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ān
chéng
jùn
nèi
dēng
wàng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朓浏览量:2
jiè
wèn
xià
chē
fěi
zhí
wàng
shū
yuán
hán
chéng
tiào
píng
chǔ
zhèng
cāng
rán
shān
líng
yáng
liú
chūn
quán
wēi
yáo
diàn
chán
yán
dài
yuǎn
tiān
qiè
qiè
yīn
fēng
sāng
zhè
hán
yān
chàng
wàng
xīn
chǎng
huǎng
hún
qiān
jié
juàn
wéi
píng
shēng
zǎo
shì
biān
shuí
guī
dǐng
shí
shèng
nìng
yào
bái
xiān
fāng
nán
nuò
yán
shuì
liáo
dōng
tián

译文

请问我到任宣城的日子,并非只是月亮正圆的时候。我登上寒冷的城楼向远处眺望,平旷的丛林一片郁郁苍苍。山峦堆积,陵阳山峰险阻重重,溪水潺潺,源自春谷的流泉。曲折绵延的道路通向遥远的郊野,险峻的山峰与遥远的天际相连。傍晚时分,寒风凛冽呼啸,桑柘树林间升起了阵阵寒烟。我怅然远望,心中的愁绪已到极点,神情恍惚,魂魄屡屡飘游不定。我从年轻时就厌倦了羁旅漂泊的生活,早年便在边疆任职。谁希求那钟鸣鼎食的富贵生活,又怎会一定要狐皮白裘那样的珍贵服饰。我正想放弃像汝南先贤那样的诺言,打算去辽东耕种田园。

逐句剖析

"借问下车日":请问我到任宣城的日子,

"匪直望舒圆":并非只是月亮正圆的时候。

"寒城一以眺":我登上寒冷的城楼向远处眺望,

"平楚正苍然":平旷的丛林一片郁郁苍苍。

"山积陵阳阻":山峦堆积,陵阳山峰险阻重重,

"溪流春谷泉":溪水潺潺,源自春谷的流泉。

"威纡距遥甸":曲折绵延的道路通向遥远的郊野,

"巉嵒带远天":险峻的山峰与遥远的天际相连。

# 嵒:一作“岩”。

"切切阴风暮":傍晚时分,寒风凛冽呼啸,

"桑柘起寒烟":桑柘树林间升起了阵阵寒烟。

"怅望心已极":我怅然远望,心中的愁绪已到极点,

"惝怳魂屡迁":神情恍惚,魂魄屡屡飘游不定。

# 怳:一作“恍”。

"结发倦为旅":我从年轻时就厌倦了羁旅漂泊的生活,

"平生早事边":早年便在边疆任职。

"谁规鼎食盛":谁希求那钟鸣鼎食的富贵生活,

"宁要狐白鲜":又怎会一定要狐皮白裘那样的珍贵服饰。

"方弃汝南诺":我正想放弃像汝南先贤那样的诺言,

"言税辽东田":打算去辽东耕种田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宣城郡内登望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朓的作品。此诗主题是诗人登楼远眺时,触景生情,抒发了厌倦羁旅、渴望归隐的情感。此诗先写登楼所见之景,寒城、平楚、山川等,景象苍茫壮阔,后写因景而生的愁情,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最后表明想要放弃世俗追求,归耕田园的愿望。这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结构严谨,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南朝诗歌注重写景抒情、追求艺术技巧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齐诗人,永明诗体代表人物

谢朓(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其与同族的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因曾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故称谢宣城、谢吏部。后卷入废立的政治斗争中,遭人诬陷,死于狱中。谢脁是永明诗体的代表诗人,与沈约、王融诸人之作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他的诗长于写景,风格清俊,善于熔裁,圆美流转,平仄协调,对偶工整。谢脁关于声律对仗和写景状物的技巧,对于唐代诗坛有着深刻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著有《谢宣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借问下车日,匪直望舒圆”,“下车”指到任,诗人询问自己到任宣城的日子,并非仅仅是月亮正圆之时,既点明了作诗背景是到任后登望,又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写登上寒冷的城楼眺望,看到平旷的丛林一片郁郁苍苍的景象,“寒城”营造出清冷的氛围,“平楚苍然”勾勒出开阔而苍茫的画面,奠定了全诗略带怅惘的基调。“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威纡距遥甸,巉岩带远天”,这几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描绘了陵阳山山峦堆积、地势险阻,春谷的泉水潺潺流淌成溪流,曲折的道路通向遥远的郊野,险峻的山峰与遥远的天际相连的壮丽景色。既展现了宣城一带的山川风貌,又通过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体现出诗人观察的入微和描写的细腻。“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了傍晚时分寒风凛冽呼啸,桑柘树林间升起阵阵寒烟的场景,进一步渲染出寒冷、萧瑟的氛围,借景抒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怅望心已极,惝恍魂屡迁”,直接抒发了诗人怅然远望后内心的愁绪已到极点,神情恍惚,魂魄屡屡飘游不定的感受,将内心的情感直白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迷茫与愁苦。“结发倦为旅,平生早事边”,回顾自己从年轻时就厌倦了羁旅漂泊的生活,早年便在边疆任职的经历,解释了自己愁苦的原因,为后文的情感升华做铺垫。“谁规鼎食盛,宁要狐白鲜”,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希求那钟鸣鼎食的富贵生活,也不一定要狐皮白裘那样的珍贵服饰,体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方弃汝南诺,言税辽东田”,“汝南诺”可能指某种诺言或追求,“税辽东田”表示想要归隐田园,这两句表明诗人正想放弃以往的追求,打算去辽东耕种田园,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使诗歌的情感从惆怅、愁苦升华到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沈约《梁鼓吹曲 于穆》

下一篇:南北朝·徐陵《秋日别庾正员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