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è
jiāng

朝代:先秦作者:屈原浏览量:2
yòu
hào
nián
lǎo
ér
shuāi
dài
cháng
jiá
zhī
guàn
qiè
yún
zhī
cuī
wéi
míng
yuè
pèi
bǎo
shì
hùn
zhuó
ér
zhī
fāng
gāo
chí
ér
jià
qīng
qiú
cān
bái
chī
chóng
huá
yóu
yáo
zhī
dēng
kūn
lún
shí
yīng
tiān
tóng
shòu
寿
yuè
tóng
guāng
āi
nán
zhī
zhī
dàn
jiāng
xiāng
chéng
è
zhǔ
ér
fǎn
qiū
dōng
zhī
fēng
shān
gāo
chē
fāng
lín
chéng
líng
chuán
shàng
yuán
bàng
tài
chuán
róng
ér
jìn
yān
huí
shuǐ
ér
zhì
zhāo
wǎng
zhǔ
宿
chén
yáng
gǒu
xīn
duān
zhí
suī
yuǎn
zhī
shāng
chán
huái
zhī
suǒ
shēn
lín
yǎo
míng
míng
nǎi
yuán
yòu
zhī
suǒ
shān
jùn
gāo
xià
yōu
huì
duō
xiàn
xuě
fēn
yín
yún
fēi
fēi
ér
chéng
āi
shēng
zhī
yōu
chǔ
shān
zhōng
néng
biàn
xīn
ér
cóng
jiāng
chóu
ér
zhōng
qióng
jiē
kūn
shǒu
sāng
luǒ
xíng
zhōng
yòng
xián
féng
yāng
gān
hǎi
qián
shì
ér
jiē
rán
yòu
yuàn
jīn
zhī
rén
jiāng
dǒng
dào
ér
jiāng
chóng
hūn
ér
zhōng
shēn
luàn
yuē
luán
niǎo
fèng
huáng
yuǎn
yàn
què
què
cháo
táng
tán
shēn
xīn
lín
xīng
sāo
bìng
fāng
yīn
yáng
wèi
shí
dàng
huái
怀
xìn
chà
chì
jiāng
xíng

译文

我从小就对奇装异服特别喜好,到如今年岁已老,兴趣却毫不减少。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冠帽。缀着明月珠啊,身佩美玉串串。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却高视阔步,置之不理。坐上驾着青龙两边配有白龙的车子,我要同重华一道去周游仙境。登上昆仑山啊吃那玉的精英,我要与天地啊同寿,我要和日月啊同样光明。我要和日月啊同样光明。可悲啊,楚国没人了解我,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水了。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让我的马慢慢地走上山岗,让我的车来到方林。坐着船沿着沅水向上游前进啊,船夫们一齐摇桨划船。船缓慢地不肯行进啊,老是停留在回旋的水流里。清早我从枉渚起程啊,晚上才歇宿在辰阳。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何妨。进入溆浦我又迟疑起来啊,心里迷惑着不知我该去何处。树林幽深而阴暗啊,这是猴子居住的地方。山岭高大遮住了太阳啊,山下阴沉沉的并且多雨。雪花纷纷飘落一望无际啊,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可叹我的生活毫无愉快啊,寂寞孤独地住在山里。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接舆剪去头发啊,桑扈裸体走路。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伍子胥遭到灾祸啊,比干被剁成肉泥。与前世相比都是这样啊,我又何必埋怨当今的人呢!我要遵守正道毫不犹豫啊,当然难免终身处在黑暗之中!尾声:鸾鸟、凤凰,一天天远去啊。燕雀、乌鹊在厅堂和庭院里做窝啊。露申、辛夷,死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啊。腥的臭的都用上了,芳香的却不能接近啊。黑夜白昼变了位置,我生得不是时候啊。我满怀着忠信而不得志,只好飘然远行他方。

