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朝代:魏晋作者:左思浏览量:1
xīng
xīng
bái
shēng
bìn
chuí
suī
fēi
qīng
yíng
huì
guāng
míng
guān
guó
jiàn
jiāng
jiāng
niè
hǎo
jué
shì
bái
jiāng
rán
bǐng
mìng
xìng
zhí
jūn
nián
qiū
shuāng
shēng
ér
hào
shǐ
lǎn
míng
jìng
rán
jiàn
zhāo
shēng
zhòu
zuì
zhī
guān
yòu
hào
guì
huā
fěi
shàng
绿
yuàn
zhī
shǒu
shè
zhī
niè
ěr
bái
guān
shì
zhī
zhuī
róng
guì
huá
jiàn
chāng
ǎi
ǎi
ruò
guàn
lái
shì
tóng
tiáo
xiàn
gān
luó
chéng
zhěn
zi
pōu
yīng
yīng
zhōng
jiǎ
gāo
lùn
yún
bái
jiù
hēi
zài
bái
lín
míng
háo
zhī
yuān
zhī
gān
luó
biàn
huì
jiàn
chēng
hēi
ér
míng
zhù
jiǎ
shēng
liáng
cái
jiàn
bìn
ér
hòu
wén
zhī
xiān
mín
guó
yòng
lǎo
chéng
èr
lǎo
guī
zhōu
zhōu
dào
qīng
hào
zuǒ
hàn
hàn
guāng
míng
rán
hòu
yāo
róng
ěr
bái
shì
yǒu
ěr
zhī
suǒ
yán
fēi
yǒu
nǎng
guì
dié
jīn
jiù
chǐ
齿
róng
hào
shǒu
tián
suī
yǒu
èr
máo
qīng
nán
suí
shí
zhī
biàn
jiàn
tàn
kǒng
nǎi
jìn
shì
qióng
lín
yán
jīn
cóng
fēi
péng
zhì
shàng
zhōng
liáo
yòng
zhī
guó
fēng

译文

星星点点白发,从两鬓生起。虽然不是黑苍蝇,但也有损仪容。出仕做官,因此被人耻笑。我将用镊子将它拔除,只为富贵俸禄。白发将被拔除,忧伤自诉:生当不幸,正遇先生年暮。像树叶被秋霜逼迫,生下来我就洁白如素。一照明镜,悚然被人厌恶。晨生暮除,犯了何罪的缘故?您看看橘子柚子,它们肉白光洁。人们看重它们的洁白,并不崇尚它们的绿叶。希望您高抬贵手,放下镊子。告诉你呀白发,看看现在的社会仕途。谁不追求富贵荣华,大家都看重繁华,轻贱萎枯。人人向往赫赫宫殿,光宗耀祖。年轻人做高官,争相献上计谋。秦国甘罗十二乘车出仕赵国,齐国子奇十八受命治理阿地。汉朝的终军和贾谊,年少才高,著称于朝。拔去白发,留下青丝。这,全由我做主。白发将被拔除,闭目大哭:“我多么冤枉呀,您又多么糊涂!甘罗因为智慧善辩被人推重,不因青丝满头而出名。贾生因为优异才干受到超常礼遇,不因乌发才被拔擢。我听先民说过,治国需用老成之人。伯夷叔齐归顺周朝,周朝政治清明,商山四皓辅佐汉朝,汉朝政治光明。您又何必拔除我,然后才求取俸禄?”告诉你呀白发,凡事都有缘由,你的话,并非没有道理。过去看重老成持重之人,但现在轻贱年老人。白发苍苍的荣期,只有归隐田里。虽然白发刚露头,但等到黄河变清,该等到什么时候,孔子也曾感叹世事随时代变迁。白发仿佛说尽了心中感慨,发誓要固守贫穷。从前曾傍着美丽容颜,如今却如飞蓬般蓬松衰乱。头发与肌肤最为亲近,尚且不能善始善终。姑且用这篇辞赋来模拟,可比照《国风》的讽喻之意。

逐句剖析

"星星白发":星星点点白发,

# 星星:头发花白的样子。

"生于鬓垂":从两鬓生起。

# 鬓垂:鬓角。

"虽非青蝇":虽然不是黑苍蝇,

# 青蝇:苍蝇。

"秽我光仪":但也有损仪容。

# 光仪:光彩的仪表。

"策名观国":出仕做官,

# 观国:观察国情,引申为从政。,策名:朝廷的简策命以官爵,指出仕。

"以此见疵":因此被人耻笑。

"将拔将镊":我将用镊子将它拔除,

"好爵是縻":只为富贵俸禄。

# 縻:牵系。,爵:官爵。

"白发将拔":白发将被拔除,

"惄然自诉":忧伤自诉:

# 惄然:忧思的样子。

"禀命不幸":生当不幸,

# 禀命:受于天的命运。

"值君年暮":正遇先生年暮。

"逼迫秋霜":像树叶被秋霜逼迫,

"生而皓素":生下来我就洁白如素。

"始览明镜":一照明镜,

"惕然见恶":悚然被人厌恶。

# 见恶:被讨厌。,惕然:戒惧的样子。

"朝生昼拔":晨生暮除,

"何罪之故":犯了何罪的缘故?

