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zuǒ
chéng
xiāo
shè
rén
shī

朝代:隋作者:江总浏览量:2
yóu
xuān
tōng
biǎo
jīng
jié
sān
qín
tīng
chóu
mǐn
duì
hǎo
zhù
xíng
rén
shēng
chén
xiāo
xué
fēn
lún
gòng
yǒu
duān
jiē
wéi
shàng
zhēn
qún
qiāo
qiāo
zhēng
shēn
shēn
huáng
fēn
tài
shǐ
bēi
qiān
hǎi
nèi
píng
shēng
qīn
zhōng
cháo
liú
shì
tòng
zāi
mǐn
liáng
zuò
yān
sān
shí
zhōng
zhí
guī
shèng
xiàn
fēi
lǒng
tóu
xīn
duàn
jué
ěr
wèi
cān
shēng
huí
shǒu
wàng
cháng
ān
yóu
shǔ
dào
nán
hán
guān
fēn
zhóu
huà
yuè
jiē
tiān
tán
xíng
zhān
fāng
jìng
shì
zhào
jiāng
gān
huā
shuāng
wài
bái
fēng
shuǐ
qián
dān
xiáng
ōu
fāng
qiè
dòng
luò
yàn
shèng
dàn
huī
huī
shèng
wáng
dào
shí
yīng
lǎo
jiǔ
liú
juàn
ěr
shí
nián
biàn
huái
怀
bào
dūn
rán
zhuì
zǎo
jiāng
nán
yǒu
guì
zhī
sài
běi
xuān
cǎo
dǒu
jiǔ
wèi
wéi
bié
chuí
táng
shēn
bǎo

译文

轻车驶向八方远地,仪仗奔走在三秦故地。听歌时应答敏捷巧妙,盼你此行延续旧日情谊。贺君思绪深沉蕴藉,萧弟学问渊博繁杂。都在笔墨间享有声誉,都是宴席上的可贵人才。离群后只剩孤寂冷清,旅途奔波日益匆忙不停。黄河隔断太史故地,一曲离歌牵动千里悲思。天下的一生挚友,朝中漂泊异乡的士人。可悲啊,哀叹梁朝国运,在此已过三十年光阴。钟仪被囚难归故土,盛宪的遭遇不知何时停歇。陇头别情令人心碎,你我相隔犹如生死两隔。回头遥望长安故都,归途竟如蜀道般艰难。函谷关分隔大地中枢,华山连接着天帝祭坛。远行的旌旗在边境消失,离去的船停靠在江边。芦花在霜中洁白如雪,枫叶在水边红似丹霞。飞翔的鸥鸟正畏惧严寒,落下的雁儿难避弹弓伤害。王道曾光辉兴盛,如今时局事务缠绕疲惫老者。厌倦了九流学说充塞耳目,十年间心境已然改变。用什么厚待离别之路,唯有凄然写下这些文辞。江南有象征友情的桂枝,塞北却无消愁的萱草。一斗薄酒算不得送别,身居险境更要深深自保。

