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lín
hǎi
jiāo
chū
jiāng
zhōng
zuò
cóng
huì
lián
jiàn
yáng
gòng
z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浏览量:2
miǎo
qiū
xún
yuǎn
shān
shān
yuǎn
xíng
jìn
bié
shān
ē
hán
suān
xiū
zhěn
zhōng
liú
mèi
jiù
pàn
qíng
rěn
wàng
dòu
wèi
yuān
tīng
zhōu
yǐn
yǐn
tīng
jué
wàng
zhōu
zhào
zhú
jīng
liú
shēng
huān
bìng
bēn
qiān
yóu
luò
dāng
lǎn
lín
jiāng
lóu
wéi
qíng
liǎn
ěr
gòng
yān
liú
yān
liú
shí
huān
zēng
jīn
tàn
qíng
fèn
kuàng
nǎi
xié
bēi
duān
qiū
quán
míng
běi
jiàn
āi
yuán
xiǎng
nán
luán
xīn
bié
xīn
jiǔ
niàn
zǎn
zǎn
niàn
gōng
bié
xīn
dàn
qīng
yīn
míng
tóu
shàn
zhōng
宿
míng
dēng
tiān
cén
gāo
gāo
yún
huán
xún
tǎng
qiū
gōng
cháng
jué
huī
yīn

译文

晚秋送游访远山,山远难以到跟前。与你告别山湾处,奔走大路心悲酸。挥手江中就此别,人将离去情难忍。回头凝望颈不倦,江水湾处舟已隐。船隐江中帆影断,飞船追逐江急流。与你欲尽终生欢,携手共奔千里游。日落将至彼岸泊,停船重登临江楼。岂只夕阳逗离情,更忆与你共停留。昔时留此同欢欣,今日忆起增悲愁。离情郁结分外苦,更着承景愈凄寒。秋泉淙淙响北谷,哀猿啼叫鸣南山。初别愁绪心内酸,回忆旧情愁更添!忆旧触动离别心,明朝出发清溪岸。夜晚投宿剡中地,黎明攀登天姥山。山势高高入云霄,归返旧路无处寻?若遇仙人浮丘公,与你永远断音讯。

逐句剖析

"杪秋寻远山":晚秋送游访远山,

# 杪秋:暮秋。农历九月。

"山远行不近":山远难以到跟前。

# 近:跟前。

"与子别山阿":与你告别山湾处,

# 别山阿:在山坡上道别。,子:男子美称,指谢惠连等。

"含酸赴修轸":奔走大路心悲酸。

# 修轸:漫长的路途,此泛指道路。,酸:喻指离人心中的凄苦滋味。

"中流袂就判":挥手江中就此别,

# 中流袂就判:船到水中,朋友问并连的衣袖就只好分开了。衣袖分开意味着分手离别。中流:流中,江河中间。袂:衣袖。就判:分别。

"欲去情不忍":人将离去情难忍。

"顾望脰未悁":回头凝望颈不倦,

# 悁:疲倦。,脰:头颈。,顾望:回头看。

"汀曲舟已隐":江水湾处舟已隐。

# 汀曲舟已隐:舟船因河道弯曲而隐没不见。汀曲:水湾。汀,水边平地,这里指河道。隐:隐没。

"隐汀绝望舟":船隐江中帆影断,

# 绝望:望不到。

"骛棹逐惊流":飞船追逐江急流。

# 逐惊流:在骇人的波浪里追逐前行。惊流:激流。,骛棹:水上急驰的舟船。棹:一种划船的工具,此代船。

"欲抑一生欢":与你欲尽终生欢,

# 抑:止,尽。有享尽的意思。

"并奔千里游":携手共奔千里游。

# 并:共同。

"日落当栖薄":日落将至彼岸泊,

# 栖薄:停泊。栖:栖息,止息。薄:同“泊”。

"系缆临江楼":停船重登临江楼。

# 临江楼:楼名。《游名山志》:“从临江楼步路南上二里馀,左望湖中,右傍长江。”,系缆:拴上缆绳,使船停住。缆:拴船的绳索。

"岂惟夕情敛":岂只夕阳逗离情,

# 情敛:情虑聚集于心。敛:聚。,岂惟:岂只。

"忆尔共淹留":更忆与你共停留。

# 淹留:滞留,停留。,尔:你,指谢惠连。

"淹留昔时欢":昔时留此同欢欣,

# 淹留昔时欢:此两句大意与潘岳《哀永逝》“忆旧欢兮增新悲”同。

"复增今日叹":今日忆起增悲愁。

# 叹:悲叹。,复增:更增。

"兹情已分虑":离情郁结分外苦,

# 分虑:分外忧虑。,兹情:此情。指离愁别恨。

"况乃协悲端":更着承景愈凄寒。

# 悲端:指秋天。秋日万物肃杀,令人心悲,故谓之。,协:合,契合。

"秋泉鸣北涧":秋泉淙淙响北谷,

# 秋泉:北面流水的山谷。

"哀猿响南峦":哀猿啼叫鸣南山。

# 峦:山峦,山岭。

"戚戚新别心":初别愁绪心内酸,

# 新别:刚刚离别。,戚戚:悲伤的样子。

"凄凄久念攒":回忆旧情愁更添!

# 攒:聚集,凝结。,久念:旧时的怀念。,凄凄:悲伤的样子。

"攒念攻别心":忆旧触动离别心,

# 别心:离别忧愁的心绪。,攒念:攒聚于心的旧念。

"旦发清溪阴":明朝出发清溪岸。

# 阴:水之南。,清溪:溪名。

"暝投剡中宿":夜晚投宿剡中地,

# 剡中:指剡县,古属会稽郡。今浙江省嵊州市。剡:古县名,属会稽郡,即今浙江省嵊县。,暝:晚上。

"明登天姥岑":黎明攀登天姥山。

# 岑:小而高的山。,天姥:剡中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近天台山。

"高高入云霓":山势高高入云霄,

# 霓:虹,日光斜照空中水气反射的光彩。

"还期那可寻":归返旧路无处寻?

