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升朝晖":东方日出光辉四射,
#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因谓为日出处。亦代指太阳。
"照此高台端":阳光照到这座高台的顶端。
"高台多妖丽":高台上有许多娇媚艳丽的女子,
# 妖丽:妖娆佳丽。
"浚房出清颜":她们眉清目秀纷纷走出闺房步履姗姗。
# 清颜:清秀的容貌。指美人。敬称人容颜。多用于男性友朋。,浚房:深幽之房。浚:深。一作濬。
"淑貌耀皎日":美好的容貌同阳光交相辉映,
# 皎日:皎白的月亮。,淑貌:淑美之容貌。
"惠心清且闲":她们内心善良清纯又娴雅。
# 惠心:聪慧之心。利民之心。
"美目扬玉泽":目光清澈润泽如玉,
# 玉泽:玉的光泽。
"蛾眉象翠翰":双眉如同翠羽一般。
# 翠翰:翠鸟的羽毛。碧色的翅羽。,象:象征,形象。,蛾眉:蛾眉。
"鲜肤一何润":鲜洁的皮肤多么润滑,
# 一何:多么。
"秀色若可餐":使人深感秀色可餐。
"窈窕多容仪":身材窈窕千姿百态,
# 容仪:礼仪。容貌举止;容貌仪表。,窈窕:娴静貌;美好貌。深远貌;秘奥貌。
"婉媚巧笑言":轻言巧笑柔声婉转。
# 巧:工巧于。,婉媚:温婉妩媚。柔美。
"暮春春服成":暮春三月春服穿上身,
# 春服:春天的服装。语出:《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暮春:晚春。春末,农历三月。
"粲粲绮与纨":遍身罗绮光辉灿烂。
# 纨:细绢,细的丝织品。,绮:有文彩的丝织品。,粲粲:灿烂,鲜明貌。《诗·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金雀垂藻翘":衣上绣着金雀和彩羽,
# 藻翘:色彩华丽的羽毛。藻丽的翘羽。喻华丽的头饰。翘:鸟尾上的长羽。,金雀:金色的麻雀,钗名,妇女首饰。
"琼佩结瑶璠":佩戴着美玉瑶璠。
# 瑶璠:两种美玉。瑶,似玉的美石。美玉,喻美好,珍贵,光明洁白。璠,《说文》璠,玙璠,鲁之宝玉也。从玉,番声。,结:结系。,琼佩:美玉制的佩饰。
"方驾扬清尘":两车并驾扬起了清尘,
# 清尘:清轻的尘埃。车后扬起的尘埃。亦用作对尊贵者的敬称。清,敬词。,方驾:两车并行。比肩;媲美。
"濯足洛水澜":洗足洛水掀起了波澜。
# 澜:波澜。大波浪。,濯足:洗脚。
"蔼蔼风云会":风起云涌纷纷来聚会,
# 蔼蔼:霭霭,云雾弥漫貌。
"佳人一何繁":美女云集多得数不完。
# 繁:繁多。,一何:多么,何其。
"南崖充罗幕":南岸紧密排列着一座座罗幕,
# 罗幕:丝罗帐幕。
"北渚盈軿轩":北岸也是轩车布满。
# 軿轩:軿车和轩车的并称。泛指车辆。軿,古代一种有帷幔的车,多供妇女乘坐。轩,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北渚:北面的水涯。
"清川含藻景":清清的河水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
# 藻景:萍藻之影。
"高岸被华丹":高高的河岸上开遍红花。
# 华丹:花红。华丽的丹红。,被:披。覆盖。
"馥馥芳袖挥":玉袖挥动传出了浓郁的芳香,
# 馥馥:形容香气很浓。
"泠泠纤指弹":清越的乐声出自纤指轻弹。
# 纤指:纤细的手指。悲歌:悲壮或哀痛的歌。指《乐府诗集·悲歌行》,楚辞等。,泠泠:清凉貌;泠清貌。清白、洁白貌。
"悲歌吐清响":悲歌一曲发出清亮的声音,
"雅舞播幽兰":雅舞之时奏起名曲幽兰。
# 幽兰:幽香兰草。古琴曲名。
"丹唇含九秋":轻启红唇吟唱九秋曲,
# 九秋:指九月深秋。指秋天。古曲名。
"妍迹陵七盘":轻展美姿舞起了七盘。
# 七盘:古舞名。在地上排盘七个,舞者穿长袖舞衣,在盘的周围或盘上舞蹈。七盘岭。在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的交界处,上有七盘关,是川陕间重要关隘之一。,陵:一作凌。凌越。,妍迹:美丽的足迹。
"赴曲迅惊鸿":依着曲调歌唱像惊鸿迅速飞起,