"子观桔柚":您看看橘子柚子,

"一暠一晔":它们肉白光洁。

# 暠:白色。

"贵其素华":人们看重它们的洁白,

# 素华:白色的花。

"匪尚绿叶":并不崇尚它们的绿叶。

# 尚:崇尚,看重。,匪:非。

"愿戢子之手":希望您高抬贵手,

# 戢:敛,停止。

"摄子之镊":放下镊子。

# 摄子之镊:收起你的镊子。

"咨尔白发":告诉你呀白发,

# 咨:询问、商议。

"观世之途":看看现在的社会仕途。

"靡不追荣":谁不追求富贵荣华,

"贵华贱桔":大家都看重繁华,轻贱萎枯。

"赫赫阊阖":人人向往赫赫宫殿,

# 阊阖:皇宫的门或京都的正门。

"蔼蔼紫庐":光宗耀祖。

# 紫庐:紫宫,即皇宫。,蔼蔼:人众多而有威仪的样子。

"弱冠来仕":年轻人做高官,

# 弱冠: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行冠礼后的一段时间中称为弱冠。

"童髫献谟":争相献上计谋。

# 童髫:童年。髫,古时儿童下垂的头发。

"甘罗乘轸":秦国甘罗十二乘车出仕赵国,

# 乘轸:指乘车使赵。轸,车。,甘罗:人名。战国时楚国人,十二岁事秦相吕不韦,自请出使赵国,迫赵王割五城给秦,拜为上卿。

"子奇剖符":齐国子奇十八受命治理阿地。

# 剖符:古代国君分封诸候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子奇:人名。春秋时齐人,十六岁时奉命治理阿地,阿大治。

"英英终贾":汉朝的终军和贾谊,

# 贾:指汉代的贾谊。,终:指汉代的终军。

"高论云衢":年少才高,著称于朝。

# 云衢:云中的道路。比喻朝廷。

"拔白就黑":拔去白发,留下青丝。

"此自在吾":这,全由我做主。

"白发临欲拔":白发将被拔除,

"瞑目号呼":闭目大哭:

"何我之冤":“我多么冤枉呀,

"何子之误":您又多么糊涂!

"甘罗自以辩惠见称":甘罗因为智慧善辩被人推重,

"不以发黑而名著":不因青丝满头而出名。

"贾生自以良才见异":贾生因为优异才干受到超常礼遇,

"不以乌鬓而后举":不因乌发才被拔擢。

"闻之先民":我听先民说过,

"国用老成":治国需用老成之人。

"二老归周":伯夷叔齐归顺周朝,

# 二老:指伯夷、叔齐。《史记·周本记》:“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此后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故下句说“周道肃清”。

"周道肃清":周朝政治清明,

"四皓佐汉":商山四皓辅佐汉朝,

# 四皓:指秦末隐居在商山的四位白发老人:东园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夏黄公。汉高祖闻其名请之,不至。后来汉高祖打算废太子而另立,张良出主意让太子礼贤下士请这四位老人至,常在太子左右,高祖知太子羽翼已成,遂去废太子之打算。

"汉德光明":汉朝政治光明。

"何必去我":您又何必拔除我,

"然后要荣":然后才求取俸禄?”

