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ī
qíng
shī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浏览量:1
yǒu
měi
rén
xiān
luó
yāo
姿
yàn
wěng
ruò
chūn
huá
hóng
yán
wěi
yún
cuó
é
tán
qín
jié
wèi
xián
qīng
zhuó
jūn
liàng
qiě
jīn
huáng

译文

有位美丽的女子,身穿精致的绫罗衣裳。她姿态妖娆美丽,光彩如同春天的花朵。她容颜光彩照人,发髻如云,高耸巍峨。她弹奏着琴,打着节拍,为我弹唱歌曲。琴音的清音和浊音配合均匀,既响亮又和谐。只求今日欢乐,哪顾及其他的事情。

逐句剖析

"有美一人":有位美丽的女子,

"被服纤罗":身穿精致的绫罗衣裳。

"妖姿艳丽":她姿态妖娆美丽,

"蓊若春华":光彩如同春天的花朵。

"红颜韡烨":她容颜光彩照人,

"云髻嵯峨":发髻如云,高耸巍峨。

"弹琴抚节":她弹奏着琴,打着节拍,

"为我弦歌":为我弹唱歌曲。

"清浊齐均":琴音的清音和浊音配合均匀,

"既亮且和":既响亮又和谐。

"取乐今日":只求今日欢乐,

"遑恤其他":哪顾及其他的事情。

# 他:一作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闺情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此诗围绕闺情展开,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和她为诗人弹琴唱歌的场景,展现了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诗中先描写女子的外貌,突出其美丽动人;接着描述她弹琴唱歌的动作和琴音的特点,表现出她的才艺;最后表达只求今日欢乐的心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当下欢乐时光的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有美一人,被服纤罗”,开篇直接点明有一位美丽的女子,“被服纤罗”描绘出她穿着精致的绫罗衣裳,展现出她的高贵和美丽,为全诗奠定了美好的基调。“妖姿艳丽,蓊若春华”,进一步描写女子的姿态和容貌,“妖姿艳丽”突出了她的妩媚动人,“蓊若春华”将她比作春天的花朵,生动地表现出她的光彩照人。“红颜韡烨,云髻嵯峨”,继续刻画女子的容颜和发髻,“红颜韡烨”形容她容颜光彩照人,“云髻嵯峨”描绘出她发髻如云、高耸巍峨的样子,使女子的形象更加立体。“弹琴抚节,为我弦歌”,描写女子弹琴唱歌的动作,“弹琴抚节”表现出她的优雅和娴熟,“为我弦歌”则体现出她对诗人的深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氛围。“清浊齐均,既亮且和”,对女子弹奏的琴音进行评价,“清浊齐均”说明琴音的清音和浊音配合均匀,“既亮且和”表现出琴音既响亮又和谐,突出了女子的弹琴技艺高超。“取乐今日,遑恤其他”,表达只求今日欢乐的心情,“取乐今日”体现出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遑恤其他”则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使诗歌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陶渊明《拟古(其三)》

下一篇:魏晋·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