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李煜浏览量:1
làng
huā
yǒu
qiān
xuě
táo
huā
yán
duì
chūn
jiǔ
gān
竿
shēn
kuài
huó
nóng
yǒu
rén
zhào
chūn
fēng
zhōu
lún
jiǎn
qīng
gōu
huā
mǎn
zhǔ
jiǔ
mǎn
ōu
wàn
qǐng
zhōng
yóu

译文

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欢迎我,卷起了千万重的飞雪,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一壶美酒在手上,一根钓杆在身边,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人有几个呢。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岸边春花烂漫铺满沙洲,手中酒杯斟满琼浆,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逐句剖析

"浪花有意千里雪":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欢迎我,卷起了千万重的飞雪,

# 千里雪:千里雪:一作“千重雪”,此据《全唐诗》、《词谱》、《花草粹编》、《历代诗余》。千重:千层,层层叠叠。,有意:一作“有情”。,浪花:《御定词谱》作阆苑,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桃花无言一队春":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

#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言春色正浓,春意盎然。,桃花:《御定词谱》作桃李。

"一壶酒":一壶美酒在手上,

"一竿身":一根钓杆在身边,

# 一竿身:一根钓竿。身:一作“纶”,一作“鳞”。

"快活如侬有几人":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人有几个呢。

# 侬:我,江南口语。,快活:一作“世上”。

"一棹春风一叶舟":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

# 棹:摇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长的叫棹。

"一纶茧缕一轻钩":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

# 茧缕:丝线,这里指渔弦。茧:茧丝。,纶:比较粗的丝。《五代名画补遗》中误作“轮”。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花满渚":岸边春花烂漫铺满沙洲,

#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酒满瓯":手中酒杯斟满琼浆,

# 瓯:装酒的器具,即盅,一种平底深碗。,满:《五代名画补遗》作“盈”。此外各本作“满”。

"万顷波中得自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 顷:土地面积单位。一百亩为一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父》是南唐李煜创作的一组词。第一首词开篇两句,撷取江上、岸上两处场景,尽显渔父逍遥之态:江上浪涛翻涌,如雪纷飞,无边无际;岸边桃花灼灼,竞相绽放。此二句,景语情语交融,既生动描绘渔父行船之景,又烘托出其快乐闲适的心境。后三句转写渔父装束,堪称点睛之笔,勾勒出他淡泊潇洒的人生境界,流露出词人对渔父的钦羡之情。第二首词描绘渔父闲适生活,凸显其独立自由之志,寄寓词人追求闲适、向往自由、隐逸遁世的思想。全词语言质朴淡雅,情感疏朗自然,诗情与画境完美交融,意趣横生,饶有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著名词人