逐句剖析

"輶轩通八表":轻车驶向八方远地,

"旌节骛三秦":仪仗奔走在三秦故地。

"听歌酬敏对":听歌时应答敏捷巧妙,

# 酬:文苑作犹。

"继好伫行人":盼你此行延续旧日情谊。

"贺生思沉郁":贺君思绪深沉蕴藉,

"萧弟学纷纶":萧弟学问渊博繁杂。

"共有笔端誉":都在笔墨间享有声誉,

"皆为席上珍":都是宴席上的可贵人才。

"离群徒悄悄":离群后只剩孤寂冷清,

"征旅日駪駪":旅途奔波日益匆忙不停。

"黄河分太史":黄河隔断太史故地,

"一曲悲千里":一曲离歌牵动千里悲思。

"海内平生亲":天下的一生挚友,

"中朝流寓士":朝中漂泊异乡的士人。

"痛哉悯梁祚":可悲啊,哀叹梁朝国运,

"于焉三十祀":在此已过三十年光阴。

"钟仪絷不归":钟仪被囚难归故土,

"盛宪非何已":盛宪的遭遇不知何时停歇。

# 非:一作悲。

"陇头心断绝":陇头别情令人心碎,

"尔为参生死":你我相隔犹如生死两隔。

"回首望长安":回头遥望长安故都,

"犹如蜀道难":归途竟如蜀道般艰难。

"函关分地轴":函谷关分隔大地中枢,

"华岳接天坛":华山连接着天帝祭坛。

"行旃方境逝":远行的旌旗在边境消失,

# 逝:文苑云:集作近。,旃:一作旜。

"去棹舣江干":离去的船停靠在江边。

"芦花霜外白":芦花在霜中洁白如雪,

"枫叶水前丹":枫叶在水边红似丹霞。

"翔鸥方怯冻":飞翔的鸥鸟正畏惧严寒,

"落雁不胜弹":落下的雁儿难避弹弓伤害。

"辉辉盛王道":王道曾光辉兴盛,

"时务婴疲老":如今时局事务缠绕疲惫老者。

"九流倦耳目":厌倦了九流学说充塞耳目,

"十年变怀抱":十年间心境已然改变。

"何以敦歧路":用什么厚待离别之路,

"凄然缀辞藻":唯有凄然写下这些文辞。

"江南有桂枝":江南有象征友情的桂枝,

"塞北无萱草":塞北却无消愁的萱草。

"斗酒未为别":一斗薄酒算不得送别,

"垂堂深自保":身居险境更要深深自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是南北朝诗人江总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以送别为题材,先赞贺左丞、萧舍人的才学与声誉,再写离别后的孤寂与旅途辛劳,融入对梁朝国运的痛惜和乱世漂泊的感慨。诗中运用对偶、用典等手法,如“贺生思沉郁,萧弟学纷纶”对仗工整,“钟仪絷不归”借典故抒漂泊之悲。写景上“芦花霜白”“枫叶水丹”以秋景衬离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将友情、乡愁与家国之叹相结合,体现了乱世中文人的复杂心境,具有沉郁蕴藉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陈文学家

江总(519~594),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历仕梁、陈、隋三代。自幼聪敏,以能诗为梁武帝所赏,官至太子中舍人。陈文帝天嘉四年,被征还建康,任中书侍郎,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隋文帝平陈后被迁入长安,后放回。江总的诗以应酬、宴游、写景为多,诗意浮艳靡丽,内容贫乏。陈亡,时有悲慨伤痛之作,情感真切,诗风朴实。其尤善五、七言,五言对仗精严,音律谐和。文以赋、表章、碑铭类为主。诗歌作品有《明庆寺》《哭鲁广达》《闺怨》等。明人辑有《江令君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江总生平考证,他在陈后主时期曾任尚书令,隋开皇九年(589年)随陈后主降隋后,入隋担任上开府一职。诗中所赠的“萧舍人”应为隋初任左丞的文官,其生平细节尚待考证,而左丞作为尚书省的副长官,主要掌管行政文书事务。结合诗中“旌节骛三秦”的诗句推断,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应当是在隋朝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场景与乱世漂泊的境遇,表达了对友人的珍视、离别伤感及对时局的怅惘无奈。

2. 写作手法

对偶:“輶轩通八表,旌节骛三秦”,“輶轩”与“旌节”均指出行仪仗,词性相对;“通八表”与“骛三秦”同为动宾结构,“通”对“骛”、“八表”对“三秦”,句式工整对称。前句写行程之广,后句写奔赴之速,通过对偶手法,既清晰勾勒友人出行的场景,又以对称节奏强化了画面的庄重与动感,使描写更富表现力。用典:“黄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巧用“太史”典故。古代太史掌天文地理,“太史”原指掌管疆域划分的官职,此处代指故土疆界。作者借这一典故,将黄河写为隔断故土的界限,赋予自然景物历史文化意涵;“一曲悲千里”运用离别悲歌的传统意象,让地理距离的实景与典故中的离愁相融合,深化了离别之悲。起兴:“輶轩通八表,旌节骛三秦”句以起兴手法开篇。“輶轩”指使者车马,“旌节”为使者信物,诗句先描绘车马通达四方、信物疾驰三秦的壮阔场景。起兴本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内容,这里借使者出行的画面,营造开阔氛围,以景物起兴带出深层意蕴。

