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洲有杜若":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有杜若,
# 芳洲:芳草水洲。
"可以赠佳期":可以在美好的时光送给故人。
# 佳期:与神女约会之期。
"望望忽超远":极目远望,故人忽然变得很遥远,
# 超远:疏远。,望望:依恋状。
"何由见所思":通过什么办法能见到思念的人。
# 所思:所思虑者。,何由:由何。
"行行未千里":行走的路程还不到千里。
# 行行:刚强状。
"山川已间之":山川已经将我们间隔开来。
# 间:间隔,阻碍。
"离居方岁月":分别居住已经过了一些岁月,
# 离居:散居。
"故人不在兹":老朋友不在这里。
"清风动帘夜":夜晚清风吹动帘子,
"孤月照窗时":孤独的月亮照着窗户的时候。
"安得同携手":怎样才能与故人一起携手,
"酌酒赋新诗":饮酒创作新的诗歌。
南朝齐诗人,永明诗体代表人物
谢朓(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其与同族的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因曾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故称谢宣城、谢吏部。后卷入废立的政治斗争中,遭人诬陷,死于狱中。谢脁是永明诗体的代表诗人,与沈约、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他的诗长于写景,风格清俊,善于熔裁,圆美流转,平仄协调,对偶工整。谢脁关于声律对仗和写景状物的技巧,对于唐代诗坛有着深刻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著有《谢宣城集》。
1. 分段赏析
“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句中的“杜若”,乃是一种散发着清幽香气的香草。在古人的习俗里,常将其采撷赠予心仪之人,以倾诉内心深厚的情感。作者目睹芳洲上生长的杜若,心底对友人的思念如潮水般涌起,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采下一束杜若,待与友人相见之时相赠的画面。身处芳洲,采摘香草,心中念着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日子,这般情境,将那浓浓的思念之情烘托得愈发纯粹美好。“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其中“忽”描绘出一种渺茫难测的状态,“超远”则强调距离的遥远。诗人满心期盼着与友人相见,然而极目远眺,眼前唯有茫茫一片,友人的身影踪迹全无。“望望”一词的叠用,以及“何由”的自我发问,将诗人内心渴望见到友人的急切心情展露无遗。“我行未千里,山川已间之。”此句表达的是,诗人自觉离家外出的距离并非十分遥远,然而山川却无情地横亘在他与友人之间。按理说,“未千里”的路程不算近,山川阻隔也属正常,但诗人却忍不住埋怨山川。这种看似无理的埋怨,实则真切地反映出他内心的烦闷。通常,当人们被愁绪萦绕,无法排解时,便会生出这般看似无理却饱含深情的情绪。“离居方岁月,故人不在兹。”这里的“岁月”特指正月,恰似“岁朝”代表新年首日。此句意思为,正值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却独自离居于此,而友人并未相伴身旁。这短短两句,将诗人内心的遗憾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之所以感到遗憾,是因为春天这般美好的景致无人一同欣赏,采下的杜若也无处可赠,此句巧妙地呼应了前文所营造的情感氛围。紧接着,诗人进一步提炼出两种情境,以强化这种遗憾之感:“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这宛如电影中的“空镜头”,生动地映照出诗人彼时的心境。在清风轻轻拂动帘幕的夜晚,孤月洒下清冷光辉,映照在窗前。如此美好的时光,自己却孤身一人离居,愈发让人觉得生活似乎缺失了些什么。而那随风摆动的帘影,以及独自临窗的孤月,更是轻易地撩拨着诗人的心弦,使他的思念与遗憾愈发浓烈。“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此句写尽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以“安得”一词,点明携手与友人共处、一同饮酒、赋诗的情景,才是此刻他心中所愿。携手、酌酒、赋诗,这几件事不仅本身美好,而且相互补充,共同构建出丰富的情感内容。若仅仅实现前一件或前两件事,或许还略显平常,但若是能够与友人一起赋诗,对于诗人而言,无疑是更具意义的乐事。“诗”字前特意加上“新”字,似乎更增添了一层别样的意味。从这最后两句推测,这首诗所“怀”的“故人”,极有可能是“竟陵八友”中的诗友。自皇室内讧,竟陵王萧子良离世后,曾经的诗友们如鸟兽散,各自飘零。而谢朓对这些友人的思念之情,常常通过他的诗篇流露出来。
2.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新春的美好景致作为起兴之笔,缓缓倾吐出那满怀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每一句,都显得如此自然流畅,且饱含深情。在诗的结尾,以清风拂面、明月照人的夜景收尾,那美好的怀恋在这清新秀丽的夜色衬托下,愈发显得动人心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的后四句对典型情境的提炼极具创造性,常常引得后人竞相效仿。比如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的后四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还有一个细节需要留意,诗的前半部分多处巧妙化用了《楚辞》以及其他描写恋情的语句。即便读者不知这些化用的出处,也不妨碍他们透过文字感受诗中的情感,领略诗歌之美。然而,倘若知晓其中底细,阅读时便仿佛开启了更多联想的通道,能从中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享受。这种用典不着痕迹,如同诗人自己的原创一般,从诗歌创作手法的角度来看,着实值得称赞。
# 一往清绮。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下一篇:南北朝·谢朓《赠王主簿诗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