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sòng
wéi
cāng
wǎng
huá
tái

朝代:唐作者:高适浏览量:2
yǐn
jiǔ
zuì
zuì
duō
shì
chóu
shú
zhī
fēi
yuǎn
bié
zhōng
niàn
duì
qióng
qiū
huá
tái
mén
wài
jiàn
shuǐ
yǎn
qián
liú
jūn
yīng
huí
shǒu
fēng
mǎn
tóu

译文

喝酒不要推辞会醉,醉意深了恰好能忘却忧愁。谁都知道这并非遥远的分别,可终究难忘面对这深秋。在滑台门外与你相见,淇水就在眼前潺潺流淌。你离去时应该会回首张望,渡头满是风浪。

逐句剖析

"饮酒莫辞醉":喝酒不要推辞会醉,

"醉多适不愁":醉意深了恰好能忘却忧愁。

"孰知非远别":谁都知道这并非遥远的分别,

"终念对穷秋":可终究难忘面对这深秋。

# 穷秋:晚秋,深秋。指农历九月。《文苑英华》作“新秋”。穷:一作新。

"滑台门外见":在滑台门外与你相见,

# 滑台门外见:滑台二句:唐代黄河流经滑州,淇水流入黄河。《元和郡县志》谓滑州白马县“黄河去外城二十步。”

"淇水眼前流":淇水就在眼前潺潺流淌。

"君去应回首":你离去时应该会回首张望,

"风波满渡头":渡头满是风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是唐朝高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开元二十九年秋季,高适隐居淇上时,送韦司仓顺淇水去滑台,因而创作此诗。诗中,首两句是饯行时劝酒之词,借劝友人多饮酒抒发离情;三四句写秋天远别,虽非远别也难排遣愁绪;五六句点明诗人隐居地在淇河之畔,描绘送别渡头之景;末两句情景相生,既惦念友人前途,也暗示淇河可行舟,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写作上运用了以景写情的手法,情景关联若有若无、似断实续。全诗语言生动流畅,感情真实自然,将离情别绪巧妙地蕴含于劝酒、写景之中,把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与牵挂之情表现得韵味独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安史之乱起,奔赴行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或高渤海。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高适尤其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作边塞诗,对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著有《高常侍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开元二十九年(741),高适隐居淇上长达一载。彼时,韦司仓欲沿淇水前往滑台,高适遂于隐居期间,为友人此次远行创作了这首送别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高适在淇上为韦司仓饯行的场景,表达了秋天远别时的愁绪,体现了对友人前途的惦念,同时借“淇水眼前流”等景象写出诗人隐居地情况及淇河当时可航运的特点。

2. 分段赏析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两句是饯行时的劝酒之语。诗人劝友人莫要推辞醉酒,因为醉后反而能消愁,直白地表达出离别之际希望借酒缓解愁绪的心情,质朴而真挚。“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两句点明虽知此次并非远别,但在这深秋时节相送,仍满含愁绪。“穷秋”一词既点明时间,又烘托出凄清的氛围,强化了离别的哀伤。“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两句为景语。写出在滑台门外送别友人,眼前淇水潺潺流淌,“淇水眼前流”既交代出诗人隐居地在淇河之畔,又以淇水的流淌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将情与景自然融合。“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两句情景相生。设想友人离去后定会回首,而此时渡头满是风波,表面写渡头的自然景象,实则暗喻人生旅途的坎坷,表达出对友人前途的惦念,余意不尽,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下一篇:唐·元结《农臣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