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敬爱客":子桓公子敬爱众宾客,
# 敬爱:一作“爱敬”。,公子:这里是指曹丕。
"终宴不知疲":宴饮终日都不觉得疲累。
"清夜游西园":寂静的良夜又去西园游玩,
# 西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一说指玄武苑。
"飞盖相追随":车盖亭亭如飞地前后追随。
# 飞盖:轻便行进飞快的车。
"明月澄清景":明月洒下如练的清光,
# 景:指月光。一作“影”。
"列宿正参差":天上的繁星稀疏辉映。
# 参差:不齐的样子。,列宿:众星。
"秋兰被长坂":秋兰丛生于斜斜的长坂,
# 长坂:斜坡。,被:覆盖。
"朱华冒绿池":芙蓉遮满了一池渌水。
# 冒:覆盖。,朱华:指芙蓉,即荷花。
"潜鱼跃清波":清波上跃出水底的游鱼,
"好鸟鸣高枝":树枝间传来鸟儿的啼声。
"神飚接丹毂":大风吹动红色的车轮,
# 丹毂:用红色涂饰的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飚:回风。
"轻辇随风移":马车在风中奔驰如飞。
# 辇:古代人拉的车,后多指皇室和贵族所用的车。
"飘飖放志意":我们纵情遨游,逍遥自在,
# 飘飖:随风飘动。这里用来形容逍遥、游乐。
"千秋长若斯":好希望能这样过一千年。
# 若斯:如此。,千秋:千年,意思是一辈子。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公宴》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宴饮诗。这首诗描绘了铜雀台和宴会的景象,以及夜间游览西园的所见所感,体现出一种欣欣向荣、明快活泼的气象。诗人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游玩时的畅快心情。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诗人直抒胸臆,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希望这样逍遥自在、欢乐畅快的日子能够千秋万代永远持续下去,将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眷恋之情推向高潮。情景交融:“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清幽的夜晚,众人驾车同游西园,车辆飞驰相随,既写出了夜游的热闹场景,又蕴含着诗人与宾客们相聚游玩的喜悦之情。“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疾风与华丽的车辆相伴,轻车仿佛随风飘动,在描绘出游的惬意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那种悠然自在的心境,景为情设,情因景生。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点明曹丕作为宴会主人,以敬重之心热情款待宾客。这场盛宴中,宾主尽欢,直至宴席散场,众人仍兴致盎然、不知疲倦。这两句作为总起,奠定了整首诗欢快愉悦的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对宴后活动的描述。“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宴后众人于清幽的夜晚前往西园游玩的情景。夜色笼罩下,轻捷如飞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在道路上疾驰,扬起阵阵烟尘,场面热闹非凡。值得一提的是,“西园”乃是邺下文人常相聚的地方,曹丕的《芙蓉池作》、王粲的《杂诗》都曾提及此处,可见其在文人心中的特殊地位。“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将视角投向夜空。皎洁的明月高悬天际,洒下清辉,如水般的月光倾泻而下,将世间万物都笼罩其中,一切景物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澄澈明净、纤毫毕现。天空中,繁星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仿佛也在为这场文人雅聚增添光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宏大的氛围。“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聚焦西园中的植物景致。秋日的长坡上,兰草郁郁葱葱,密密麻麻地覆盖着,散发着幽幽清香;碧绿的池塘里,红色的荷花娇艳欲滴,一朵挨着一朵,有的刚刚绽放,有的含苞待放,像是羞涩的少女,从水面探出头来,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尽显生机与活力。“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一步展现西园的生机盎然。清澈的池水中,潜藏的鱼儿时而欢快地跃出水面,打破平静的水面,溅起朵朵水花;高高的树枝上,鸟儿欢快地啼鸣,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园中回荡,仿佛在为这场聚会欢歌助兴。“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生动刻画了车马行进的动态之美。迅猛的风仿佛与诗人们乘坐的华丽车辆相伴而行,红色的车轮滚滚向前,轻快的车子好似乘风而行,给人一种飘飘欲仙、凌空飞驰的奇妙感觉,充分展现出诗人游玩时的畅快心情。诗的结尾“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诗人直抒胸臆,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此刻,众人在游玩中抛开一切烦恼,自由自在地放纵情志,享受着这无拘无束的美好时光。诗人更是发出由衷的感叹,希望这样逍遥自在、欢乐畅快的日子能够千秋万代永远持续下去,将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眷恋之情推向高潮。
4. 作品点评
此诗独具一格之处,在于“秋兰”等四句呈现出严谨精妙的对仗。不仅词性虚实相对、两两成偶,而且文辞自然流畅、语意工整妥帖,这种艺术形式无疑为后世格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堪称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时,这四句诗凭借对景物生动逼真的描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而成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名句。
#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二句)写得出,画不出。
清宝香山人《三家诗·曹集》卷一
# 工律。
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卷一
上一篇:魏晋·陶渊明《酬丁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