逐句剖析

"余幼好此奇服兮":我从小就对奇装异服特别喜好,

# 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年既老而不衰":到如今年岁已老,兴趣却毫不减少。

# 衰:懈怠,衰减。

"带长铗之陆离兮":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

# 陆离:长貌。,长铗:即长剑。铗:剑柄,这里代指剑。

"冠切云之崔嵬":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冠帽。

# 崔嵬:高耸。,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

"被明月兮佩宝璐":缀着明月珠啊,身佩美玉串串。

# 璐:美玉名。,明月:夜光珠。,被:同“披”,戴着。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

# 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

"吾方高驰而不顾":我却高视阔步,置之不理。

# 顾:回头看。,高驰:远走高飞。,方:将要。

"驾青虬兮骖白螭":坐上驾着青龙两边配有白龙的车子,

# 螭:传说中没有角的龙。,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虬:传说中有角的龙。

"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我要同重华一道去周游仙境。

# 瑶之圃:产美玉的地方,这里是指昆仑。昆仑以产美玉闻名,神话中认为昆仑是天帝的园圃。瑶:美玉。圃:花园。,重华:帝舜的名字。

"登昆仑兮食玉英":登上昆仑山啊吃那玉的精英,

# 玉英:玉之精英。英:花朵。

"与天地兮同寿":我要与天地啊同寿,我要和日月啊同样光明。

# 同寿:一作比寿。

"与日月兮同光":我要和日月啊同样光明。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可悲啊,楚国没人了解我,

# 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

"旦余济乎江湘":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水了。

# 湘:湘江。,济:渡过。,旦:清晨。

"乘鄂渚而反顾兮":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

# 反顾:回头看。,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乘:登上。

"欸秋冬之绪风":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

# 绪风:余风。,欸:叹息声。

"步余马兮山皋":让我的马慢慢地走上山岗,

# 山皋:山冈。,步余马:让马徐行。

"邸余车兮方林":让我的车来到方林。

# 方林:地名。,邸:同“抵”,抵达,到。

"乘舲船余上沅兮":坐着船沿着沅水向上游前进啊,

# 上:溯流而上。,舲船:有窗的小船。

"齐吴榜以击汰":船夫们一齐摇桨划船。

# 汰:水波。,榜:船桨。,吴:国名,也有人解为“大”。,齐:同时并举。

"船容与而不进兮":船缓慢地不肯行进啊,

# 容与:缓慢,舒缓。

"淹回水而疑滞":老是停留在回旋的水流里。

# 回水:回旋的水。这句是说船徘徊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淹:停留。

"朝发枉渚兮":清早我从枉渚起程啊,

# 枉渚: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渚:同“陼”。

"夕宿辰阳":晚上才歇宿在辰阳。

# 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苟余心其端直兮":只要我的心正直啊,

# 端:正。,苟:如果。

"虽僻远之何伤":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何妨。

# 虽僻远之何伤:这两句是说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远的地方,对我又有什么伤害呢?伤:损害。

"入溆浦余儃佪兮":进入溆浦我又迟疑起来啊,

# 入溆浦余儃佪兮:这两句是说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溆浦:溆水之滨。儃佪:徘徊。佪:一作徊。

"迷不知吾所如":心里迷惑着不知我该去何处。

# 如:到,往。

"深林杳以冥冥兮":树林幽深而阴暗啊,

# 冥冥:幽昧昏暗。,杳:幽暗。

"乃猿狖之所居":这是猴子居住的地方。

# 狖:长尾猿。

"山峻高以蔽日兮":山岭高大遮住了太阳啊,

"下幽晦以多雨":山下阴沉沉的并且多雨。

# 幽晦:幽深阴暗。

"霰雪纷其无垠兮":雪花纷纷飘落一望无际啊,

# 霰雪纷其无垠兮: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霰:雪珠。纷:繁多。垠:边际。

"云霏霏而承宇":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

# 宇:天空。这句是说阴云密布,弥漫天空。,承:弥漫。,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

"哀吾生之无乐兮":可叹我的生活毫无愉快啊,

"幽独处乎山中":寂寞孤独地住在山里。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

"固将愁苦而终穷":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 终穷:终生困厄。

"接舆髡首兮":接舆剪去头发啊,

# 髡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楚狂接舆”,与孔子同时,佯狂傲世。

"桑扈臝行":桑扈裸体走路。

# 臝:同“裸”。桑扈用裸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桑扈:古代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子桑伯子,《庄子》所说的子桑户。

"忠不必用兮":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

"贤不必以":贤者不一定被推荐。

# 以:用。这两句是说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

"伍子逢殃兮":伍子胥遭到灾祸啊,

# 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吴王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逼迫伍员自杀。,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

