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日帝城春":上巳节里京城春光明媚,
"倾都祓禊晨":全城百姓清晨便倾城而出,赶赴水边举行祓禊仪式。
"停车须傍水":停车须停靠在水畔,
"奏乐要惊尘":奏乐声喧天,震动尘埃,尽显热闹之态。
"弱柳障行骑":柔弱的柳枝拂动,似在阻拦骑行的车马,
"浮桥拥看人":浮桥上挤满了围观的人群,熙熙攘攘。
"犹言日尚早":人们尚且说天色还早,兴致未尽,
"更向九龙津":又纷纷前往九龙津继续游玩。
# 津:一作神。
盛唐诗人
崔颢(?~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进士,官太仆寺丞、试太子司议郎摄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又称崔司勋。崔颢的诗早期多写闺情,流于纤艳;后期多写边塞诗,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其《黄鹤楼》诗意境高远,相传为李白所倾服。另有代表作品《古游侠呈军中诸将》《雁门胡人歌》。作品集有《崔颢诗集》。
1. 分段赏析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以直白笔触点明节令与场景:上巳日的京城春日,全城百姓清晨倾城而出,参与水边祓禊仪式。“倾都”二字凸显节日参与度之广,“祓禊”直指上巳节核心习俗,为全诗奠定民俗叙事基调,简洁勾勒出春日都城的热闹开篇。“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以工整对仗展开细节描写:“傍水”呼应祓禊需临水而祭的习俗,“惊尘”状写乐声喧天的热烈;“弱柳障行骑”借柳枝拂动的动态,暗写车马往来之频,“浮桥拥看人”以“拥”字凸显围观人群的密集。动词“傍”“惊”“障”“拥”精准捕捉场景动态,语言简练而画面感强,既展现节日仪轨的庄重,又透出市井游乐的欢腾。“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以游人的对话收束,“犹言”“更向”传递出意犹未尽的情态—即便已至正午,人们仍愿前往九龙津延续兴致。此句从群体活动转向个体行为,以朴素语言收束全诗,自然流露出百姓对节日的沉醉与对生活的热爱,将节令的欢畅氛围推向余韵悠长的结尾。
下一篇:唐·白居易《喜友至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