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光高悬照纱空":蜡烛的光高高悬挂,照亮了纱帐内的空荡,
# 照纱空:烛光射过薄薄的灯纱,透明通亮。,蜡光:烛光。
"花房夜捣红守宫":宫女们夜晚在花房里捣制红色的守宫。
# 红守宫:宫中妇女们化妆用的一种颜料。,花房:宫女的居室。
"象口吹香毾㲪暖":象口形状的香炉散发着香气,毛毯让人感到温暖,
# 毾㲪:细密的地毯。,象口:象形香炉的出烟口。
"七星挂城闻漏板":七星高挂在城楼上,能听到漏板报时的声音。
# 漏板:古代报时辰的铜板。明高启《马璘画》诗:“风传漏板还堪数,月混梨花不易寻。”,七星:北斗七星。
"寒入罘罳殿影昏":寒冷侵入宫殿的屏风,殿影变得昏暗,
# 罘罳: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
"彩鸾帘额著霜痕":彩鸾图案的帘额上留下了霜的痕迹。
# 著:沾着。,彩鸾帘额:绣着彩色鸾鸟的门帘上的横额。
"啼蛄吊月钩栏下":蝼蛄在钩栏下对着月亮啼叫,
# 钩栏:一作“钩阑”。弯曲钩错的栏杆。,啼蛄吊月:蝼蛄在月光下悲鸣。
"屈膝铜铺锁阿甄":弯曲的铜铺首仿佛锁住了如阿甄般的宫女。
# 阿甄: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清姿丽貌,初入宫时得宠,后被谗言失意,幽禁宫中。泛指失宠的宫女。,铜铺:铜制的铺首。,屈膝:门帘上的环扣。
"梦入家门上沙渚":在梦中回到家乡,踏上了沙滩,
# 沙渚:水中的小陆地。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诗:“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
"天河落处长洲路":天河的水流向长洲的道路。
# 长洲:县名,唐朝时属于苏州,代指宫女的故乡。,天河落处:银河落下的地方,比喻家乡十分遥远。
"愿君光明如太阳":希望君王能如太阳般光明,
# 君:指皇帝。
"放妾骑鱼撇波去":放我骑着鱼在水波上离去。
# 骑鱼撇波:骑鱼破浪,形容宫女思乡情切,等不及坐船。《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故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李善注:“《说文》曰:‘撇,击也。’撇与撇同也。”,妾:宫女自称。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诗。全诗通过描绘秋夜宫中花房里宫娃捣红守宫的场景,以及北斗斜挂、漏板声响、寒气侵殿、霜痕满帘等深宫环境,刻画了宫娃长夜不寐、顾影自怜的孤寂状态。诗中运用“啼蛄吊月”“屈膝铜铺锁阿甄”等意象,隐喻宫娃被幽禁的悲惨命运,并以“梦入家门”展现其对家乡与自由的渴望,最后以“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直抒胸臆,表达出宫娃对摆脱宫廷禁锢、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整首诗深刻体现了封建制度下宫女们幽闭压抑、孤独悲苦的生存境遇,以及诗人对其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2. 写作手法
象征:以“捣红守宫”象征宫娃一生幽禁深宫的命运,守宫不仅是宫中特殊物件,更暗喻她们被禁锢的人生;“锁”象征着对宫娃自由与生命的禁锢,突出宫廷对人性的束缚。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啼蛄吊月钩栏下”等寒冷、孤寂的环境,将秋夜的浓重和寒冷与宫娃凄苦的处境、悲凉的心境相融合,以景衬情,表达出宫娃内心的孤独与痛苦。用典:“屈膝铜铺锁阿甄”化用三国时期甄氏的典故。相传甄氏原为袁绍儿媳,后被曹丕纳为夫人,却因失宠幽居,最终被赐死。诗人借甄氏失意幽旷的遭遇,类比宫女被禁锢深宫、命运悲惨的处境,赋予诗歌历史纵深感,使宫女的哀怨之情更具厚重内涵,也隐晦表达对封建宫廷制度的批判。想象:“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运用想象手法,通过描绘宫娃的梦境与幻想,展现其对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增强情感表达的感染力。对比:将宫廷的奢华(如“象口吹香毾㲪暖”)与宫女生活的压抑悲惨进行对比,突出宫女命运的不幸;把宫娃现实的幽闭处境和梦中自由团聚的场景对比,强化其对自由的渴望。比兴:诗中以捣制守宫的琐碎日常兴起,暗比宫娃单调乏味、身不由己的幽禁生活;以秋夜霜寒、啼蛄吊月之景起兴,隐喻宫娃凄苦悲凉的心境。通过比兴手法,将抽象情感寄寓于具体事物与景象之中,使诗歌情感表达更加含蓄委婉,韵味悠长。
