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矣经天日":太阳每天由东到西运行,时间日益流逝,
# 逝矣经天日:是说每天太阳由东到西运行,使时间日益流逝。
"悲哉带地川":那环绕大地的江河啊,怎不令人悲叹。
# 悲哉带地川:是说河川日夜流逝,一去不返,所以可悲。
"寸阴无停晷":短短的光阴从不停留,
# 晷:日影,此处指时间。
"尺波岂徒旋":尺寸的波浪怎能够自动回流。
# 旋:流转。
"年往迅劲矢":一年的时光流逝,就像迅猛的箭矢飞驰而过,
# 矢:弓箭。
"时来亮急弦":时光到来如急弦般紧迫。
# 亮:的确。
"远期鲜克及":久远的生命很少人能够达到,
# 鲜克及:很少能够达到。,远期:久远的生命。
"盈数固希全":望能活满天年,本来也很少有人能周全无缺。
# 盈数:这里指人生百岁。
"容华夙夜零":容颜在白天黑夜之间就渐渐凋零了,
# 夙夜零:日夜飘零。
"体泽坐自捐":人的体力和精神也无缘无故地自动消耗着。
# 体泽:体力和精神。
"兹物苟难停":既然这些东西都难以停留住,
# 兹物:指“体泽”。
"吾寿安得延":我的寿命又怎能得以久延。
"俛仰逝将过":一俯一仰之间人生即将过去,
# 俛仰:同“俯仰”,比喻时间短暂。
"倏忽几何间":在这么短暂的一瞬间,又能有多少时间呢。
"慷慨亦焉诉":心中纵有慷慨不平之气,又能向谁倾诉呢,
"天道良自然":天道原本就如此自然不变。
# 良:诚然。
"但恨功名薄":只遗憾自己功名微薄,
"竹帛无所宣":没办法在史书上留下记载。
# 宣:记载、流传。,竹帛:均为书写所用,这里代指史册。
"迨及岁未暮":趁着年岁还没有到晚年的时候,
# 岁未暮:指年未老。
"长歌乘我闲":我要在这闲暇的时候尽情地长歌抒发情感。
# 闲:乐府作间。
西晋文学家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皆是三国名将。曾官任平原内史,故世称陆平原。陆机在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大作家,文才倾动一时,与弟陆云并称“二陆”。其诗以华美深密见称,繁缛赡密,工巧绮练,重排偶的倾向对后人影响颇大,有较多拟古之作。亦善骈文,《辩亡论》《吊魏武帝文》等较有名。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后人辑有《陆士衡集》,今人有《陆机集校笺》。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抒情言志诗。诗中点明时间无情、人生期望难圆满及容颜易老的现实,表达了对天道自然规律的认知,主张乘闲长歌、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2. 分段赏析
“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四句以“经天日”“带地川”起笔,勾勒时光流逝的宏观图景。“逝矣”“悲哉”直抒对光阴飞驰的慨叹,“寸阴无停晷”用日晷不停转动喻指片刻光阴都在流转,“尺波岂徒旋”以水波难止暗喻时光一去不返,强化了时光易逝的紧迫感,奠定全诗悲慨基调。“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远期鲜克及,盈数固希全”四句以“劲矢”“急弦”为喻,极写年华流逝如箭离弦般迅猛急切。“远期鲜克及”谓人生长远目标少有能达成者,“盈数固希全”言寿数圆满本就罕见,从“年往时来”的物理流逝延伸到“人生目标、寿数”的生命局限,由自然规律转向对人生现实的观照,暗伏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四句聚焦生命本体的变化,“容华夙夜零”写容貌如草木般日夜凋零,“体泽坐自捐”言身体润泽自然消损,以直观的生命衰退现象,承接上文时光流逝的感慨,得出“外物既难停留,寿命安能久延”的推论,将时光催迫与生命衰老直接关联,进一步强化人生苦短的悲叹。“俛仰逝将过,倏忽几何间。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四句以“俛仰”“倏忽”极言时间转瞬即逝,“逝将过”“几何间”突出生命短暂如白驹过隙。面对此等境况,“慷慨亦焉诉”写出心中不平却无处诉说的苦闷,末句“天道良自然”又将这份悲慨归于自然规律,在无奈中含着对天道的默认,情感从激越转向沉郁,体现出对生命本质的清醒认知。“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四句直抒胸臆,“但恨”二字点明全诗主旨——遗憾在于功名微薄,未能在史册留名。“竹帛无所宣”以典籍难载功名,凸显生命价值未得彰显的怅惘。结句“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则在时光催迫下,以“乘闲长歌”的姿态,于无奈中寻得片刻自我宽慰,既含及时行乐的旷达,亦藏壮志未酬的隐痛,情感复杂而真实。
上一篇:魏晋·张华《壮士篇》
下一篇:魏晋·左思《杂诗·秋风何冽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