"比干菹醢":比干被剁成肉泥。

# 菹醢:古代的酷刑,将人剁成肉酱。此二字极云比干被刑之惨酷。,比干:商纣王时贤臣,一说纣王的叔伯父,一说是纣王的庶兄。传说纣王淫乱,不理朝政,比干强谏,被纣王剖心而死。

"与前世而皆然兮":与前世相比都是这样啊,

# 皆然:都一样。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我又何必埋怨当今的人呢!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我要遵守正道毫不犹豫啊,

# 豫:犹豫,踟躇。,董道:坚守正道。

"固将重昏而终身":当然难免终身处在黑暗之中!

# 固将重昏而终身: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重:重复。昏:暗昧。

"乱曰":尾声:

"鸾鸟凤皇":鸾鸟、凤凰,

# 鸾鸟凤皇: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比喻贤才。

"日以远兮":一天天远去啊。

"燕雀乌鹊":燕雀、乌鹊

# 燕雀乌鹊:比喻谄佞小人。

"巢堂坛兮":在厅堂和庭院里做窝啊。

# 坛:祭坛。比喻小人挤满朝廷。,堂:殿堂。

"露申辛夷":露申、辛夷,

# 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

"死林薄兮":死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啊。

# 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腥臊并御":腥的臭的都用上了,

# 御:进用。,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

"芳不得薄兮":芳香的却不能接近啊。

# 薄:靠近。,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

"阴阳易位":黑夜白昼变了位置,

# 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

"时不当兮":我生得不是时候啊。

# 当:合。

"怀信侘傺":我满怀着忠信而不得志,

# 侘傺:惆怅失意。,怀信:怀抱忠信。

"忽乎吾将行兮":只好飘然远行他方。

# 忽:恍惚,茫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涉江》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一首骚体诗,是《九章》中的一篇。此诗可划分为五段。第一段讲述自身崇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阐释此次涉江远行的根本缘由;第二段叙述前行途中的经历以及自身的感慨;第三段描写进入溆浦之后,于深山中独处的情形;第四段从自身经历出发,联系历史上诸多忠诚义士的遭遇,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第五段批判楚国政治昏暗,奸邪谄媚之人掌握权柄,而贤能之士却遭受迫害。全诗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熟练运用比喻象征手法,展现出诗人卓越的艺术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战国时期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前340?~前278?),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早年深得楚怀王信赖,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却遭贵族子兰、靳尚等人谗害而去职。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汨罗江。屈原在楚国地方文艺的基础上,创作出“骚体”形式,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以华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化神话传说,抒发热烈感情,塑造鲜明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此篇的写作时间,有许多分歧。顷襄王时期(约前290年)流放江南途中所作,晚于《哀郢》。大致可定为是流放江南多年之后,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写作时间当在《九章·哀郢》》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骚体诗,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首卓越的纪行诗歌。全诗共五部分,描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流放旅程的艰辛,深山独处的幽寂,历史悲剧的共鸣,对现实的终极批判。

2. 写作手法

比喻:“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凤凰是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贤士。“燕雀乌鹊”用以比喻小人。借景抒情:“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进入溆浦之后的深山老林的描写,衬托出了诗人寂寞、悲愤的心情,也令人扼腕。

