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天河白露明":七夕之夜,银河清晰可见,白露晶莹,
# 白露:白露:秋天的露水。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阳历九月八日前后。,天河:银河。,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之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七:乐府作九。
"八月涛水秋风惊":八月的江涛随秋风汹涌,令人心惊。
# 秋:文苑云:一作清。,涛水:有浪涛的水面。
"楼中恒闻哀响曲":楼中总是传来哀伤的乐曲声,
# 曲:徐集作曲响。文苑同。,哀响:哀伤声响的。,恒闻:恒久听闻。总是听见。
"塘上复有辛苦行":池塘边又有辛苦跋涉的行人。
# 行:行程,行路。,辛苦:劳苦艰辛。文苑作苦辛。乐府同。
"不解何意悲秋气":不明白为何秋日的肃杀之气让人悲伤,
# 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
"直置无秋悲自生":直到没有秋天,悲伤也会自心底生发。
# 自生:独自生成。,直置:直接置入;只如此;只是。直至,直到。置:《文苑》作致。
"不怨前阶促织鸣":不怨恨台阶前蟋蟀的鸣叫,
# 促织:蟋蟀。,前阶:前面台阶。
"偏愁别路捣衣声":却偏偏为离别路上的捣衣声而忧愁。
# 捣衣: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古时衣服常由纨素一类织物制作,质地较为硬挺,须先置石上以杵反复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擣衣”。后亦泛指捶洗。,别路:岔道,离别之路。徐集作“便路”,文苑、乐府同,近便之路。,偏愁:偏偏发愁。
"别燕差池自有返":离别的燕子虽飞行参差,终究会有归来之时,
# 自有返:自然有返回。,差池:失误,疏忽。差错,意外。犹参差。不齐貌。《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别燕:离别的燕子。
"离蝉寂寞讵含情":离去的寒蝉寂寞凄切,怎能饱含深情。
# 含情:怀着感情;包含深情。含:《文苑》作怀。,讵:岂,怎。,寂寞:寂静无声;沉寂。,离蝉:离去的鸣蝉。
"云聚怀情四望台":浮云聚集在满怀情思的四望台上,
# 四望:四处瞭望。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向四方遥祭山川。,怀情:怀着情感的。
"月冷相思九重观":清冷的月光洒在引人相思的九重观上。
# 观:道观。楼观。,九重:九层;九道。高远的。,相思:互相思念的。
"欲题芍药诗不成":想要题写芍药诗,却难以成篇,
# 芍药:芍药花。后表示男女爱慕之情,或以指文学中言情之作。,欲题:想要题写诗句。
"来采芙蓉花已散":想来采摘荷花,却发现花儿早已凋零散落。
# 芙蓉:荷花的别名。喻指美女。
"金樽送曲韩娥起":金杯斟酒,伴唱的歌女如韩娥般起身献唱,
# 韩娥:相传为古代韩国的善歌者。后指善歌者。亦借指歌妓。,金樽:金质的酒樽。
"玉柱调弦楚妃叹":玉石琴柱上调弄琴弦,仿佛传出楚妃的叹息。
# 楚妃叹:乐府吟叹曲之一。晋石崇作辞。内容咏叹春秋时楚庄王贤妃樊姬谏庄王狩猎及进贤事。楚妃:楚国的王妃。叹:徐集作劝。文苑同。又注。一作叹。,调弦:调理琴弦。,玉柱:古琴上玉石的音柱。玉轸。
"翠眉结恨不复开":翠眉紧蹙,满含愁恨,不再舒展,
# 不复:不再。,结恨:结系怨恨。,翠眉:翠绿色的眉毛。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
"宝鬓迎秋度前乱":装饰华美的鬓发,因秋风而显得凌乱。
# 度前乱:度过以前的混乱。度:《文苑》作风。,宝鬓:戴着珠宝的鬓发。又称宝髻,古代汉族妇女发式。在髻上鬓间,缀以花钿钗簪、金玉花枝等饰物,统称宝髻。
"湘妃拭泪洒贞筠":湘妃擦拭泪水,洒在坚贞的竹林上,
# 贞筠:贞洁的筠竹。又称君竹。指竹。喻坚贞不易的节操。,湘妃:舜二妃娥皇和女英。相传二妃没于湘水,遂为湘水之神。
"筴药浣衣何处人":煎药洗衣的人,如今在何处。
