
jié
qīng
yáng
zhòu
tài
huá
qiān
rèn
chōu
sēn
xiù
páng
cùn
xún
shàng
jiá
niú
dǒu
gōng
qīng
zòng
lián
nìng
néng
suǒ
kǒu
shēng
shī
tài
huá
zuò
kàn
bái
zhòu
féng
shuāng
zuò
wéi
chūn
liǔ
jié
nǎi
xiāng
qiáo
cuì
chú
gǒu
fēng
xuě
zhí
zhāi
tán
guàn
tóng
shòu
chén
qiè
tài
jiān
wéi
chéng
zhòu
tiān
yǎn
shí
kāi
jiàn
yōng
hǒu

译文

长安城里有一个男子汉,二十岁的年纪心灵已经枯朽。佛经《楞伽》堆放在桌上,《楚辞》常常带着手肘后。人生有时会弄得穷困无能,对着黄昏,姑且喝几杯酒。如今前进的道路已经堵塞,何必要存在幻想等白了头。清苦可怜的朋友陈述圣,穿着粗布衣,边耕锄边陈列俎豆。学成了尧舜时代的古朴文体,时髦人却要求他衰朽的骈偶。我的柴门前车迹稀稀落落,夕阳西下,榆树影子又长又瘦。黄昏时候,你来访问我,你苦守节操,致使额上已经打皱。你像那五千仞的太华山,劈地而出,抽拔挺立,森严而灵秀。身旁连一寸一寻的土堆都没有,却独立冲云霄,触动牵牛与北斗。达官贵人纵然不赏识你,可是哪能锁得住我的口。我李生要师法你这太华山,傲然端坐,观看长天白昼。逢上寒霜就做那坚强的朴樕,得到暖气就做那柔美的春柳。当了奉礼郎,却迫使我离开这个意愿,面黄肌瘦,如同任人摆弄的刍狗。刮风飘雪,仍然在斋坛上值班,佩带铜印,贯穿着黑丝带的印绶。像奴婢受人颐指气使,只能乖乖地替人捧簸箕拿扫帚。老天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能睁开,也让我这把沉沦的古剑大声一吼。