# 要:通“邀”,求取。

"咨尔白发":告诉你呀白发,

"事各有以":凡事都有缘由,

# 以:因由,缘故。

"尔之所言":你的话,

"非不有理":并非没有道理。

"曩贵耆耋":过去看重老成持重之人,

# 耆耋:指高寿人。古时六十岁为耆,八十岁为耋。

"今薄旧齿":但现在轻贱年老人。

# 旧齿:指老年人。

"皤皤荣期":白发苍苍的荣期,

# 荣期:荣启期。春秋时隐士。孔子游泰山,见其鹿裘带索,鼓琴而歌。,皤皤:老人头发通白的样子。

"皓首田里":只有归隐田里。

"虽有二毛":虽然白发刚露头,

# 二毛:头发黑白夹杂的人,指老年人。

"河清难俟":但等到黄河变清,

# 河清:黄河之水变清。相传黄河水每千年变清一次,这时会有圣人出现,天下大治。

"随时之变":该等到什么时候,

# 随时之变:《易经·随卦》《彖》曰:“随时之义大矣哉。”相传《彖》为孔子所作。

"见叹孔子":孔子也曾感叹世事随时代变迁。

"发乃辞尽":白发仿佛说尽了心中感慨,

"誓以固穷":发誓要固守贫穷。

# 固穷:安守贫困。

"昔临玉颜":从前曾傍着美丽容颜,

# 玉颜:美好的面貌。,临:居高面低。

"今从飞蓬":如今却如飞蓬般蓬松衰乱。

# 从飞蓬:同飞蓬同类。飞蓬,沙漠上随风而滚动飘飞的一种草。

"发肤至昵":头发与肌肤最为亲近,

"尚不克终":尚且不能善始善终。

# 克终:能有始有终。克,能。

"聊用拟辞":姑且用这篇辞赋来模拟,

"比之国风":可比照《国风》的讽喻之意。

# 国风:《诗经》的一部分,共有诗一百六十首,基本上为各地民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发赋》是西晋左思创作的寓言赋。赋中以“白发”与主人的对话展开,借白发被拔除的经历,揭露当时社会重少轻老、以貌取人,不重才德的现实,抒发寒门士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写作上采用寓言形式,以物喻人,巧用典故,语言诙谐朴素。此赋以独特的视角和讽刺手法,深刻批判社会病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西晋文学家

左思(250?~305?),西晋文学家。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出身寒微,不好交游。少年时学过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均未学成。后发愤勤学,博览名文,遍阅百家,兼通阴阳之术。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其诗语言质朴刚健,所作《咏史》诗八首,托古讽今,对门阀制度表示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的精神。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白发赋》由西晋文学家左思创作。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大乱,战马驰骋,诸侯割据鼎立,互相吞并,财货权力的归属全靠武力决定。于是,大批才华出众、体力超群的青年崭露头角,成为时代舞台上的主角,而一向靠钻研经典获得尊荣的老儒,渐渐失去了往日风采。魏晋时期,人们崇尚自然天赋,“才辞”“才辩”“才文”等充满自然意味的美誉,都属于那些聪慧的少年才士。思维逐渐迟钝、口才渐拙、未早成名的年长者,越发被冷落。时代一切让位于青年,充满朝气与活力;但偏执的另一面,是让那些靠学养阅历经验积累而大器晚成的人,过早被社会淘汰埋没。类似地,风云变幻中的人事变迁如走马灯般,荣辱贵贱朝夕间天差地别,世俗的毁誉也随之改变,令人感叹世态炎凉。作者有感于此,怀念往昔,提笔写下这篇咏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西晋诗人左思创作的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赋。以人发对话形式,借白发被拔除的遭遇,批判魏晋时期重少轻老、以貌取人的社会风气。内容通过白发自诉、作者反驳及历史典故,揭示门阀制度下寒门士人被压抑的现实,表达对人才价值错位、世态炎凉的愤慨与讽刺。

2. 分段赏析

赋的开篇以“星星白发,生于鬓垂”描绘白发初现的模样,虽非污秽之物,却“秽我光仪”,让作者在“策名观国”时被视为瑕疵,于是产生“将拔将镊”的念头,而“好爵是縻”暗示功名束缚使人在意容貌。此时白发“惄然自诉”,自称“禀命不幸,值君年暮”,因岁月如秋霜逼迫,生来皓白,“朝生昼拔”的遭遇让它喊冤:观桔柚“贵其素华,匪尚绿叶”,为何人却厌弃白发?以桔柚素华为喻,反问世人重外表轻本质的偏见,语言诙谐中见无奈。接着作者“咨尔白发,观世之途”,指出世风“靡不追荣,贵华贱桔”,朝堂之上“弱冠来仕,童髫献谟”,甘罗、子奇、终军、贾谊等少年才俊得势,“拔白就黑”成为社会选择。这里罗列历史人物,对比白发的境遇,暗讽社会只重年少之名,不重年长之实。白发临拔时“瞑目号呼”,以甘罗“不以发黑而名著”、贾谊“不以乌鬓而后举”反驳,再举“二老归周”“四皓佐汉”为例,强调“国用老成”的道理,质问“何必去我,然后要荣”,层层递进地质疑世俗对年龄的偏见,直击重少轻老的不合理。第三层作者承认白发“所言有理”,却点出世态变迁:“曩贵耆耄,今薄旧齿”,如荣期皓首隐居田间,空有白发却盼不到“河清”(太平盛世),连孔子都感叹“随时之变”。这既是对白发命运的共情,也借孔子之叹深化主题——时代更迭中,价值标准随势而变,年长者被边缘化。白发最终“辞尽,誓以固穷”,感慨昔日“临玉颜”,今如“飞蓬”被弃,连“发肤至昵”都难善终,只好“拟辞,比之国风”,以民间讽喻的方式抒发愤懑。

3. 作品点评

这篇小赋语言质朴自然,行文诙谐有趣,在形式上独具匠心,是在六朝抒情短赋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甚佳。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葛洪《画工弃市》

下一篇:魏晋·陶渊明《连雨独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