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n
shān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江淹浏览量:2
chóu
shēng
bái
qiū
fēng
nián
qiè
bēi
héng
lǎn
diào
kōng
shān
luò
xià
chǔ
shuǐ
bié
zào
tián
lán
yīn
bàn
kuī
tiān
jiǔ
zhì
qíng
xiāo
píng
zūn
hái
wǎng
rán
wén
qīng
qín
zòu
fāng
liú
lián
kuàng
nǎi
niàn
zhí
zhì
zhú
jiān

译文

忧愁在白露降临的日子里产生,思念在秋风萧瑟的年份中涌起。我暗自悲伤杜蘅草在暮色中凋零,擦拭眼泪凭吊这空寂的山峦。落叶飘落在楚地的江水中,离群的大雁在吴地的田野上鸣叫。山间的雾气阴沉沉地弥漫,太阳的光线也显得黯淡无光。美酒端上来,却更添我内心的萧瑟之感,靠着酒杯,我依旧怅惘不已。一旦听到清越的琴声奏响,我忍不住抽泣,沉浸在这悲伤的氛围中。更何况我这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念之情,直接就融入在这丝竹音乐之中。

逐句剖析

"愁生白露日":忧愁在白露降临的日子里产生,

"思起秋风年":思念在秋风萧瑟的年份中涌起。

"窃悲杜蘅暮":我暗自悲伤杜蘅草在暮色中凋零,

"揽涕吊空山":擦拭眼泪凭吊这空寂的山峦。

"落叶下楚水":落叶飘落在楚地的江水中,

"别鹤噪吴田":离群的大雁在吴地的田野上鸣叫。

"岚气阴不极":山间的雾气阴沉沉地弥漫,

"日色半亏天":太阳的光线也显得黯淡无光。

"酒至情萧瑟":美酒端上来,却更添我内心的萧瑟之感,

"凭樽还惘然":靠着酒杯,我依旧怅惘不已。

"一闻清琴奏":一旦听到清越的琴声奏响,

"歔泣方留连":我忍不住抽泣,沉浸在这悲伤的氛围中。

"况乃客子念":更何况我这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念之情,

"直置丝竹间":直接就融入在这丝竹音乐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无锡县历山集诗》是南朝江淹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十二句,开头用一组工整的对仗句交代时节。前八句描写白露、秋风、杜蘅、空山等秋日景象,借景抒情,通过“愁生”“思起””窃悲“等词语层层递进,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氛围;后四句则用”“酒至情萧瑟”“歔泣方留连”等描写,以情感的转折进一步突出游子的思乡之愁。这首诗运用了类似楚辞的铺陈写法,前四句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后四句则在景物中寄托情感。诗中“落叶下楚水”“别鹤噪吴田”等意象,与《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十分相似。江淹年轻时以诗文闻名,历经宋、齐、梁三朝,仕途起伏。他的作品常带有感伤色彩,后来人们所说的“江郎才尽”,就是指他中年后创作力衰退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文学家

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县)人。早年孤贫好学,在仕途上不甚得志,历仕宋、齐、梁三代。梁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其诗幽深奇丽、长于拟古,以《杂体诗三十首》最为知名。赋以《恨赋》《别赋》较有名,文辞精美,情调悲凉凄婉。晚节才思减退,相传梦一丈夫向之索还五色笔,时称“江郎才尽”。今存《江文通集》辑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羁旅悲秋诗。诗中描绘了白露秋风时节,诗人独对空山、落叶、别鹤等萧瑟秋景,借酒消愁却更显惘然。清琴之音更引动诗人思乡念远的孤寂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客居他乡的愁苦与哀伤。

2. 写作手法

起兴:“愁生白露日,思起秋风年。窃悲杜蘅暮,揽涕吊空山。落叶下楚水,别鹤噪吴田”,运用了起兴,以白露降临、秋风渐起的秋日景象开篇,接着描绘杜蘅在暮秋中凋零、空寂的山峦引人垂泪,以及楚水之上落叶飘飞、吴田之间别鹤哀鸣的画面,借这些萧瑟凄清的秋景,表达了内心深切的愁思与悲戚之情。铺陈:“愁生白露日,思起秋风年。窃悲杜蘅暮,揽涕吊空山。落叶下楚水,别鹤噪吴田。岚气阴不极,日色半亏天。酒至情萧瑟,凭樽还惘然。一闻清琴奏,歔泣方留连。况乃客子念,直置丝竹间”,运用了铺陈,通过依次描绘白露生愁、秋风起思、杜蘅凋零令人悲戚、空山独泣,以及楚水落叶、吴田鹤鸣、岚气弥漫、日色昏暗的景象,再融入饮酒时的萧瑟之情、凭樽的惘然之感,还有听闻清琴后的歔泣留连,层层铺展客子的愁绪,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愁与漂泊异乡的孤寂悲苦。情景交融:“愁生白露日,思起秋风年。窃悲杜蘅暮,揽涕吊空山”,运用了情景交融,将“白露”“秋风”“杜蘅暮”“空山”等秋日萧瑟景象,与“愁”“思”“窃悲”“揽涕”等内心的悲愁情绪交融在一起,景中有情,情因景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切的悲愁与怅惘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句“愁生白露日,思起秋风年”以节气起兴,用“白露”“秋风”点明时令,渲染萧瑟凄凉的氛围。“愁”“思”二字直接抒发情感,奠定全诗感伤基调。白露象征时光流逝,秋风暗含岁月变迁,诗人将抽象愁思具象化为自然景象,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次句“窃悲杜蘅暮,揽涕吊空山”中,“杜蘅”为香草,暮色中的凋零暗喻美好事物的消逝;“空山”则强化孤独感。“窃悲”“揽涕”通过动作细节刻画诗人黯然神伤的情态,虚实结合,景中含情。接着“落叶下楚水,别鹤噪吴田”转向动态画面:落叶飘零暗示漂泊无依,“别鹤”典出《别鹤操》,以失群鹤鸣象征离别之痛。“楚水”“吴田”拓展空间纵深感,形成视听交融的凄清意境,语言简练却画面感强烈。“岚气阴不极,日色半亏天”续写环境:山间雾气弥漫无边,日光残缺黯淡。此联以气象隐喻心境,“阴不极”“半亏天”含蓄表达愁思的无尽与希望的残缺,对仗工稳,意象苍茫。“酒至情萧瑟,凭樽还惘然”转入行为描写:借酒消愁却更添凄凉,“萧瑟”“惘然”直抒胸臆。酒樽作为意象承载情感寄托,动作与心理呼应,展现借物遣怀而不得的无奈。末句“一闻清琴奏,歔泣方留连”以琴音触发情感高潮:清越琴声反衬内心悲怆,“歔泣”“留连”生动描摹出沉溺哀思的状态。末句“况乃客子念,直置丝竹间”点明游子身份,强调音乐加剧乡愁,将个人感伤升华为普世羁旅之悲,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庾信《和颍川公秋夜诗》

下一篇:南北朝·谢朓《齐雩祭歌 青帝 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