逐句剖析

"长安有男儿":长安城里有一个男子汉,

"二十心已朽":二十岁的年纪心灵已经枯朽。

"楞伽堆案前":佛经《楞伽》堆放在桌上,

# 楞伽:佛教典籍名,是法相宗所依的经书之一。

"楚辞系肘后":《楚辞》常常带着手肘后。

"人生有穷拙":人生有时会弄得穷困无能,

"日暮聊饮酒":对着黄昏,姑且喝几杯酒。

"只今道已塞":如今前进的道路已经堵塞,

# 道已塞:指仕进无路。《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何必须白首":何必要存在幻想等白了头。

"凄凄陈述圣":清苦可怜的朋友陈述圣,

"披褐鉏俎豆":穿着粗布衣,边耕锄边陈列俎豆。

# 俎豆:俎和豆是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学为尧舜文":学成了尧舜时代的古朴文体,

# 学为尧舜文:“学为”二句:韩愈《答陈商书》:“辱惠书,语高而旨深,三四读尚不能通达。”

"时人责衰偶":时髦人却要求他衰朽的骈偶。

# 衰偶:大约是批评其文章气有迂腐气。

"柴门车辙冻":我的柴门前车迹稀稀落落,

"日下榆影瘦":夕阳西下,榆树影子又长又瘦。

# 日下榆影瘦:“柴门”二句:描写其居处冷落,连日光树影都显得不舒畅。

"黄昏访我来":黄昏时候,你来访问我,

"苦节青阳皱":你苦守节操,致使额上已经打皱。

"太华五千仞":你像那五千仞的太华山,

# 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境内。

"劈地抽森秀":劈地而出,抽拔挺立,森严而灵秀。

"旁古无寸寻":身旁连一寸一寻的土堆都没有,

# 寻:古时长八尺为一寻。,旁古:一作“旁苦”。

"一上戛牛斗":却独立冲云霄,触动牵牛与北斗。

# 牛斗:泛指星宿。,戛:触动,碰撞。

"公卿纵不怜":达官贵人纵然不赏识你,

"宁能锁吾口":可是哪能锁得住我的口。

"李生师太华":我李生要师法你这太华山,

# 李生师太华:“李生”二句:言自己要向陈商学习,宁愿闲坐,也不奔走于富贵之门。

"大坐看白昼":傲然端坐,观看长天白昼。

# 大坐看白昼:“李生”二句:言自己要向陈商学习,宁愿闲坐,也不奔走于富贵之门。

"逢霜作朴樕":逢上寒霜就做那坚强的朴樕,

# 朴樕:木名。《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毛传:“朴樕,小木也。”后常以比喻平庸之材。这两句自嘲命运不佳:遇艰难则如逢霜之朴樕,遇盛时亦不过像得春气之杨柳。

"得气为春柳":得到暖气就做那柔美的春柳。

"礼节乃相去":当了奉礼郎,却迫使我离开这个意愿,

# 礼节乃相去:“礼节”二句:言自己虽为奉礼郎,但在礼节方面远不及陈商,就像巫祝祭祀所用的刍狗一样卑琐不堪。这是自嘲之辞。

"憔悴如刍狗":面黄肌瘦,如同任人摆弄的刍狗。

"风雪直斋坛":刮风飘雪,仍然在斋坛上值班,

# 斋坛:祭坛。当时李贺任奉礼郎,职掌祭祀君臣版位、陈设祭器、赞导跪拜,所以说直斋坛。,直:通“值”,值班。

"墨组贯铜绶":佩带铜印,贯穿着黑丝带的印绶。

"臣妾气态间":像奴婢受人颐指气使,

# 臣妾:犹奴婢。郑玄《周礼注》:“臣妾,男女贫贱之称。”

"唯欲承箕帚":只能乖乖地替人捧簸箕拿扫帚。

"天眼何时开":老天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能睁开,

# 天眼何时开:“天眼”二句:言何时得遇明主,自己将如古剑鸣吼飞腾。这是激愤之语。

"古剑庸一吼":也让我这把沉沦的古剑大声一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陈商》由唐代诗人李贺所作,出自《全唐诗》。作为一首五言古诗,以质朴自然的笔触,细腻勾勒出诗人困顿窘迫的生存境遇与黯然神伤的心境。在字里行间,诗人不吝笔墨,热情称颂陈商卓越的学识与高洁的品格。透过这些描写,深刻折射出当时政治环境的黑暗腐朽,以及有才之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残酷现实。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是诗人强烈的自负、孤傲之气,以及难以排解的愤懑之情。这首诗语言平易晓畅,在谋篇布局上却极为考究。诗人巧妙地将自身与陈商的形象交相辉映、彼此交融,贯穿全诗始终。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不仅使诗歌层次分明、浑然一体,展现出结构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赠陈商》由唐代诗人李贺所作。关于《赠陈商》的创作时间,学界普遍认定其成于李贺任职奉礼郎的后期。学者吴企明推断,此诗创作时间约在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至六年(811年)之间;而闵泽平则主张,该诗具体创作于元和六年(811年)冬。李贺任职长安奉礼郎期间,与尚未科举中第、生活困窘的陈商结识并频繁往来。尽管陈商彼时处境艰难,李贺不仅欣然与他交往,更对其才能与品格怀有深切的敬重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赠陈商》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友诗。描写了李贺在政治上的遭际,称颂了陈商寒酸落拓却坚守品格,展现了诗人仕途阻塞与官场的黑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志向与感慨,寄托了诗人期望施展抱负的宏达志愿。

2. 写作手法

用典:“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这里运用了古剑化龙的典故,传说宝剑在匣中会发出鸣叫,暗示宝剑有灵,渴望展现自己的锋芒。李贺借此表达自己和陈商期望有朝一日能像古剑鸣吼飞去一样,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