#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女轻盈优美的舞姿。借指体态轻盈的美女或旧爱。,迅:迅速如。迅速比。,赴曲:趋附应合曲调的节奏旋律;合拍。
"蹈节如集鸾":按着节拍起舞又像飞鸾凌空而下。
# 集鸾:集合的鸾鸟。成群的鸾鸟。,蹈节:踏着节奏。信守节操。
"绮态随颜变":美姿随着容颜而改变,
# 颜:容颜。,绮态:绮丽的姿态。
"沉姿无定源":精湛的舞姿可说是千变万化。
# 定源:一定的源头。,沈姿:深沉庄重的姿态。
"俯仰纷阿那":俯仰之间是那样的婀娜多姿,
# 阿那:婀娜,柔美貌。舒徐貌。唐代乐曲名。,纷:纷纷。
"顾步咸可欢":一顾盼一投足都令人喜欢。
# 咸:都,全。,顾步:徘徊自顾;回首缓行。
"遗芳结飞飙":她们留下的芳香还凝聚在风中,
# 飞飙:疾风。,结:结系。,遗芳:遗留的芳香。
"浮景映清湍":清澈的流水中留下的倒影也未完全消散。
# 清湍:清澈的急流。,浮景:浮影。浮在水中的景色。
"冶容不足咏":她们美丽的容貌怎样也歌不尽,
# 不足咏:歌咏不够也。,冶容:妖冶的容颜。
"春游良可叹":这一次春游所见所闻真令人赞叹。
# 良:诚然,的确,良可。
西晋文学家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皆是三国名将。曾官任平原内史,故世称陆平原。陆机在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大作家,文才倾动一时,与弟陆云并称“二陆”。其诗以华美深密见称,繁缛赡密,工巧绮练,重排偶的倾向对后人影响颇大,有较多拟古之作。亦善骈文,《辩亡论》《吊魏武帝文》等较有名。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后人辑有《陆士衡集》,今人有《陆机集校笺》。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专注展现女性仪态美的诗。该诗以洛阳上巳节为背景,描写了一群美丽可爱的姑娘载歌载舞欢度上巳节的情景,作者对人物描写细腻,语言铺陈华美,可以说得上是一篇美人赋。
2. 写作手法
比喻:“蹈节如集鸾”将舞者的步伐比作鸾鸟的群飞,展现舞者踏节而动的整齐性,暗示音乐与动作的高度契合;“沉姿无定源”以水为喻,展现舞姿如自然水流一般变化多端,随乐曲情感起伏而姿态万千。两处比喻形象而生动,将舞蹈的韵律、情态与神韵化作可感的诗性画面。
3. 分段赏析
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开篇至“婉媚巧笑言”十二句属第一部分,是静态的描写。一上来诗人化用《陌上桑》的起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扶桑”是神话里太阳升起的地方长的神树,这样开头,就像民间故事时说“很久很久以前”,把故事里的主人公虚化了。接着“高台多妖丽,浚房出清颜”,开始写在洛阳城的高楼里,住着好多漂亮姑娘。然后专门描写其中的一个,以一人兼带众女的美丽。那女子面目皎洁,光彩夺目,亮得就像刚升起的太阳;她心思巧惠,清和优雅;眼睛闪动时,就像美玉发出柔和的光泽;眉毛弯弯细细,像青色的鸟羽;皮肤更是又嫩又滑,美得让人不知道怎么形容,忍不住就想和她多说说话;身姿窈窕,仪态万方,神情婉媚,言笑之际都分外迷人,今天的成语“秀色可餐”,便是从这首诗里来的。《陌上桑》中也有一段落描写罗敷的美貌,但并非直接刻画其形象,而是通过他人见到罗敷时的反应进行侧面烘托,写来也是有声有色,颇为精彩。这种笔法,除了本身的优点以外,也有避免过于切近的眼光去观察、刻画女主人公尴尬的考量,减小对诗中的道德主题的破坏。而本诗却不同,作者是用正面的、细致的笔法去描摹女主人公,甚至切近到了“秀色若可餐”的程度。