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ān
chéng
shī
shǒu
sān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浏览量:2
xiāng
jǐng
xiǎng
yǒu
xíng
shēng
shǐ
yún
tóng
zōng
zhōng
yān
yǒu
shēng
táng
lóng
qīn
kuǐ
biàn
jiàn
qíng
miǎn
miǎo
suì
yuè
qiǎn
quǎn
píng
shēng

译文

看那影子与回响,如同形体与声音。起初说是同宗族,最终成为好朋友。棠棣花盛显亲情,戴帽可知情谊深。追念遥远的岁月,情意缠绵度此生。

逐句剖析

"相彼景响":看那影子与回响,

# 景响:即影响,指影像和回声。,相:观察。

"有比形声":如同形体与声音。

# 形声:形体和原声。“景”随“形”,“响”应“声”,比喻兄弟之间关系亲密。,有比:如同。

"始云同宗":起初说是同宗族,

# 同宗:同族兄弟。,始云:开始,原来。云:语助词,无实义。

"终焉友生":最终成为好朋友。

# 友生:朋友。,终焉:最终,后来。焉:语助词,无实义。顾本“焉”作“然”。

"棠棣隆亲":棠棣花盛显亲情,

# 隆:尊尚,看重。,棠棣:棠梨树。这里指《诗经》篇名,即上举《小雅·棠棣》,诗旨言兄弟友爱。

"頍弁鉴情":戴帽可知情谊深。

# 鉴:照见,显示。,頍弁:这里指《诗经》篇名,亦见于《小雅》,诗言兄弟亲戚在一起欢宴。

"缅邈岁月":追念遥远的岁月,

# 缅邈:漫长。

"缱绻平生":情意缠绵度此生。

# 平生:平素,长期以来。,缱绻:情意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安成诗七首(其三)》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此诗围绕作者与安成的情谊展开,通过对彼此关系从同宗到友生的叙述,以及对岁月、平生的缅想,表达深厚情感。开篇以自然现象起兴,中间阐述同宗到友生的情感变化,结尾缅邈岁月、缱绻平生,抒发对情谊的珍视。全诗语言古朴,情感真挚,在南朝诗坛中体现出谢灵运独特的文学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宋诗人,山水诗派鼻祖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南)。幼时寄养在钱塘杜家,所以小名客儿,后世又称谢客。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鼻祖,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与谢朓合称为“大小谢”,加上族弟谢惠连合称为“三谢”;与颜延之、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以精丽之语刻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但有“玄言”余习,又“颇以繁芜为累”。他创作的《山居赋》作为山水赋的代表,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也引领了南北朝山水小品文。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相彼景响,有比形声”,以常见自然现象起兴,引发读者联想,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从形象上引入对情谊的思考。“始云同宗,终焉友生”,语言简洁明了,点明与安成从同宗关系发展为友好的情谊,在内容主题上体现出情感的递进。“棠棣隆亲,頍弁鉴情。缅邈岁月,缱绻平生”,运用棠棣象征亲情,頍弁关联情谊,又从时间维度“缅邈岁月”和情感深度“缱绻平生”来抒发对彼此情谊的珍视与感慨,表达技巧上融合比兴与情感抒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佚名《阻雪连句遥赠和》

下一篇:南北朝·萧衍《咏笛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