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è
xíng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浏览量:2
tiān
qióng
yīn
yáng
zhuǎn
xiāng
yīn
rén
shì
jiān
ruò
fēng
chuī
chén
yuàn
zhǎn
gōng
qín
shū
míng
jūn
huái
怀
wáng
zuǒ
cái
kāng
kǎi
qún
lín
jiè
zūn
shén
lóng
zǒu
shòu
zōng
lín
chóng
shòu
yóu
zhī
kuàng
shì
rén
kǒng
shì
shān
shī
shū
wáng
càn
fēn
chěng
jìng
cùn
hàn
liú
zǎo
chuí
huá
fēn

译文

天地永恒存在没有终极,寒暑阴阳相互更迭。人生在人世间,生命极其短促,就好比风吹起尘土。愿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尽力为贤明的君主效力。怀着这样为帝王辅助的才能,卓越不凡,不同流俗。鳞介以神龙为尊,走兽以麒麟为宗,动物尚知(归附)有德,何况对于士人?孔子删定《诗》、《书》后,王者的事业已经很分明。我用自己的文藻驰骋,以文章垂范后世,千古留名。

逐句剖析

"天地无穷极":天地永恒存在没有终极,

# 天地无穷极:指天地永恒存在,没有终极的时候。

"阴阳转相因":寒暑阴阳相互更迭。

# 阴阳转相因:寒暑阴阳相互更迭。寒暑运转,交相更代。因,依也。

"人居一世间":人生在人世间,

"忽若风吹尘":生命极其短促,就好比风吹起尘土。

# 忽若风吹尘:这里指人生短促,好像风吹起尘土。

"愿得展功勤":愿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 勤:劳也。《左》僖廿八年传杜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展:舒展,发挥。《广雅·释诂四》:“舒也。”

"输力于明君":尽力为贤明的君主效力。

# 输力:尽力。输:《说文》:“委,输也。”《求自试表》:“欲逞其才力,输能于明君也。”与此意同。

"怀此王佐才":怀着这样为帝王辅助的才能,

# 王佐才:足够辅佐帝王的才能。王佐犹皇佐。,怀:抱也。

"慷慨独不群":卓越不凡,不同流俗。

# 慷慨独不群:指卓越不凡,不同流俗。慷慨:《铨评》:“慨,《艺文》四十一作恺。”慨、恺韵同。独不群谓卓然独立,不同于流俗。

"鳞介尊神龙":鳞介以神龙为尊,

# 鳞介:指长有鳞甲的鱼和虫。这两句是以龙和麒麟的不凡,来比喻人的杰出。

"走兽宗麒麟":走兽以麒麟为宗,

# 宗:尊也。

"虫兽犹知德":动物尚知(归附)有德,

# 犹:一作岂。岂,《铨评》:“张作犹。”按作犹字是。作犹与下句一词之意相应。此四句表达己尊奉皇帝之思想,以示无有二心。

"何况于士人":何况对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孔子删定《诗》、《书》后,

# 孔氏删诗书:孔子删定《诗经》,为三百有五篇,《尚书》为百篇。

"王业粲已分":王者的事业已经很分明。

# 粲:鲜明。《广雅·释诂》:“明也。”,王业:王者之事业。

"骋我径寸翰":我用自己的文藻驰骋,

# 径寸翰:形容大手笔。翰:谓笔。,骋:发挥才能。

"流藻垂华芬":以文章垂范后世,千古留名。

# 华芬:亦指文章。疑句意复。,垂:布也。,藻:《七启》李注:“文采也。”,流:《文选·典引》李注:“演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薤露行》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自抒胸臆的一首五言诗。诗开篇从天地的无穷无尽、阴阳的交替运转落笔,引出人生短暂如风吹尘的慨叹,强烈对比中尽显时光易逝之感。接着,诗人直白地抒发愿为明君效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王佐才”自比,凸显其慷慨出众的不凡抱负。随后,诗人以“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为喻,借虫兽对有德者的尊崇,委婉表明自己对君主的忠诚,同时也暗含对自身境遇的愤懑。诗末,诗人提及孔子删定《诗》《书》,转而表达即便无法在政治上大展宏图,也要凭借手中笔挥洒文采、流传后世的坚定信念。这首诗诗风刚健清新,情感直爽诚笃,声情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薤露行》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言志抒情诗。介绍了天地的无穷无尽和阴阳的相互依存,描绘了人生如风吹尘般短暂的景象,体现了诗人渴望为明君效力、施展才华的愿望,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又饱含壮志豪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以及欲以文才留名后世的决心。

