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róng

朝代:南北朝作者:沈约浏览量:2
wēi
fēng
yáo
qīng
zhū
fáng
zhōng
chí
suǒ
绿
dài
fàn
hóng
guāng

译文

微风吹拂使荷叶摇晃,轻轻的露珠拂过荷花花苞。水池中的水之所以发出绿光,是因为在等我释放红光。

逐句剖析

"微风摇紫叶":微风吹拂使荷叶摇晃,

# 紫叶:树叶。,摇:摇晃。

"轻露拂朱房":轻轻的露珠拂过荷花花苞。

# 朱房:喻指含苞待放之芙蓉。朱:朱红色。,轻露:轻轻的露珠。

"中池所以绿":水池中的水之所以发出绿光,

# 所以:原因,情由。,中池:池中。

"待我泛红光":是因为在等我释放红光。

# 泛:浮现,透出。,我:即芙蓉。,待:等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芙蓉》是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前两句描写荷花在微风里舒展,朱红的花苞承露轻颤,将荷花初绽的动态美展现得细致入微。后两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荷花以对话姿态,道出满池碧波原是静候红莲盛放的深情守候。全诗仅二十字,却以紫、朱、绿、红四色交织出色彩斑斓的层次,在动静相宜的画面中,既写出芙蓉鲜活的生机,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齐梁文学家,永明诗体代表人物

沈约(441~513),南朝齐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人,为“竟陵八友”之一。曾在南朝宋、齐两朝做官,后来帮助梁武帝萧衍登上皇位,被任命为尚书仆射,封为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沈约与谢朓、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其诗重藻饰,部分诗作语言清新。他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诗区别、调和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起重要作用,曾据旧本撰成《宋书》,又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代表作品有《早行逢故人》《早发定山》《别范安成》等。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沈约的《咏芙蓉》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自古以来,荷花以其高洁、美好,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常以诗文歌颂荷花的品格与风采。六朝时期,玄武湖的荷花尤为有名。南朝梁元帝萧绎曾泛舟后湖,观荷兴浓,写下了著名的《采莲赋》。此后,梁朝的沈约再次游览玄武湖,正值荷花盛放,联想到萧绎旧作,感触良多,遂写下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此诗描绘了荷花在风中摇曳的风姿以及荷花和池水相互映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待我泛红光”运用了拟人手法。诗中以第一人称“我”代指芙蓉,用“待”字赋予其主动等待的姿态,芙蓉似含情少女,以绽放为诺,与碧波形成“你绿我红”的默契。拟人手法的运用烘托出芙蓉的灵性,亲切自然,且蕴含着高洁和自豪。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描写的是微风吹拂着出水的荷叶,轻轻在水面上摇动,叶片随着风势轻晃,显得柔和而灵动。与此同时,一串串轻盈的露珠顺着荷叶滚落,滴入池水,泛起细小水波,仿佛也在和风共舞。这两句写的是荷叶和荷花在微风和露水中自然的状态,用意细致,用“紫叶”与“朱房”分别指荷叶与花苞,在“微风”和“轻露”的映衬下,显出荷花轻盈含蓄的美态。诗人不着痕迹地将画面渲染得富有情趣,形成一幅富有诗意的水上清晨图。这两句承接自然,语气轻松流畅,对仗工整,读来顺口自然。从描写方式来看,诗人是将本应静止的景象写出动感,用“摇”和“拂”两个动词,让原本静默的画面活跃起来,为这一池荷花增添了鲜明的生命力和动感。后两句“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写的是池中荷花青翠欲滴的景象。那些挺立于水面的荷叶和含苞的花朵,将整池水染得绿意盎然,显得格外清澈鲜亮。“绿”字用得很巧妙,不但表现了荷叶的颜色,也带出了整个池水的清润气息。荷叶层层叠叠,铺满水面,把池水也映得发亮,整个画面色彩浓郁,富有视觉美感。“中池所以绿”一句,是在点出原因,接下来的“待我泛红光”,则写即将到来的结果,顺着前文自然展开。诗人以荷花自述的口吻,将荷花写成“我”,让语气变得更加亲切自然,也带有一种高洁的自信。这个“待”字非常重要,它不仅联系了前后句的内容,还体现出一种时间上的期待,暗示荷花即将盛开。“泛红光”三个字虽然简短,却概括了荷花盛开时的全部景象,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它并不直接描写花开的样子,却已经暗示了那绚丽的一刻就在眼前,可能是明天,也许就是今夜。诗人没有展开描写盛开的场景,而是将这一切都浓缩在“泛红光”三个字里。这三个字绝不能看轻,它们将荷花最灿烂的时刻巧妙地传达出来。人们自然会想到,随着池中荷叶越来越绿、越发茂盛,那荷花开放时的色彩也必定会更加鲜明耀眼。正是在这种含蓄的表达中,诗人为我们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美好意境。

4. 作品点评

沈约的这首《咏芙蓉》是在咏荷诗中较早的一首,此诗篇幅短小,意境优美。全诗虽描写的是未绽的荷花,但读过后留下的却是荷花开时的翩翩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五言小诗着重写了荷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这两句是说微风轻摇动着初生的紫色荷叶,细露慢慢抚摩着红色蓓蕾。“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诗人采用拟人化手法,赋予荷以人的思想感情。池塘里所以长满荷叶,呈现一片碧绿的颜色,是在等待我荷花开放,透露出耀眼的红光,“待我泛红光”,写得很情趣,既写出了荷花含苞待放的情韵,也表达了诗人一种自信、昂扬奋发的精神。

现代吉林大学中文系教授麻守中《历代题画类诗鉴赏宝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萧纲《蜀道难(其一)》

下一篇:南北朝·阴铿《晚出新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