3. 分段赏析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两句开篇描绘秋夜宫中花房场景。”蜡光高悬”勾勒出昏黄孤寂的氛围,“照纱空”以空荡的纱帐暗示宫娃生活的寂寥。诗人选取“捣红守宫”这一极具代表性的行为,“守宫”作为宫中验贞之物,象征宫娃被禁锢的命运。此句用词简练,通过场景与行为的描写,将宫娃幽禁深宫、青春消逝的悲惨处境生动展现,奠定全诗悲凉基调。“象口吹香毾㲪暖,七星挂城闻漏板”两句展现宫廷生活的两面性。前句“象口吹香”描绘象首香炉散发香气,“毾㲪暖”写出毛毯温暖,尽显宫廷奢华;后句“七星挂城”点明深夜时分,“闻漏板”以单调的报时声打破寂静,凸显出在奢华表象下,宫娃长夜难眠、孤独寂寞的心境,二者对比鲜明,强化了宫娃内心的悲凉。“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是写景名句。“寒入罘罳”写寒气渗入宫殿屏风,“殿影昏”描绘殿影在寒夜中模糊不清;“彩鸾帘额”本是华丽装饰,却“著霜痕”,寒冷的霜迹附着其上。“寒”“霜”二字既实写秋夜之冷,又暗喻宫娃内心的凄凉,诗人以景衬情,将环境的寒冷与宫娃身心遭受的折磨融为一体,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其痛苦处境。“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两句营造出悲戚森严的氛围。“啼蛄吊月”以蝼蛄在月下悲鸣,仿佛在凭吊宫娃悲惨命运,增添凄凉之感;“屈膝铜铺”描绘铜锁门环,“锁阿甄”借用甄氏失意幽居的典故,将有形的铜锁与无形的封建制度相结合,象征宫娃自由被禁锢。诗人借物喻人、用典抒情,深刻揭示了宫娃在森严宫廷中身不由己的悲惨命运。“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两句进入宫娃梦境。“梦入家门”直白地表达出宫娃对家乡的思念,“上沙渚”描绘出家乡场景;“天河落处”以夸张手法极言家乡路途遥远,“长洲路”更显归途渺茫。梦境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生动展现宫娃对自由、对与亲人团聚的渴望,以及被禁锢深宫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与悲哀。“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是全诗情感的爆发。前句“愿君光明如太阳”以祈求的口吻,希望君王能如太阳般开明;后句“放妾骑鱼撇波去”用“骑鱼撇波”的奇幻想象,生动描绘出宫娃急切想要摆脱宫廷束缚、回归自由的心情。然而在封建制度下,这种愿望注定无法实现,诗人通过这种矛盾与反差,深刻批判了封建帝王视宫娃为玩物、封建制度摧残人性的本质,极具震撼力。
4. 作品点评
李贺的《宫娃歌》以奇幻瑰丽的笔触,深刻描绘了封建宫廷中宫女的悲惨命运。诗歌巧妙运用象征、借景抒情、用典等多种手法,将宫廷的奢华与宫女的孤寂、压抑形成强烈反差,构建出独特的艺术意境。通过对环境、梦境、心境的细腻刻画,生动展现了宫女们幽闭深宫的痛苦与对自由的渴望,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在结构上,诗人构思精巧,以“三境”相互映衬,层层递进,使诗歌情感表达愈发深沉,章法跌宕生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是李贺诗歌中反映社会现实、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品。
# 此篇述宫女怨旷欲去之意。刘云:两语极是憔悴,意到语尽,无复余怨。丽语犹可及,深情难自道。
明高棅《唐诗品汇》
# 元和八年夏,大水,上以为阴盈之象,出后宫人三百车。此托有未出之宫人,当秋夜思遣之意。幽闭寂寞,未得临幸,犹如甄氏之失宠也。
不详《昌谷诗注》
上一篇:唐·张正元《临川羡鱼》
下一篇:唐·白居易《登灵应台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