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ié
shī
èr
shǒu

朝代:南北朝作者:范云浏览量:2
luò
yáng
chéng
dōng
西
cháng
zuò
jīng
shí
bié
xuě
huā
jīn
lái
huā
xuě

译文

虽然我们都住在洛阳城,仅仅分在城东、城西,但每次分别都往往跨越季节。当时离开的时候,漫天的雪花像盛开的白花,如今回来的时候,遍野的花朵像纷纷的白雪。

逐句剖析

"洛阳城东西":虽然我们都住在洛阳城,仅仅分在城东、城西,

# 城东西:在洛阳城的东西两边。

"长作经时别":但每次分别都往往跨越季节。

# 别:分别。

"昔去雪如花":当时离开的时候,漫天的雪花像盛开的白花,

# 去:离开。,昔:以前。

"今来花似雪":如今回来的时候,遍野的花朵像纷纷的白雪。

# 似:如同,犹如。,今来:如今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别诗二首(其一)》是南北朝诗人范云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朋友间的聚散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开篇“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点明诗人与友人虽同城却常经历长时间分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运用比喻和对照手法,将昔日离别时雪花纷飞比作花开,如今归来繁花盛放仿若雪飘,以冬春景物对照,侧面烘托分别之久。前两句直白叙事,后两句借景抒情,简洁的诗句饱含着对重逢的欣喜,以及对岁月流逝、聚散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动人,于平淡中见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齐梁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

范云(451~503),南朝齐梁文学家。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人。仕宋、齐两代,后助梁武帝登位,为吏部尚书,封霄城县侯,官至尚书右仆射。后卒于任上,谥号为文。范云为齐梁文坛领袖人物之一,与谢朓、沈约等人同居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为“竟陵八友”之一。其诗文俱工。钟嵘《诗品》将其与丘迟并列,称“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别诗》中的“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历来被推为名句。代表作品有《赠张徐州稷》《古意赠王中书》《效古》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友人的离别与重逢的五言绝句。描绘了洛阳城友人经时长别,以“雪如花”“花似雪”展现离别与重逢时的景象,表达了对聚少离多的感慨和友人牵挂之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状似写景,实则写情,诗人将离别时的飞雪比作春花,用浪漫的比喻淡化离别的伤感;又将重逢时的繁花比作冬雪,以清冷意象暗含时光流逝的怅惘。两种互文比喻既点明季节更迭,又将漫长的思念与重逢的复杂心绪,不着痕迹地融入雪与花的意象之中。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如日常口语般自然,却暗藏深沉的离别之痛。“洛阳城东西”看似随意地点明方位,实则以都城的广阔暗示友人分居两地的遥远距离;“长作经时别”则直言聚少离多的常态,“长”与“经时”叠加,将离别之频繁、时间之漫长缓缓道来,语势平稳却在“经时别”处暗藏哽咽,仿佛能让人看见诗人目送友人远去时的无奈神情。这两句不写具体送别场景,却以都城常见的离别图景唤起普遍共鸣——那些在城东城西重复上演的挥手、驻足、远眺,早已成为游子与亲友心中共同的伤怀记忆。后两句“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堪称神来之笔,以极具画面感的意象打破前两句的平稳节奏。诗人巧妙截取离别与重逢的两个瞬间:昔日离别时,漫天飞雪如春花般纷纷扬扬,冰冷的雪被赋予温暖的花的形态,看似美化寒冬,实则暗含离别的凄凉——正如美好花期终会凋零,此刻的雪也隐喻着与友人暂别的苦涩;如今归来时,烂漫春花如冬雪般铺天盖地,绚烂的花被比作素净的雪,看似淡化春日的热烈,实则暗藏重逢的惊喜——正如冬雪终会消融,此刻的花也象征着久别后的团聚。两个比喻形成精妙的回环,“雪”与“花”互为本体与喻体,冬春季节的更迭成为时间流逝的刻度,既含蓄地交代了分别之久,又将离愁与喜悦不着痕迹地融入景物变换中。读者仿佛能看见诗人在雪中目送友人背影渐远,又在花海中与友人相视而笑的画面,物换星移间,情感的浓度并未被岁月冲淡,反而在景物的对照中愈发浓烈。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中,“雪如花”与“花似雪”自然呼应,巧妙对应“经时别”。从昔到今、从冬到春,诗人借雪与花的颠倒,以新意巧思凸显时光流逝中友人聚散的冷暖变化,暗藏对友人的牵挂。诗句虽仅写冬去春来,却通过意象间的紧密关联,将别久重逢的复杂情感融于景物变换,构思精巧,情感真挚,读来耐人寻味,让人不由得惊叹其“得之天外,乃神来之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下一篇:南北朝·颜延之《阮步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