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去集市,
# 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
"其子随之而泣":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
# 其子随之而泣:曾子的孩子就哭了。
"其母曰":他的母亲说:“
"女还":你先回去,
# 女:一作“汝”。
"顾反为女杀彘":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 顾反为女杀彘:回头回家时给你杀猪(吃)。彘(zhì),古代意为“猪”。反,返回。
"妻适市来":妻子从集市回来,
# 适市来:去集市上回。适,往,到,去。
"曾子欲捕彘杀之":曾子就要捉猪来杀。
"妻止之曰":妻子阻止他说:“
# 止:制止。
"特与婴儿戏耳":只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 耳:罢了。,婴儿:小孩子。,特:只不过,只是。
"曾子曰":曾子说:“
"婴儿非与戏也":不能跟孩子开玩笑。
# 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
"婴儿非有知也":孩子没有判断能力,
# 有知:懂事。
"待父母而学者也":要靠父母教导,
# 待:依赖。
"听父母之教":听从父母的教诲。
"今子欺之":现在你欺骗他,
# 子:你。对对方的称呼。
"是教子欺也":就是在教他欺骗。
# 是:这。
"母欺子":母亲欺骗孩子,
"子而不信其母":孩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
# 而:则,就。
"非所以成教也":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
# 非所以成教也:不能把(它)作为教育的方法。
"遂烹彘也":于是就把猪煮了。
# 烹:煮。,遂:于是,就。
战国末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前280?~前233),即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哲学家。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事荀子。曾献策韩王未被用,著文《孤愤》《五蠹》《说难》受秦王重视,却因谗害死于秦狱。他吸收道、儒、墨各家的思想,继承发展前期法家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韩非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则先秦的散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通过曾子杀猪教子的生活片段,阐述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全文围绕“曾子之妻”与“曾子”对待承诺的不同态度展开,妻子将“杀彘”视为哄孩子的戏言,而曾子则坚持兑现承诺,最终烹猪以践行诺言。故事生动展现了先秦儒家重视言传身教、反对欺骗孩童的教育理念。
2. 分段赏析
开篇“曾子之妻之市”至“顾反为女杀彘”,通过母子对话设置故事起因。母亲随口许诺的哄骗手法,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为下文冲突埋下伏笔。“妻适市来”至“特与婴儿戏耳”展现第一个冲突:妻子认为只是戏言不必当真,而曾子却要兑现承诺。这里的“戏”字点出了两种教育观的差异。“曾子曰”至“非所以成教也”是全篇核心。曾子从三个层面论证:首先指出孩童的学习特点“待父母而学者”;其次揭示欺骗的后果“教子欺也”;最后上升到教育本质“非所以成教也”。论证环环相扣,发人深省。结尾“遂烹彘也”仅四字,却以果断的行动完成对主题的升华,体现了儒家“言必信,行必果”的实践精神。
3. 作品点评
这个故事简洁有力,结尾“遂烹彘也”四字干脆利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曾子言出必行的做人原则。其蕴含的道理深入浅出、老少咸宜,因而得以长久流传。
# 行文简洁,于平实中见功夫。‘顾反为女杀彘’,为一时诳语,亦为本文线眼,曾子捕彘杀彘与妻之止曾,皆本此。曾子之语,诲妻教子,皆落脚于一‘信’字,小信成则大信立,无信则无以成教,何言家法国法!韩子本意在此。
现代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新科、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尚永亮《先秦两汉文观止》
上一篇:先秦·佚名《东门之杨》
下一篇:先秦·左丘明《展喜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