3. 分段赏析

开篇“輶轩通八表,旌节骛三秦”,以“輶轩”(使者车驾)和“旌节”(使臣信物)两个意象,勾勒出友人出行的场景。“通八表”写行程之广,“骛三秦”言奔赴之速,既点出友人的身份与使命,也暗含对其远行的关注。“听歌酬敏对,继好伫行人”,转入对友人才能的追忆。“听歌酬对”展现友人应对从容的风采,“继好伫望”则流露对友人完成使命、传递情谊的期盼,字间藏着对友人智慧与担当的认可。“贺生思沉郁,萧弟学纷纶”,直接赞美两位友人的才华。“思沉郁”写出贺左丞思想的深沉含蓄,“学纷纶”表现萧舍人的学识广博繁杂,以简练词语精准勾勒二人的治学特质。“共有笔端誉,皆为席上珍”,紧承前两句,用“笔端誉”赞其文才出众,以“席上珍”喻其人品可贵,从才与德两方面强调二人在众人心中的珍贵地位,情感真挚。“离群徒悄悄,征旅日駪駪”,由赞友转入离别之景。“离群悄悄”写离别后的孤寂心境,“征旅駪駪”描旅途奔波的繁忙,一静一动,对比中尽显离别后的怅惘与牵挂。“黄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借黄河意象渲染离愁。“黄河分野”暗写空间阻隔,“悲曲千里”将无形的悲伤具象化,以壮阔之景承载深沉的离别之痛。“海内平生亲,中朝流寓士”,拓宽情感维度,由个人离别转向群体境遇。“平生亲”与“流寓士”并提,既含对亲友的眷恋,也暗含对乱世中漂泊者的同情,情感更显厚重。“痛哉悯梁祚,于焉三十祀”,直抒对梁朝命运的痛惜。“痛哉”二字情感强烈,“三十祀”点明乱世时长,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兴衰相连,流露深沉的历史感慨。“钟仪絷不归,盛宪非何已”,用典故深化悲情。钟仪被囚不归、盛宪遭难的典故,暗喻自身与友人的漂泊困境,以古人之事写今人之悲,委婉而沉痛。“陇头心断绝,尔为参生死”,以“陇头”这一常与离别相关的意象,写内心的绝望。“心断绝”“参生死”直白抒发与友人分离的痛苦,将离愁推向极致。“回首望长安,犹如蜀道难”,化用“蜀道难”的意象写归乡之艰。“回首长安”含对故都的眷恋,“蜀道难”喻归途艰险,道尽乱世中漂泊者的无奈与怅惘。“函关分地轴,华岳接天坛”,以山河意象写空间距离。函谷关分隔大地,华山高耸接天,既描绘壮阔山河,又暗指与故都、友人的遥远距离,景中含情。“行旃方境逝,去棹舣江干”,再写离别场景。“行旃境逝”写友人车马远去,“去棹江干”描行船停靠江岸,一动一静,再现离别时的不舍画面。“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以秋景渲染离情。霜中白芦花、水边红枫叶,色彩鲜明的景物既点明时节,又以萧瑟秋景烘托内心的凄清,情景交融。“翔鸥方怯冻,落雁不胜弹”,借禽鸟处境喻自身遭遇。鸥鸟畏冻、鸿雁遭弹,暗写乱世中的生存艰难,以物喻人,流露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辉辉盛王道,时务婴疲老”,由景转入对时局的感慨。“盛王道”的虚景与“疲老婴时务”的实景对比,既含对盛世的向往,更显乱世中衰老之人的无力,情感沉郁。“九流倦耳目,十年变怀抱”,写心境的变化。“倦九流”言对世事的厌倦,“十年变怀”道尽长期乱世对内心的磨砺,直白抒发历经沧桑后的疲惫与心境转变。“何以敦歧路,凄然缀辞藻”,点出作诗缘由。在分别的路口不知如何劝慰,只能以诗抒情,“凄然缀辞”既显情谊深厚,又含离别时的无奈。“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以植物作比寄情。江南桂枝象征美好情谊,塞北无萱草暗指漂泊中无慰藉,南北对比中流露对友人的牵挂与自身的孤寂。“斗酒未为别,垂堂深自保”,以临别嘱托作结。“斗酒未别”含未尽的离情,“垂堂自保”则是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平淡话语中藏着真挚的牵挂,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隋·佚名《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其一》

下一篇:隋·佚名《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