李煜(937~978),南唐国主,五代词人。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钟峰白莲居士,世称李后主,徐州(今属江苏)人。在位十余年,宋兵破金陵后出降,被俘至汴京,封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多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多抒发亡国哀痛及囚徒生活的愁苦,情调极为感伤。其词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善于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在题材和意境上突破晚唐及“花间”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使词从音乐的附庸变为抒情述怀的工具。《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作品为世熟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组词乃观卫贤所作《春江钓叟图》有感而发,属题画词之列。其情调悠扬闲适,从创作时间推断,当为词人亡国之前的作品。彼时,李煜行事谨小慎微,终日沉潜于典籍之中。据蒲仁、梅龙在《南唐二主词全集》辑注中的观点,此组词乃后主受情势所迫,为韬光养晦、避祸全身,遂隐遁尘世,借词作以表露遁世之心,进而消解文献太子的猜忌。就词意而言,该词沉溺于隐逸之趣,格调略显不高,应是李煜前期意气消沉之时的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花满渚,酒满瓯”中“满”字拟人化,暗示渔父与自然共享丰盈之趣,强化隐逸生活的惬意。虚实结合:“浪花有意千里雪”实写春江浪涌,虚写渔父心境的辽阔(“千里”);“世上如侬有几人”由画中渔父转向现实,虚实交织中深化对世俗的疏离感。反问:“世上如侬有几人”以反问收束,将渔父的自在与世俗的营营形成尖锐对比,凸显隐逸生活的珍贵。对比:“酒满瓯”与“钩轻无鱼”的对比,暗示渔父不慕功利的志趣,强化“得自由”的主题表达。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开篇“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两句,如神来之笔,将《春江钓叟图》中的意境以灵动言辞生动再现,借画境之妙抒写心境之悠。“浪花”幻化成“千里雪”漫卷,“桃花”化作“一队春”摇曳,春江波涛汹涌,春光绮丽明媚。“一队”之后缀以“春”字,既凸显了桃李的盎然生机,又平添了几分俏皮活泼,绘就了一幅明畅绚烂的春日画卷。仅寥寥数字,便将画中意境刻画得入木三分:画中的渔父,趁着春江水涨,驾着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和煦春风助力,轻舟如离弦之箭,分浪疾驰,浪花扑面而来,恰似溅起千堆雪;渔父心中畅快,浪花也似通人意;小舟行于浪中,两岸桃花嫣红、李花雪白,如列队相迎,花树含情脉脉,渔父恬然舒畅。余下三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聚焦于渔父的装束,堪称点睛之笔,将渔父淡泊潇洒的人生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两个三字短句,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字斟句酌:“一壶酒”勾勒出渔父悠然自得的精神风貌;“一竿纶”点明了渔父的职业与身份。若单说“一壶酒”,或许还能让人联想到其他隐逸之士;但“一竿纶”紧随其后,渔父形象便跃然纸上,确凿无疑。末句“世上如侬有几人”如洪钟大吕,这是渔父的自述:尘世间,像我这般自在快活的人,恐怕寥寥无几。这位钓叟,远离尘嚣纷扰,无风波之险,却尽享自然之乐,在平凡的糊口生涯中寻得无尽乐趣。他挣脱了世俗的枷锁,避开了名利的诱惑,自在逍遥,令人心生艳羡。第二首首句“一棹春风一叶舟”点明钓叟身处水波荡漾的小船之上。“棹”字本为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与“春风”巧妙搭配,生动至极,仿佛木桨划动的不仅是悠悠碧水,更有那和煦春风,瞬间将静止的画面赋予了灵动之感。而且,这种精妙的写法将春风与绿波融为一体,与结句“万顷波中”遥相呼应,语言精巧,尽显“一石三鸟”之笔力。首句写景,景中含情,随后便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此句“一纶茧缕一轻钩”延续“一”字序列,聚焦渔父的渔具细节。“茧缕”“轻钩”尽显其生活简朴,而“钩”之所以“轻”,是因为钓者并非为鱼而来,这正是作者志不在得鱼的体现。如此描写,将画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神情饱满,志得意满,由此引出结句“得自由”的高声赞颂,进一步强化了钓叟的快乐心境。“花满渚”​​转入静态实景描写。“满”字极言渚上春花繁盛,以视觉的充盈反衬渔父内心的丰盈。花树列岸而不显拥挤,与“一叶舟”形成大小、疏密的对比,暗含“闹中取静”的禅意。此句既是对画中春江景色的再现,亦以“花”象征渔父高洁品格,为“自由”之境铺垫自然基础。“酒满瓯”,以酒器之“满”写渔父之“酣”,足见钓叟兴致之高。示其醉心自然而非沉溺杯中之物,凸显隐士的清醒与自足。结句“万顷波中得自由”​​以宏阔空间收束全篇。“万顷波”与“一叶舟”形成强烈反差,突显个体在浩渺自然中的渺小,却以“得自由”点明精神之无拘无束。此句既是对渔父生活境界的总结,亦暗含李煜对现实困境的超越,以审美化的自由想象消解亡国前的压抑心境。末三字如金石掷地,将全词意境推向高潮,余韵悠长。

3. 作品点评

此词乃题画而作,借景以寄情志。虽其情趣未臻高远之境,然那悠然散淡所营造出的意境,却如清泉漱石,清丽脱俗,在题画诗词之林亦可称得上是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杜诗:“丹霞一缕轻。”李后主《渔父》词:“茧缕一钩清(茧缕一轻钩)。”胡少汲诗:“隋堤烟雨一帆轻。”至若饶人于渔父则曰:“一蓑烟雨。”于农夫则曰:“一犁春雨。”于舟子则曰:“一篙春水。”皆曲尽形容之妙也。

宋俞成《萤雪丛说》

# 前两句对仗工整,写春水秀美,春光明媚,桃李花开,一派绚烂的景色。

山西师范学院副教授王晓枫《李煜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契盈《句》

下一篇:唐·秦韬玉《边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