3. 分段赏析

开篇的八句诗“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李贺将自己在政治上“穷拙”的坎坷际遇娓娓道来。于“只今道已塞”的困顿处境下,他选择日暮独酌,沉浸于《楞伽经》与《楚辞》的诵读之中,以此排解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苦闷。彼时的李贺,已然洞悉官场的黑暗本质,深感仕途无望,因而生出“心已朽”的绝望心境。创作此诗时,李贺年仅二十一二岁,诗中所述“二十”,实则为约数,“人生”两句更饱含其对人生的深沉慨叹。从第九句至第十六句“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诗人的笔触转向陈商的境况。先是刻画其寒酸落魄的形象:身着布衣却坚守礼仪之道,不愿随波逐流追逐时尚,一心钻研古文辞,摒弃当时盛行的萎靡骈偶文风。继而描述其生活场景:家中门可罗雀,连车轮碾过的痕迹都似已冻结,夕阳下门前榆树投下的影子瘦长寂寥。此处凄凉的景物描写,与前文对人物“凄凄”状态的刻画相互呼应。陈商于黄昏前来拜访李贺,其固守节操的品格,甚至令春气都为之凝滞不畅。这八句诗,全方位勾勒出陈商的外貌、品格与人生境遇。第十七句至第二十四句“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李贺尽情称颂陈商的品格,并坦露向其学习的心意。前四句以华山的高峻雄伟作比,暗喻陈商人品与才学的崇高境界;后四句则直言,即便公卿权贵轻视陈商,自己也绝不会沉默,不仅要为其发声称赞,更要以陈商为榜样,宁可整日随意箕踞而坐,也不愿向权贵卑躬屈膝。这些诗句生动展现出李贺对陈商的钦佩之情与景仰之意。从第二十五句至第三十二句“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诗歌的视角又转回李贺自身。“朴樕”两句是他的自谦之辞,承接上文,言明自己的才学不及陈商,无论何时都难成大器。“礼节”以下六句,细致描绘了李贺身为奉礼郎这一卑微官职的辛酸处境。奉礼郎专司礼仪,工作性质与李贺的性格格格不入,致使他形容憔悴,恰似祭祀后被弃置路边的刍狗。风雪交加的日子里,他仍需身着黑色祭服在斋坛值守,其姿态如同侍奉洒扫的奴婢,尽显任职期间遭受的屈辱。诗歌的最后两句“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李贺巧妙化用古小说典故,抒发了宏大的志向。这两句诗既包含陈商,也映射自身,他期盼着有朝一日“天眼”开启,自己与陈商能如古剑般鸣吼腾空,奔赴远方,实现胸中抱负。在李贺的诗作中,“剑飞”“剑吼”的意象多次出现,如“自言汉剑当飞去”(《出城寄权璩杨敬之》)、“临岐击剑生铜吼”(《开愁歌》),此诗中的“剑吼”同样是以剑自喻,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实现的殷切期望,于整首诗而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绝妙效果。

4. 作品点评

《赠陈商》在谋篇布局上颇具匠心,全诗以规整的八句为一个诗段,依次铺陈李贺与陈商的境遇,继而叙写李贺效法陈商的情志,再描摹李贺值守斋坛的辛酸场景。诗歌开篇单刀直入,分别刻画两人的形象,结尾却以二人并写收束,形成“单起双收”的精妙结构。值得称道的是,诗人自始至终将两人的形象与情感交织相融:写李贺时,字里行间暗含陈商的风骨神韵;咏陈商处,又处处渗透着李贺的气质品格。这种巧妙的笔法,不仅使诗歌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更在回环往复间,完美展现出独特的结构之美,让整首诗浑然天成,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连己起,连己结。与述圣相发挥,赠同气人如此体,极省力得法。人生二十如朝日初升,岂诸凡冰炭之时耶!着“心已朽”三字,岂不可叹。

明于嘉刻本《李长吉诗集》

# 以商岩岩屹立,骨气干霄,如太华高峙,故致朝贵不为奖掖,然亦安能禁我之不言。我窃师其为人,是以静坐观空,不事营逐。

清姚文燮《昌谷集注》

# 贺赠朔客曰:“俊健如生猱,肯拾蓬生萤。”《赠陈商》曰:“太华五千仞,拔地抽森秀。”此即可以评贺诗。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集中最平易调达者,然犹是昌黎之平易调达。起段八句,自谓也。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 凄凄八句,叙陈商贫而寡偶,虽与时不合,犹苦节自矢。

现代陈弘治《李长吉歌诗校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齐己《蝴蝶》

下一篇:唐·林宽《歌风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