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jiāng
méi
·
·
xián
mèng
yuǎn

朝代:唐作者:李煜浏览量:1
xián
mèng
yuǎn
nán
guó
zhèng
fāng
chūn
chuán
shàng
guǎn
xián
jiāng
miàn
绿
mǎn
chéng
fēi
gǔn
qīng
chén
máng
shā
kàn
huā
rén
xián
mèng
yuǎn
nán
guó
zhèng
qīng
qiū
qiān
jiāng
shān
hán
huā
shēn
chù
zhōu
zài
yuè
míng
lóu

译文

梦里闲适又遥远,南国正是春景芬芳时节。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满城柳絮纷飞,淡淡尘烟滚滚。忙坏了看花的人们!梦里闲适又遥远,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逐句剖析

"闲梦远":梦里闲适又遥远,

# 闲梦远:闲,指囚禁中百无聊赖的生活和心情。梦远,指梦见遥远的地方,也指梦长。

"南国正芳春":南国正是春景芬芳时节。

# 正芳春: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芳春:美好的春天。唐陈子昂《送东莱王学士无竞》有“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句。,南国:一般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这里指南唐国土。

"船上管弦江面绿":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

# 江面绿:指春天里江水明彻而泛绿色。绿,也作“渌”,水清彻的样子。,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也泛指乐器,这里指各种乐器共同演奏。

"满城飞絮辊轻尘":满城柳絮纷飞,淡淡尘烟滚滚。

# 满城飞絮辊轻尘:此句比喻柳絮像细微的尘土在空中地下翻滚。飞絮:飞扬的柳絮。辊:有本作“滚”(gǔn),翻滚,滚动,转动。辊:一作混。轻尘:指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

"忙杀看花人":忙坏了看花的人们!

# 忙杀:犹言忙死。杀:同“煞”,形容极甚。忙杀,《花草粹编》、《全唐诗》等本作“愁杀”。

"闲梦远":梦里闲适又遥远,

"南国正清秋":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

# 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唐杜甫《宿府》有“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句。

"千里江山寒色暮":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

# 暮:萧本二主词等本中作“远”。,寒色:指自然景物在寒冷时节的颜色,即秋色。

"芦花深处泊孤舟":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

# 泊:停泊,停放。,芦花:芦苇花絮。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有“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句。

"笛在月明楼":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 笛在月明楼:全句意谓笛声发自于月光照耀下的高楼。月明:月光明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江南·闲梦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国破家亡、被囚禁于宋之后的词作。这首词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色作为代表,通过梦幻的形式,将虚景与实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两首同调的词,描绘了两幅江南美景。全词以“闲梦”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怀思的悲情,缀笔不多而气氛浓郁,未见雕琢而含蕴深远,描摹生动,笔笔见情,足见才力。词人借助梦境抒发情感,表达了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以及昔日人物的无尽追慕与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著名词人

李煜(937~978),南唐国主,五代词人。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钟峰白莲居士,世称李后主,徐州(今属江苏)人。在位十余年,宋兵破金陵后出降,被俘至汴京,封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多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多抒发亡国哀痛及囚徒生活的愁苦,情调极为感伤。其词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善于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在题材和意境上突破晚唐及“花间”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使词从音乐的附庸变为抒情述怀的工具。《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作品为世熟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开宝八年,即公元975年,宋军势如破竹,攻陷金陵城。李煜,面对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无奈之下选择降宋,随后被押解至汴京,也就是现今的开封。在那里,他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以及带有屈辱意味的违命侯。此词正是词人在这种情境下创作而成,表达了他对故国深深的怀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望江南·闲梦远》是李煜亡国入宋后的词作,通过对梦境中故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国的追慕与眷恋之情。整首词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生动展现出江南春天的生机勃勃。第二首是描写秋景。在词人的妙笔之下,江南的秋景仿佛跃然纸上,正是那秋高气爽的季节,勾勒出一幅江山秋晚的苍茫画卷。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词人以“闲梦远”开篇,点明“南国正芳春”是梦中之景,虚写故国江南春日的美好,与现实中囚居汴京的凄凉处境形成鲜明对比,借虚境抒真情,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深切怀念。动静结合:上阕“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中,“寒色远”以广角镜头般的静态远景勾勒出江山寂寥的底色,“泊孤舟”则以近景动态特写打破画面沉寂——孤舟随波轻晃的细节,暗喻作者内心对故国永逝的漂泊无依感。静穆的江山与微动的孤舟形成空间张力,将亡国囚徒的孤独感具象化。

3. 分段赏析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这句开篇之语,仿佛将人带入一场遥远的梦境,点明江南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此句分别从水、陆、人三个方面细腻地描绘出“芳春”的美景。首先,春江之上,秦淮河绿波荡漾,画船游舫穿梭往来,船上丝竹齐鸣,乐声悠扬,飘荡在水波之上,为这美景增添几分灵动与诗意。其次,陆地之上,春风轻拂,杨柳依依,飞絮弥漫全城,“辊轻尘”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柳絮如细微尘土般轻盈飘逸,也巧妙地暗示了游人如织的盛况。最后,以“忙杀看花人”作结,从侧面烘托出百花争艳的绚丽景象以及人们赏花时热闹非凡的场景。整首词节奏明快,韵律悠扬,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将江南春天的生机勃勃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二首是描写秋景。“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在词人的妙笔之下,江南的秋景仿佛跃然纸上,正是那秋高气爽的季节,其总体风貌可以用一个“清”字来囊括。“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在总结了秋色的“清”后,词人接着从三个层次对之进行了细腻的描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景,词人以大手笔为“千里江山”抹上了一层清冷的“寒色”,勾勒出一幅江山秋晚的苍茫画卷。所谓“寒色”,即清冷之色,“寒”与“清”在意义上相互交融。“寒色远”的“远”字,不仅点明这是远景的描绘,也量化了千里江山的广袤,与“闲梦远”的“远”遥相呼应,以寒色掩映下的千里江山之“远”,映射出“闲梦”之“远”。

4. 作品点评

总而言之,这两首词的创作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首先对景色的特征进行总体性的概括,随后再从三个不同的层面进行细致的描绘。然而,它们的色调和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前者色调温暖,后者则显得冷峻;前者洋溢着欢快的气息,后者却弥漫着凄清的情绪。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使得这两首词所营造的意境也各有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寥寥数语,包括多少景物在内。

清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一

# 此首写江南秋景,如一幅绝妙图画。张若虚诗云“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亦兼写行客与居人两面。后主词,正与之同妙。

不详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 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秋日书怀寄河南王尹》

下一篇:唐·白居易《秘省后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