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梁冠南山":柏梁台高耸于南山之上,
# 冠:戴,戴帽子。超过。,柏梁:柏梁台。借指宫廷。指《柏梁诗》。泛称应制诗。
"桂宫耀北泉":桂木建造的宫殿在北泉之畔闪耀着光芒。
# 北泉:指甘泉山,在今陕西淳化东北。,桂宫:宫名。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宫名。南朝陈后主为宠妃张丽华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境内。指月宫。
"晨风拂幨幌":晨风吹拂着屋檐的帷幔,
# 幨幌:犹帷幔。
"朝日照闺轩":朝阳照耀着闺房的轩窗。
# 闺轩:闺门轩廊。
"美人卧屏席":美人卧于屏风与坐席之间,
# 屏席:屏风睡席。
"怀兰秀瑶璠":怀里抱着散发着幽香的兰花,身姿秀美,如玉般温润。
# 瑶璠:两种美玉。瑶,似玉的美石。美玉,喻美好,珍贵,光明洁白。璠:《说文》璠,玙璠,鲁之宝玉也。从玉,番声。,怀兰:怀内兰香。
"皎洁秋松气":有着如秋松般皎洁的气质,
# 秋松:秋天的松树。成熟正直之气。,皎洁:明亮洁白。
"淑德春景暄":美好的品德如同春日的暖阳。
# 暄:温暖,太阳的温暖。暄气,温暖暑热之气。,春景:春光,春天的光景。,淑德:淑美之德。多指女德。
南朝宋诗人,山水诗派鼻祖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南)。幼时寄养在钱塘杜家,所以小名客儿,后世又称谢客。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鼻祖,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与谢朓合称为“大小谢”,加上族弟谢惠连合称为“三谢”;与颜延之、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以精丽之语刻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但有“玄言”余习,又“颇以繁芜为累”。他创作的《山居赋》作为山水赋的代表,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也引领了南北朝山水小品文。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借美人抒怀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一位家在南山,居于桂木屋子,怀抱兰花的美人,其环境有山泉、晨风、朝日相伴。通过刻画美人“皎洁秋松气,淑德春景喧”的美好品质,以及她孤独的处境,诗人借美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心高气傲、不屑于做文学侍臣,渴望实现政治抱负却不得的孤寂与感慨。
2. 写作手法
象征:“皎洁秋松气,淑德春景暄”中,“皎洁秋松气”,以秋天松树的高洁、正直与坚韧,象征美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操守。秋天的松树,在肃杀的季节中依然保持挺拔、常青,如同美人在复杂环境中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淑德春景暄”,用春日温暖、明媚的景象,象征美人善良、美好的品德。春天充满生机与活力,阳光和煦,寓意着美人的品德如春光般给人带来温暖、愉悦和希望,展现出一种柔美的特质。这两句诗通过象征,让美人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使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美人内在品质的赞美。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柏梁冠南山,桂宫耀北泉”,居所位于南山,屋宇以桂木构筑,北面山泉潺潺。“晨风拂檐幌,朝日照闺轩。中间“晨风拂檐幌,朝日照闺轩”,细腻描写清晨景象,“拂”“照”赋予晨风、朝日以动态感,营造出静谧而美好的氛围。后四句“美人卧屏席,怀兰秀瑶璠。皎洁秋松气,淑德春景暄”,刻画美人形象,以“怀兰”象征其品德,用“秋松气”“春景暄”比喻其气质品德的美好,展现出美人的优雅与贤淑。
上一篇:南北朝·沈约《伤春诗》
下一篇:南北朝·萧衍《邯郸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