# 筴药浣衣:徐集作行乐玩花。文苑同。又注。一作筴药浣衣。筴药:煎药。用筷子夹药渣。筴,指筷子。《集韵》筴,箸也。用筷子夹。浣衣:浣洗衣物。
"步步香飞金薄履":步步轻盈,金箔饰履,香气四溢,
# 金薄履:涂着金箔的鞋。金薄,亦作“金箔”。黄金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贴饰器物等。唐张鷟《游仙窟》:“珠绳络翠衫,金薄涂丹履。”
"盈盈扇掩珊瑚唇":轻盈的团扇遮掩着如珊瑚般艳丽的红唇。
# 珊瑚:指红珊瑚制作的唇膏。,扇掩:扇子遮掩。,盈盈:轻盈貌。举止仪态美好。
"已言采桑期陌上":早已约定在田间小路上采桑相会,
# 陌上:田间小路上。街市上。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市中街道。,期:期会。约期会面。,已言:已经言说。早已言明。
"复能解佩就江滨":又怎能像郑交甫那样在江边解下玉佩相赠。
# 就:就近。将就。,解佩:解下玉佩。解下佩带的饰物。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於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交甫。”,复能:又能。
"竞入华堂要花枕":众人争相进入华美的厅堂,索要绣花枕头,
# 花枕:绣花的枕头。花瓣充填的枕头。绘花的瓷枕。,要:索要。,华堂:华丽的殿堂或大堂。,竞入:竞先进入。有说“竟入”。竟:径直。直接。
"争开羽帐奉华茵":争相打开饰有翠羽的帐幕,献上华丽的褥垫。
# 华茵:华丽的茵褥。茵,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奉:奉上。侍奉。,羽帐:以翠羽为饰之帷帐。,争开:争着打开。
"不惜独眠前下钓":不惜独守空床,只为等待从前垂钓的那个人,
# 前下钓:之前来下钓钩。钓:徐集作钩。文苑同。又注。一作钓。,独眠:独自睡眠。,不惜:不顾惜;不吝惜。
"欲许便作后来薪":若要相许,便愿成为日后燃烧的柴薪。
# 薪:柴薪。喻欲火也。薪:徐集作新。文苑、乐府同。,便作:就作为。就作。,欲许:情欲许可。要想许可。
"后来瞑瞑同玉床":后来在昏暗之中同卧玉床,
# 玉床:玉制或饰玉的床。玉:徐集作匡。文苑云:又注。一作玉。,瞑瞑:昏暗迷乱貌。视不审之貌。
"可怜颜色无比方":可叹她容貌美丽无人能比。
# 无比方:无比。比方,比拟。比较。,颜色:容颜和姿色。,可怜:可叹。可羡。可喜。可爱。
"谁能巧笑特窥井":谁能像她那样,临井照影,特意在井边露出巧笑,
# 窥井:窥视或窥探井水。,特:特地。特意。徐集作时。文苑同。又注。一作特。,巧笑:工巧或讨巧的笑容。美好的笑。
"乍取新声学绕梁":刚刚学来新的曲调,歌声绕梁不绝。
# 绕梁:古琴名。古乐器名。形似箜篌,今已失传。《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形容歌声经久不息。,学:徐集作举。,新声:新作的乐曲;新颖美妙的乐音。指新乐府辞或其他不能入乐的诗歌。,乍取:刚刚取得。猛地取得。
"宿处留娇堕黄珥":住宿之处,留下娇态,金珥坠落,
# 黄珥:黄玉的耳饰。珥,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堕:坠落。,留娇:留下娇态或娇声。,宿处:住宿的处所。
"镜前含笑弄明珰":在镜前含着笑意,把玩着明亮的耳坠。
# 明珰:用珠玉串成的耳饰。珰,扁平的玉石饰品。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弄:玩弄。拨弄。
"菤葹摘心心不尽":采摘菤葹草,摘去花心却心仍不尽,
# 菤葹:草名。即卷施。又名“宿莽”。相传此草拔心不死。菤:乐府作采。
"茱萸折叶叶更芳":折断茱萸的枝叶,枝叶反而更加芬芳。
# 茱萸: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已闻能歌洞箫赋":已听说有人能歌诵《洞箫赋》那样的雅曲,
# 洞箫赋:西汉时通音律善辞赋的文学家王褒创作的一篇以音乐为题材的作品。因现存的赋体中属首创,故后人称之为“诸音乐赋之祖”。,已闻:已听说。已听闻。
"讵是故爱邯郸倡":怎能只是偏爱邯郸的歌女呢?