2. 写作手法

对比:“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气势苍莽浑涵,意境广阔变幻。极言宇宙之无限大,变化之无穷尽。“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顺势收缩,写人生又是那样的如风吹尘之短暂,与头二句形成大起大落的对比,抒发人生短促的感概。承上启下:“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两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四句来说,它是由含蓄的抒情,转至直率的表白,他希望在人生有限的岁月里,竭尽全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以辅佐明君。双关:“虫兽岂知德,何况于士人”两句语意双关,一方面从正面明说士人应该比虫兽更为知德;另一方面却在暗自斥责曹睿的心胸狭隘,不如神龙和麒麟。

3. 分段赏析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两句是对宇宙自然规律的宏观阐述。“无穷极”直白地描绘出天地的广阔无垠,没有尽头,给人以浩瀚宏大之感。“转相因”则精准地揭示了阴阳之间相互依存、循环往复的关系,这一表述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洞察与理解,为后文引出人生短暂的感慨奠定了深远宏大的背景基础。​“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此两句将笔触从天地自然转向人类个体生命。“忽若”一词生动地描绘出人生短暂的猝然之感,人在这世间,就如同被风轻易吹起的尘土般渺小、脆弱且转瞬即逝。诗人运用这一精妙比喻,将抽象的人生短暂具象化,强烈地表达出对生命渺小与时光易逝的深沉喟叹。​“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政治抱负。“愿得”明确表明这是诗人内心深处急切渴望之事,“展功勤”和“输力”直白地道出诗人期望能够为君主效力,施展自身才能,建立一番功勋的愿望,体现出诗人对明君的期待以及对自身政治才能的自信,为全诗注入了一股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进一步强调诗人对自身才能的高度自信。“王佐才”是诗人对自己能力的定位,认为自己具备辅佐君王成就大业的卓越才能;“慷慨独不群”则描绘出诗人因拥有这样的才能而表现出的豪迈洒脱、与众不同的气质,一个满怀壮志、自视甚高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暗示出其在现实中因才高而不被理解、难遇伯乐的孤独处境。​“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两句采用类比的手法。诗人以水中的鳞介类尊崇神龙,陆上的走兽类以麒麟为尊,来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对有德有能者的敬重。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更是以此类比人类社会,含蓄地表达出自己期望能像神龙、麒麟一样,凭借自身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与重用的心理。​“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承接上句类比,将笔触从虫兽转向士人阶层。诗人指出连虫兽都知道敬重有德者,那么作为更具智慧的士人,对贤明君主的追随与报效之情就更应深厚。此句一方面强调了士人应有的道德准则与政治理想,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自身所处时代贤君难遇、怀才不遇现状的无奈与愤懑。​“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提及孔子删定《诗》《书》这一历史事件。孔子通过对古代典籍的整理,使得王道事业的脉络更加清晰分明。诗人在此处引用这一典故,一方面表达对孔子功绩的敬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即便在政治上难以施展抱负,也希望能像孔子一样,通过文化方面的努力,为后世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展现出诗人在困境中对自身价值实现途径的另一种思考。​“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是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展望。“骋”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尽情施展才华的姿态,“径寸翰”指代手中的笔,诗人决心凭借这支笔,挥洒出如花朵芬芳般华美的辞藻,流传后世。此句表明诗人在认识到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将人生价值的实现寄托于文学创作,展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文学价值的高度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植《泰山梁甫行》

下一篇:魏晋·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