这种写法,表明作者突破了《陌上桑》中那种潜在的忌讳,不再认为爱慕美色是邪恶的表现。从“暮春春服成”到“高崖被华丹”十二句为第二部分,聚焦洛阳女子上巳出游的盛况。首句化用《论语》中孔子门生曾点关于暮春出游的一段话。“春服成”说的是天气暖和,春装已经穿得住了的意思。“粲粲绮与纨”说的是那一群女子所穿的春装,绮、纨都是质地轻而软的丝织品。“粲粲”是指光泽明艳的样子。西晋上巳节这天,一群姑娘早早穿上了漂亮春装。丝绸做的衣服软乎乎的,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们还精心打扮了一番,头上戴着金灿灿的雀形发钗,钗子上插着彩色羽毛,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手腕和衣服上挂满了各种精致的玉饰,走在三月的阳光里,显得非常娇艳华贵。于是,她们坐上了马车,并排驱驰,车后扬起一路灰尘,来到了洛水之滨。平日里大家出门机会少,好不容易赶上上巳节能痛痛快快玩一场,谁都不想错过。洛水边上,也早已聚集了众多的人群,以至诗人要用“蔼蔼风云会”来形容,发出“佳人一何繁”的感叹!南岸的山坡、北岸的沙滩,到处都搭着临时帐篷,停满了马车。再看洛水,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就像撒了一把碎银子;远处的山崖交错地覆盖着一层丹红色,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和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按照诗中这一节描绘,可以画出一幅西晋上巳洛水春游长卷,那景象实在是非常热闹而美丽的。自“馥馥芳袖挥”以下十二句为第三部分,写游春女子的歌舞。开头六句先总体描写歌舞场面,姑娘们舞动长袖,香气飘散,指尖拨动琴弦,奏出好听的旋律。她们歌声清亮,唱着悲伤动人的曲子,跳着名叫《幽兰》的优雅舞蹈。不一会儿,又有人开口唱起《九秋》,身姿灵动,跳起《七盘》舞。不过,这前六句写得有点太追求华丽,用词有点空泛,这是因为受了古代辞赋爱罗列堆砌的影响。后面六句专写舞姿,就生动多了,后世咏舞女的宫体诗,从中受到很大的影响。“赴曲迅惊鸿”写曲调突然改变,舞者的身姿也迅急地随曲而变,如受惊的鸿鸟,倏忽掠飞;“蹈节如集鸾”写一群女子踏着节拍舞动,就好像一群美丽的鸾鸟(传说中凤凰之类的鸟),从四面八方有节奏地聚集到核心;“绮态随颜变”写音乐有喜乐哀伤的变化,舞女们却是沉浸在音乐中,她们的容颜也随之改变,而娇美的舞姿也与容颜相应,或轻捷或迟缓,变化不定;“沉姿无定源”,“沉姿”是说忘怀身外之物的情态,“无定源”则是以水为喻,说舞姿像流水一样变化多端;最后“俯仰纷阿那,顾步成可欢”,写舞者一会儿低头,一会儿抬头,一会儿回头看,一会儿往前走,每个动作都特别柔美,让人看得入迷。这些细节描写,确有令人有沉醉而流连忘返之感。最后四句为第四部分,是全诗的总结。诗人似乎被眼前景象深深地迷住了,明明天色渐暗,一同踏春游玩的姑娘们都已回家,他还站在洛水边上,眼神发直,满脑子都是方才的画面。“遗芳结飞飙”,突然一阵大风“呼呼”地刮过,风里好像还飘着姑娘们身上的芳香。可他回过神再一看,却只见“浮景映清湍”,河面上只剩夕阳的余晖在水波里晃晃悠悠,湍急的河水“哗哗”流着。这场春日邂逅带来的美好感触,并非就这么过去了。诗里说“冶容不足咏”,乍一听好像是在说姑娘们的美貌不值得大书特书,其实是有意抑低,然后反托起结束一句“春游良可叹”,一下把情绪拉满。前面明明花了不少笔墨描写姑娘们的美貌,而为什么终了却说“不足咏”?“春游良可叹”又是叹什么,其中意味,不易把握。
上一篇:魏晋·陶渊明《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下一篇:魏晋·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