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yáng
dào
èr
shǒu
èr

朝代:隋作者:江总浏览量:2
xiǎo
píng
cháng
qiū
tīng
zhōng
jié
yíng
jǐn
chē
guī
zhuó
lóng
xián
shēng
huán
pèi
xiǎng
xiāng
cóng
huā
zhàng
dàng
zhōu
xiào
yìng
xià
shān
féng

译文

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在高大的楸树下聆听五更的钟声。手持玉节迎接司隶校尉,装饰华丽的马车回到濯龙宫。弹奏弦乐和歌唱的声音连绵不断,身上佩戴的玉佩碰撞的声音相互跟随。在花丛屏障间划船游玩,欢声笑语不断,夕阳映照下,在下山时相逢。

逐句剖析

"小平路四达":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

# 四达:四通八达。,路:诗纪云:一作临。,小平:小平津,古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北,为古代黄河重要渡口。

"长楸听五钟":在高大的楸树下聆听五更的钟声。

# 五钟:为青钟、赤钟、黄钟、景钟、黑钟五种。古代乐器。《管子·五行》:“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钟:乐府作钟。诗纪同。,长楸:指长秋宫。《三辅黄图·汉宫》:“﹝长乐宫﹞有长信、长秋、永寿、永宁四殿。高帝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后亦用为皇后的代称。楸:乐府作秋。

"玉节迎司隶":手持玉节迎接司隶校尉,

# 司隶: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汉武帝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后罢其兵,改察三辅、三河、弘农七郡。,玉节:玉制的符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

"锦车归濯龙":装饰华丽的马车回到濯龙宫。

# 濯龙:汉代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

"弦歌声不息":弹奏弦乐和歌唱的声音连绵不断,

"环佩响相从":身上佩戴的玉佩碰撞的声音相互跟随。

"花障荡舟笑":在花丛屏障间划船游玩,欢声笑语不断,

# 花障:有彩饰的屏风。

"日映下山逢":夕阳映照下,在下山时相逢。

# 日映:日头的映像。映:一作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洛阳道二首(其二)》是南北朝时期江总创作的五言古诗,描绘了洛阳城繁华热闹的都市景象以及宫廷生活场景,展现了当时都城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一二句开篇点明洛阳道路平坦且四通八达,营造出一种宁静又带有时间感的氛围。三四句描绘了宫廷中官员迎来送往的场景,体现出宫廷生活的庄重与排场。五六句生动地展现出宫廷或贵族聚会时音乐相伴、热闹欢快的氛围。七八句描绘了在花丛屏障间划船游玩,人们欢声笑语,最后在夕阳映照下下山相逢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惬意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洛阳道路、宫廷活动、娱乐场景等多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洛阳城的繁华和人们的生活百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陈文学家

江总(519~594),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历仕梁、陈、隋三代。自幼聪敏,以能诗为梁武帝所赏,官至太子中舍人。陈文帝天嘉四年,被征还建康,任中书侍郎,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隋文帝平陈后被迁入长安,后放回。江总的诗以应酬、宴游、写景为多,诗意浮艳靡丽,内容贫乏。陈亡,时有悲慨伤痛之作,情感真切,诗风朴实。其尤善五、七言,五言对仗精严,音律谐和。文以赋、表章、碑铭类为主。诗歌作品有《明庆寺》《哭鲁广达》《闺怨》等。明人辑有《江令君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小平路四达,长楸听五钟。”描绘了洛阳城的基本风貌,“小平路四达”写出了道路的平坦和四通八达,展现出城市的开阔和交通的便利。“长楸听五钟”中,高大的楸树和悠扬的五更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又带有时间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背景基调,让读者感受到洛阳城既繁华又有序的氛围。“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聚焦宫廷生活,“玉节”和“司隶”体现了官员的身份和职责,“锦车”和“濯龙”描绘了宫廷的华丽和重要场所。通过官员迎接和马车归来的场景,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庄重和排场,反映了当时宫廷的严谨秩序和重要活动。“弦歌声不息,环佩响相从。”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弦歌声不息”描绘了弦乐和歌声连续不断的场景,体现出娱乐活动的热闹。“环佩响相从”则通过玉佩碰撞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热闹欢快的氛围,暗示了宫廷或贵族聚会时人们的欢快和愉悦,展现了生活的奢华与欢乐。“花障荡舟笑,日暎下山逢。”描绘了一幅轻松惬意的画面,“花障荡舟笑”中,花丛屏障和划船游玩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人们的欢声笑语表现出愉悦的心情。“日暎下山逢”在夕阳映照下下山相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闲适感,为全诗画上了一个轻松美好的句号,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隋·佚名《摄事十三首其一》

下一篇:隋·江总《洛阳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