3. 分段赏析

从开头至“旦余济乎江湘”为第一段,“奇服”“长铗”“切云”之“冠”“明月”“宝璐”等均用以象征自身高尚品德与才能,蒋骥言:“与世殊异之服,喻志行之不群也。”自流放后,屈原年岁渐长、身体渐衰,却从未放弃为楚国进步而努力,朱熹评:“登昆仑,言所致之高;食玉英,言所养之洁。”(《楚辞集注》)他坚持改革、希冀楚国强盛的想法从未减弱,并未因遭受打击与流放而灰心。然其心中满是莫名孤独,“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哀南夷之莫吾知兮”,自身高行洁志不被世人理解,实令人伤感,故决定渡江远走。从“乘鄂渚而反顾兮”至“虽僻远之何伤”构成诗歌第二段。“乘鄂渚”四句,记述作者登上位于今湖北武昌西面的鄂渚后,不由自主地回望来时之路,随后纵马在山皋间缓缓前行,直至长江北岸的方林才停下马车。“乘舲船”四句描绘作者乘小船沿沅江逆流而上的情景,船工们齐心协力挥桨击水,然而船只在湍急的水流与漩涡中艰难行进,屡屡停滞不前,这种行船的困境恰似诗人自身在现实中遭遇的坎坷境遇。“朝发枉陼”四句继续叙述行程,诗人清晨从枉陼启程,傍晚抵达辰阳,一日的行程不断向西推进,也让他的信念愈发坚定。他坚信自身志向光明磊落、忠诚无私,即便前路充满艰难困苦,身处僻远之地,也绝不为此感到悲戚哀伤。从“入溆浦余儃佪兮”至“固将愁苦而终穷”为第三段,“入溆浦”四句写诗人已进入溆浦。溆浦位于辰阳的万山之中,此处深林幽暗、榛莽丛生,是猿猴栖息之地,并非适宜人居的场所。“山峻高”四句描绘深山之中云气弥漫、天地相连的景象,进一步凸显沅西地区山高林深、人迹罕至的特征。这既是对流放地环境的夸张描写,也是对自身所处政治环境的隐喻,为下文四句内容做铺垫。“哀吾生之无乐兮”四句表明诗人在这样的政治与生活环境中毫无乐趣可言,但即便如此,他也绝不改变原有的政治理想与生活习惯,绝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妥协变节。从“接舆髡首兮”至“固将重昏而终身”为第四段。《论语·微子》说:“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战国策·秦三》说:“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接舆披发佯狂,是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表现。《孔子家语》载桑扈“不衣冠而处”,同样是玩世不恭、不与统治者合作的举动。“接舆”六句借两类四种事例阐明观点:接舆、桑扈以消极不合作态度处世,终被时代遗弃;伍员、比干试图救国改世,却难逃杀身之祸,故而得出“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结论。“与前世而皆然兮”四句言明,既然古往今来贤士皆如此,自己又何必埋怨当世之人!并表明自身仍会坚守正道、毫不动摇,即便注定在重重黑暗中奋斗终身,也绝不退缩。“乱曰”以下为第五段。“鸾鸟凤凰”四句,以比喻手法表现贤士远离、小人窃位的状况。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在此比喻贤士;“燕雀乌鹊”则用来比喻小人。“露申辛夷”四句说露申、辛夷等香草香木竟然死于丛林之中,“腥臊”比喻奸邪之人接连得到任用,而忠诚义士却被拒之门外。“阴阳易位”四句进一步点明社会上阴阳颠倒的情形,事物的是非对错全都被弄反了,他恰逢这样不合时宜的时代。显然,他一方面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又感到失意彷徨。既然这污浊的环境难以长久停留,他打算离开这里去往远方。

4. 作品点评

《九章·涉江》是中国最早的一首卓越的纪行诗歌,这首诗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中有一大段记行文字。描绘了沅水流域的景物,对后世同类诗歌的创作发生了影响。诗歌一开始,诗人便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好奇服、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佩宝璐来表现自己的志行,以驾青虬骖白螭、游瑶圃、食玉英来象征自己高远的志向。最后一段,又以鸾鸟、凤凰、香草来象征正直、高洁;以燕雀、乌鹊、腥臊来比喻邪恶势力,充分抒发了诗人内心对当前社会的深切感受。全诗的主观色彩很强,结构很完整,又有开合变化,大体首尾多用比兴象征,中幅用赋法叙述,首段调子昂折多长句,尾节调子悲凉主短句。形式变化一依情韵的消长。凡此都表现出诗人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章言己佩服殊异,抗志高远,国无人知之者,徘徊江之上,叹小人在位,而君子遇害也。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

# 此篇多以“余”“吾”并称,详其文意,“余”平而“吾”倨也。

宋朱熹《楚辞集注》

# 此篇言己行义之高洁,哀浊世而莫我知也。欲将渡湘沅,入林之密,入山之深,宁甘愁苦以终身,而终不能变心以从俗,故以‘涉江’名之,盖谓将涉江而远去耳。

明汪瑗《楚辞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先秦无名氏《敝笱(敝笱在梁)》

下一篇:先秦·诗经《鱼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