# 还期那可寻:言山高路远,哪能预料回家的日期。还期:指旧路。

"傥遇浮丘公":若遇仙人浮丘公,

# 浮丘公:接王子乔登山成仙的人。《列仙传》载:“王子乔好吹笙,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山。”,傥:倘若。

"长绝子徽音":与你永远断音讯。

# 徽音:佳音,美好的消息。,子:指谢惠连。,绝:断绝,不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开篇描绘深秋羁旅图景,借“日落当栖薄,系缆临江楼”的暮色苍茫,烘托离别时的怅惘。继而直抒对堂弟的不舍,又以“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慨叹人生聚散无常。诗中既融入谢灵运擅长的山水刻画,如“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的险峻气象,亦蕴含玄言诗的理趣,将离愁别绪与对生命轨迹的思索交织,形成“情因景发,理随情至”的艺术特色。这首诗用词精妙,虚实详略安排恰当,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宋诗人,山水诗派鼻祖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南)。幼时寄养在钱塘杜家,所以小名客儿,后世又称谢客。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鼻祖,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与谢朓合称为“大小谢”,加上族弟谢惠连合称为“三谢”;与颜延之、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以精丽之语刻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但有“玄言”余习,又“颇以繁芜为累”。他创作的《山居赋》作为山水赋的代表,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也引领了南北朝山水小品文。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嘉六年(429年),时年四十五岁的诗人谢灵运与二十三岁的谢惠连,虽年龄悬殊,却志趣相投、情谊深厚。当谢惠连离乡北上京都,谢灵运一路送至郊外,依依惜别、久久未返。此诗便是谢灵运赠予堂弟谢惠连的深情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赠别抒情诗。诗中以登临海峤的行程为脉络,既绘“屯云蔽曾岭”的深秋山水之景,又抒“缱绻伤离拆”的离愁别绪,更融入“戚戚抱遥悲”的生命感慨,将山水刻画、玄理哲思与人间真情结合。

2. 分段赏析

“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畛。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顾望脰未悁,汀曲舟已隐。”这一层写远游别弟,两情依依。开篇点明时令为深秋,诗人欲登临海峤,“山远行不近”体现出诗人寻游之兴与对行程遥远的忧愁矛盾心情。“与子别山阿”等句,具体描写与堂弟在山中分别的场景,离情深重,携手联袂到中流分别,舟行而人犹引颈相望,直至行舟隐没,生动展现出不舍之情。“隐汀绝望舟,骛棹逐惊流。欲抑一生欢,并奔千里游。日落当栖薄,系缆临江楼。岂惟夕情敛,忆尔共淹留。”此段写惊流泛舟、日落栖泊,然离思始终萦绕,往事纷至沓来。前两句分写两面:“隐汀绝望舟”悬想送者——从弟或仍伫立江岸,望断行舟;“骛棹逐惊流”则状行者——已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心潮与波潮共起伏。三四句化用《列子》“欲尽一生之欢”句意,直抒愿将毕生欢乐凝于此刻、与从弟共赴千里游程的渴念,无奈分别既成,并游之愿终成空想。独行千里,愁绪间不觉夕阳西下,遂泊舟临江楼。择此栖息,非仅因暮色需停,更因曾与从弟同游于此——故地独泊,追忆往昔情景,虽难解离愁,却聊以慰藉孤寂之心。“淹留昔时欢,复增今日叹。兹情已分虑,况乃协悲端。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戚戚新别心,凄凄久念攒。”忆昔本为消愁,岂料旧日共游之乐,反照今日独行之悲,旧欢竟成新愁,令人叹息不已。这无可排遣的愁绪已让人劳心焦思,更兼逢此启人悲怨的深秋:耳畔但闻秋泉淙淙、哀猿啼啸,悲愁之音弥漫夹江两岸。闻此声响,戚戚新别之心,更引动万千旧事,纷纷涌上心头。“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诗人试图从悲苦中振作,拟想行舟至剡中登游寻仙以排遣愁绪。他不堪新愁旧悲交织,便规划行程:明日从清溪(传为鬼谷子修行处)出发,傍晚抵达浙东名胜剡中,次日清晨攀登“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山。当于云端徜徉,归期便不再萦怀。或许还能偶遇古仙人浮丘公(曾接引王子乔成仙),若如此,恐将与从弟永别。全诗在远游成仙的遐想中收束,却仍暗藏对从弟的眷恋,与开篇远行惜别的情愫首尾呼应。这般复杂情思,难辨喜悲主次,诗人自身亦难明晰,却让读者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细细品味其中况味。

3. 作品点评

诗歌情景相生,层层递进,又借顶真格串联上下章,其缠绵回环的音韵强化了抒情效果,此与曹诗一脉相承。语言于古拙中见淳厚,如开篇起句便显仿效之迹。然而,正如谢灵运学曹诗从不失自家面目,此诗相较《赠白马王彪》亦有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钟嵘《诗品》谓谢灵运诗“其源出于陈思”,这首诗可谓明证。此诗体制酷学曹植名篇《赠白马王彪》章章相联的笔法而有所创新,表达的感情也更加细腻复杂,锤炼经营的工夫也更加明显。

现代浙江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俞樟华《池塘春草——谢灵运、孟浩然、王维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王寂《故人翟仲谋潦倒场屋今复见之所异于昔者苍颜白发耳适以诗陈情辄次其韵因以勉之》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