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驾越钟陵":总揽车驾翻越钟山,
# 钟陵:钟山的陆地。钟麓。钟山的山麓。有说“钟陆”,即钟山。,总驾:总领车驾。纵驾。犹言驰驱车马。
"还顾望京畿":回望都城京畿之地。
# 京畿: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还顾:回视;回头看。回顾。
"踯躅周名都":徘徊游历繁华都城,
# 名都:著名大都市。,周:周朝的。,踯躅:以足击地,顿足。徘徊不进貌。
"游目倦忘归":目光流连忘返,倦意难收。
# 忘归:忘记归家。,倦:疲倦。,游目:漂游转动的目光。游离的目光。
"市廛无阨室":街市店铺无困顿之家,
# 阨室:困厄的屋室。,市廛:一作市鄽。市场中店铺。店铺集中的市区。
"世族有高闱":世家大族却有高耸的宫闱。
# 高闱:高大的宫闱。闱,古代宫室两侧的小门。,世族:世代显贵的家族。原谓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为世族。
"密亲丽华苑":权贵亲族在华美园林相聚,
# 华苑:华丽的园囿。苑,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丽:结伴而行。依附。美丽。华丽。,密亲:关系密切的亲戚,近亲。
"轩甍饰通逵":雕梁画栋的屋宇装饰着大道。
# 通逵:犹通途。逵,通各方的道路。,饰:装饰。,轩甍:高高的屋脊。泛指高大的房屋。轩,高举。高扬。甍,屋脊。
"孰是金张乐":谁说金张世家的欢乐,
# 金张:汉时金日磾、张安世二人的并称。二氏子孙相继,七世荣显。后因用为显宦的代称。,孰:谁。什么。
"谅由燕赵诗":不过是燕赵之地的诗篇可比。
# 燕赵:燕国和赵国。春秋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燕国,河北北部和辽宁一部。赵国,河北南部和山西南部。,谅由:料想由。谅必由。
"长夜恣酣饮":长夜纵情饮酒作乐,
# 酣饮:酣畅饮酒;痛饮。,恣:恣情,放纵,无拘束。,长夜:长长的夜晚。
"穷年弄音徽":整年拨弄琴弦自娱。
# 音徽: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弄:玩耍,把玩。奏乐。弄曲。,穷年:穷尽年岁。整年。
"盛往速露坠":繁华如朝露般消逝,
# 速露坠:迅速的露珠坠下。,盛往:兴盛过往或过去。
"衰来疾风飞":衰败似疾风骤至。
# 疾风:急剧而猛烈的风。喻剧烈的变故变乱。,衰来:衰败来临。
"余生不欢娱":余生若无欢愉,
# 欢娱:欢快娱乐。欢乐。,余生:剩余的生命。
"何以竟暮归":怎能捱到日暮归家。
# 竟暮归:整晚归于。竟暮,整晚。,何以:用什么。什么。怎么。
"寂寥曲肱子":唯有贫士曲肱而枕,
# 子:人。孩子。瓢饮:语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原谓以瓢勺饮水。后用以喻生活简朴。,曲肱:《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谓弯着胳膊作枕头。后以“曲肱”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寂寥:寂寞寥廓。寂静无声;沉寂。冷落萧条。
"瓢饮疗朝饥":以瓢饮水疗治饥饿。
# 朝饥:早晨空腹时感到的饥饿。,疗:治疗。
"所秉自天性":天性淡泊本如此,
# 天性: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犹天命,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运。,自:来自。出自。,所秉:所秉持的。
"贫富岂相讥":贫富岂能互相讥讽。
# 相讥:互相讥讽。,岂:岂能。
南朝宋诗人,山水诗派鼻祖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南)。幼时寄养在钱塘杜家,所以小名客儿,后世又称谢客。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鼻祖,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与谢朓合称为“大小谢”,加上族弟谢惠连合称为“三谢”;与颜延之、鲍照合称“元嘉三大家”。谢灵运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以精丽之语刻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但有“玄言”余习,又“颇以繁芜为累”。他创作的《山居赋》作为山水赋的代表,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也引领了南北朝山水小品文。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游历诗,全诗以游历京都的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对比市井与权贵的不同生活,抒发了对人生盛衰、贫富差异的思考。
2. 写作手法
对比:“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贵族日夜纵情饮酒作乐,沉迷声色享乐;“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描写贫士曲肱而枕、以瓢饮水的生活,通过“酣饮”与“瓢饮”、“长夜”与“寂寥”的对比,批判奢靡之风,推崇淡泊品格。用典:“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巧用《论语》安贫的典故,“曲肱”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孔子以自身经历说明,即使物质匮乏,只要坚守道义,精神上仍可充实满足,孔子自述安贫之乐。“瓢饮”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孔子盛赞弟子颜回,虽居陋室、食不果腹,却能保持豁达心境,不为外物所困,直接化用孔子、颜回形象,塑造“寂寥曲肱子”的贫士形象,赞颂其淡泊品性。铺陈:“总驾越钟陵,还顾望京畿”作为开篇,点明了诗人的行踪,更隐含了对京城深深的留恋之情;“踯躅周名都,游目倦忘归”则通过描写在名城之中的徘徊与流连,进一步强化了这片繁华之地的无限吸引力。“市廛无阨室”简洁勾勒出平民居所的简陋与拥挤,而“世族有高闱”则突显出豪门世族的高墙深院,贫富差距一目了然;“密亲丽华苑,轩甍饰通逵”继续通过描绘华美苑囿以及雕饰精美的屋檐等细节,将权贵的奢靡生活具象化,展现了社会上层阶级的豪华与放纵。“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通过描写昼夜不息的纵情声色,将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氛围推向高潮。这种层层递进的铺陈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突出钟山京畿的繁华景象,描绘市井密亲、世族高闱的豪奢生活及长夜酣饮的放纵场景。托物言志:“密亲丽华苑,轩甍饰通逵”,通过“华苑”“轩甍”等意象,具象化贵族生活的浮华,隐含对虚有其表、奢靡无度的讽喻,体现诗人对淳朴本真的追求。
3. 分段赏析
“总驾越钟陵,还顾望京畿”直接点明诗人离开钟陵(今南京一带)前往京都,回望京城时内心充满复杂情感。“踯躅周名都,游目倦忘归”进一步描写在都城流连忘返,既沉迷于繁华,又暗含倦怠之意。“市廛无阨室,世族有高闱”通过对比市井与世族居所,暗示社会阶层差异。市井百姓居所简陋,而世家大族宅院高墙耸立,形成鲜明对照。“密亲丽华苑,轩甍饰通逵”则描绘权贵园林的奢华景象,以“丽华苑”代指贵族别苑,“轩甍”指高耸的屋脊,凸显其富丽堂皇。“孰是金张乐,谅由燕赵诗”借用汉代金日磾、张安世的典故,暗喻权贵享乐;以“燕赵诗”代指慷慨悲歌,隐含对浮华生活的质疑。“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表面写纵情声色,实则暗讽虚度光阴。“盛往速露坠,衰来疾风飞”是全诗转折点,以“露坠”“风飞”比喻繁华转瞬即逝,抒发生命无常的感慨。“余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直抒胸臆,表达对及时行乐的矛盾心理。“寂寥曲肱子,瓢饮疗朝饥”化用《论语》“曲肱而枕”的典故,塑造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所秉自天性,贫富岂相讥”则点明主旨,贫富皆是天性使然,无需互相讥讽。
上一篇:南北朝·佚名《华山畿·夜相思》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送别王宣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