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如砥":国家政治清明,
"康衢载直":道路平坦笔直。
"徒愧玄黄":我惭愧自己虽蒙皇恩,
"负恩无力":却无力报答。
"华轓徒驾":我虽有华丽车驾,
"长缨未饰":却功业未就。
"相彼失晨":看到那失晨的鸡,
"宁忘鼓翼":怎会忘记要振翅奋起。
# 宁忘鼓翼:本集一。《诗纪》五十九。又《类聚》四作为人作三日侍华光殿曲水诗。引融、宫、蒙、功、明、城、震、润、畴、舟、夜、灞、架、移、螭十六韵。
南朝齐诗人,永明诗体代表人物
谢朓(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其与同族的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因曾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故称谢宣城、谢吏部。后卷入废立的政治斗争中,遭人诬陷,死于狱中。谢脁是永明诗体的代表诗人,与沈约、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他的诗长于写景,风格清俊,善于熔裁,圆美流转,平仄协调,对偶工整。谢脁关于声律对仗和写景状物的技巧,对于唐代诗坛有着深刻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著有《谢宣城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周道如砥,康衢载直”,诗人以“周道”“康衢”为喻,描绘出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景象。“如砥”“载直”,将道路的平坦笔直形象地展现出来,暗示国家的治理井井有条,这既是对当时朝廷的歌颂,也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与向往。“徒愧玄黄,负恩无力”,笔锋一转,诗人流露出自谦与感恩之情。“玄黄”常用来指代天地,这里象征皇恩浩荡,如天地般宽广深厚。诗人深感自己受恩于朝廷,却因自身能力有限,无法充分报答这份恩情,因而内心充满愧疚。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符合侍宴应诏诗谦逊的风格,又体现出诗人的真诚与质朴。“华轓徒驾,长缨未饰”,进一步描绘自身状态。“华轓”指华丽的车驾,“长缨”本可用来建功立业,如终军请缨般。但诗人说自己虽有车马,却未能好好装饰,“徒驾”“未饰”暗示其功业未就,壮志未酬。这两句诗在自谦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许。“相彼失晨,宁忘鼓翼”,诗人巧用典故,以鸡失晨却不忘振翅来激励自己。即使如失晨之鸡般有所失误或落后,也不能忘记振翅高飞,重新奋起。此句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虽身处困境,仍不放弃努力,渴望有朝一日能有所作为,为朝廷效力,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学刘公干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