# 邯郸倡:邯郸的倡优。邯郸,战国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魏晋时期是乐府清商乐的发源地。所以这里的倡优歌女很有名。,故爱:故旧钟爱之人。旧相好。,讵是:料是。讵:岂,怎。
南朝陈文学家
江总(519~594),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历仕梁、陈、隋三代。自幼聪敏,以能诗为梁武帝所赏,官至太子中舍人。陈文帝天嘉四年,被征还建康,任中书侍郎,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隋文帝平陈后被迁入长安,后放回。江总的诗以应酬、宴游、写景为多,诗意浮艳靡丽,内容贫乏。陈亡,时有悲慨伤痛之作,情感真切,诗风朴实。其尤善五、七言,五言对仗精严,音律谐和。文以赋、表章、碑铭类为主。诗歌作品有《明庆寺》《哭鲁广达》《闺怨》等。明人辑有《江令君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闺怨诗。诗中借七夕、八月清秋夜景,描绘了白露横江、秋风惊涛等景象,展现女主人公因景触情,思念远行之人的悲苦心境,体现出被弃女子的哀怨、落寞与凄凉,表达了其在爱情中遭受背叛的痛苦。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开篇描绘七夕、八月的秋夜之景,如“白露明”“涛水秋风惊”,借清冷幽寂之景,抒发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与孤寂之情,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沉。对比:将女主人公的落寞凄凉与新人的得宠欢乐进行对比。女主人公“翠眉结恨”“宝鬓乱风”,新人“盈盈掩扇”“宿处留娇”,以乐衬哀,突出女主人公被弃后的痛苦哀怨,增强诗歌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宛转歌》开篇至“直置无秋悲自生”,描绘了七夕与八月秋夜之景,白露、银河、涛水、秋风等景象,营造出清美凄幽氛围。女主人公耳听哀怨乐曲,目睹辛苦行人,触发悲秋情绪。“不解何意悲秋气,直置无秋悲自生”直接点明其内心悲苦,无需秋景触动,悲伤也自心底涌出,奠定全诗哀怨基调。“不怨前阶促织鸣”至“离蝉寂寞讵含情”:女主人公不怨蟋蟀鸣叫,却因捣衣声触动愁绪,以燕子有返期、秋蝉却无情,反衬自己对离人的相思与期盼,展现其孤独寂寞与深情难寄。“云聚怀情四望台”至“来采芙蓉花已散”:写女主人公登台四望、欲题诗又难成、采芙蓉却花散等行为,借景与事,细腻刻画其思念、哀怨、无奈等复杂心态,揭示被弃之痛。“金樽送曲韩娥起”至结尾:先描绘女主人公饮酒抚琴、憔悴落寞之态,后笔锋一转写新人得宠。以新人“金薄履”“珊瑚唇”等明艳形象,以及“竞入华堂”“争开羽帐”等受宠场景,与女主人公的凄凉形成强烈对比,结尾“已闻能歌《洞箫赋》,讵是故爱邯郸倡”更是尽显其幽怨。
4. 作品点评
《宛转歌》是陈朝江总的代表作之一。其写作特色鲜明,以细腻笔触描绘秋景,借景抒情,将女主人公的相思与哀怨融入其中,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典雅,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当时女性情感世界与社会风貌。
上一篇:隋·佚名《绍兴朝会十三首其一》
下一篇:隋·江总《陇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