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ì
zhī
shù
xíng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浏览量:2
guì
zhī
shù
guì
zhī
shù
guì
shēng
jiā
yáng
zhū
huā
ér
cuì
liú
fāng
tiān
shàng
yǒu
luán
xià
yǒu
pán
chī
guì
zhī
shù
dào
zhī
zhēn
rén
xián
lái
huì
jiǎng
xiān
jiào
ěr
shí
jīng
yào
dào
shèn
shěng
fán
dàn
wéi
rán
chéng
jué
wàn
zhī
wài
liú
suí
suǒ
cún
gāo
gāo
shàng
zhòng
wài
xià
xià
nǎi
qióng
tiān

译文

大桂树啊,那棵大桂树,你有多么美丽多么好。绽放着朱红色的花朵和翠绿的叶子,芳名传遍了天涯海角。树枝上面栖息着鸾鸟,下面有盘绕的螭龙。大桂树啊,掌握道家真理的得道之人,都来到这里聚会讲论神仙之道。他们还教你服食彩霞,那是太阳精华的味道,他们谈仙理也不繁杂,保持清静寡欲、顺应自然不刻意作为的状态。乘坐着神奇的飞行工具到万里之外,来去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高飞长天可出九天外,极低之处就穷尽天地之间。

逐句剖析

"桂之树":大桂树啊,

# 桂:即木犀,亦称“桂花”。

"桂之树":那棵大桂树,

"桂生一何丽佳":你有多么美丽多么好。

# 丽佳:秀丽佳好。俊美秀丽。,一何:总是何其。何其,多么。,生:生来。一生。

"扬朱华而翠叶":绽放着朱红色的花朵和翠绿的叶子,

# 朱华:朱花。

"流芳布天涯":芳名传遍了天涯海角。

# 天涯: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布:布满。布施。散布。,流芳:流动的芳香。

"上有栖鸾":树枝上面栖息着鸾鸟,

# 栖鸾:栖息的鸾鸟。鸾,传说凤凰一类的鸟。

"下有盘螭":下面有盘绕的螭龙。

# 盘螭:盘卷的无角龙。螭,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作装饰。

"桂之树":大桂树啊,

"得道之真人":掌握道家真理的得道之人,

# 真人:指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得道:获得道行。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得到天道或王道。

"咸来会讲仙":都来到这里聚会讲论神仙之道。

# 会讲仙:聚会讲论成仙之道。,咸:全。都。

"教尔服食日精":他们还教你服食彩霞,那是太阳精华的味道,

# 日精:太阳的精华。,服食: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尔:你。

"要道甚省不烦":他们谈仙理也不繁杂,

# 甚省:甚是省力。很简单。,要道:紧要的道理方法。重要的道路途径。

"淡泊无为自然":保持清静寡欲、顺应自然不刻意作为的状态。

# 自然:天然,非人为的。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无为: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强求作为。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应自然,称为“无为”。,淡泊:恬淡,不追名逐利。无欲。

"乘蹻万里之外":乘坐着神奇的飞行工具到万里之外,

# 乘蹻:道家所谓飞行之术。蹻,方士穿的鞋。

"去留随意所欲存":来去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 所欲存:所欲想所存在。所有欲望暂存。

"高高上际于众外":高飞长天可出九天外,

# 于众外:于众人之外。,上际:上到天的边际。

"下下乃穷极地天":极低之处就穷尽天地之间。

# 地天:两极与天地。,穷极:穷究极尽。穷:穷究。穷尽。,乃:便。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桂之树行》是三国时期曹植(192~233)创作的乐府诗。该诗为曹植后期作品,创作于他遭曹丕猜忌、政治失意的时期,诗人借仙界意象寄托了超脱尘世的志向。全诗以桂树为核心意象,描绘出“扬朱华而翠叶,流芳布天涯”的仙境景象,其间穿插鸾鸟栖息、螭龙盘绕、真人讲仙等场景。诗中“要道甚省不烦,淡泊无为自然”等句,体现出老庄哲学思想;“乘蹻万里之外”的表述,则展现了仙人遨游天地的境界。作为杂曲歌辞的代表作,此诗既继承了乐府的传统范式,又兼具文人化表达与个性化特征。曹植将桂树意象与修仙文化相融合,进一步强化了月宫桂树神话的文学演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乃曹植后期之作,写就于他遭曹丕猜忌、政治失意之际。诗人借仙界种种意象,悄然寄托着一份超脱尘世的素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曲歌辞题材的乐府诗。通过描绘桂树仙境、仙人遨游等场景,表达政治失意中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桂之树,桂之树,桂生一何丽佳。扬朱华而翠叶,流芳布天涯”:开篇叠用“桂之树”,以反复咏叹强化对核心意象的聚焦,突出桂树的特殊性——它并非凡俗之树,而是仙境象征。“丽佳”二字总写其美,后续“朱华(红花)”“翠叶”的色彩对比,与“流芳布天涯”的香气弥漫,从视觉、嗅觉铺陈其超凡脱俗,为后文仙人聚集铺垫仙境背景。“上有栖鸾,下有盘螭”:“鸾”为神鸟,“螭”是无角之龙,均为祥瑞象征。桂树之上有鸾鸟栖息,之下有螭龙盘绕,通过灵物的环绕,进一步确认此地为仙境,既呼应前文“丽佳”,又暗示其是神仙汇聚的灵地。“桂之树,得道之真人,咸来会讲仙。教尔服食日精,要道甚省不烦。淡泊无为自然”:桂树成为仙人聚会的场所,“得道之真人”在此“会讲仙”,将场景从景物转向仙人活动。仙人所教的“仙法”看似神秘,实则“甚省不烦”:摒弃了传统神仙诗中繁琐的修仙术(如“服食日精”只是引子),核心“要道”直指“淡泊无为自然”六字。这正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曹植后期心境的流露——经历政治波折后,对老庄思想的认同取代了早年的建功之志。“乘蹻万里之外,去留随意所欲存。高高上际于众外,下下乃穷极地天”:“乘蹻(仙人的飞行工具)”“去留随意”描绘了仙人不受束缚、自由往来于天地间的状态,呼应前文“得道”后的境界。“上际于众外”“穷极地天”的空间跨越,既展现了神仙的超凡能力,更以具象化的“自由”印证了“淡泊无为”的真谛:唯有摒弃外物束缚,顺应自然,才能达到精神与行动的绝对自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植《长歌行》

下一篇:魏晋·陆云《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