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ǎn
yóu
piān

朝代:魏晋作者:曹植浏览量:2
yuǎn
yóu
lín
hǎi
yǎng
guān
hóng
ruò
líng
chéng
làng
xiāng
jīng
guò
líng
áo
dài
fāng
zhàng
shén
yuè
yǎn
cuó
é
xiān
rén
xiáng
ē
qióng
ruǐ
liáo
yǎng
shǒu
zhāo
xiá
kūn
lún
běn
zhái
zhōng
zhōu
fēi
jiā
jiāng
guī
dōng
chāo
liú
shā
shí
fēng
cháng
xiào
qīng
jīn
shí
yuè
tóng
guāng
huá
nián
tiān
wàn
shèng
ān
duō

译文

到远处游历来到了四海,俯仰之间只见巨浪滔天。浪中大鱼像曲折的山陵,乘着海浪从我身边经过。灵验的神鳌驮着方丈仙山,山体巍峨高高入云端。山隅处仙人飞上飞下,更有神女在其中戏玩。赤玉的花蕊可以解除饥饿,仰首可以吸吮早晨的云霞漱口。由此想到我的家本在昆仑,中州并不是我的家。我将要回归仙地拜谒东父,一次飞举就跨过那漫漫沙滩。我乘这阵风张开翅膀,一声啸引出清歌一串。金石固然容易破损,惟有岁月能寿比南山。神仙可与天地共终始,人间那皇位有什么值得稀罕的。

逐句剖析

"远游临四海":到远处游历来到了四海,

# 四海: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犹言天下。全国,全世界。,临:滨临。到达。,远游:到远处游历。

"俯仰观洪波":俯仰之间只见巨浪滔天。

# 洪波:水流剧烈运动扬起的滚滚波涛。,俯仰:低头与抬头;短暂的时间;举止动作。

"大鱼若曲陵":浪中大鱼像曲折的山陵,

# 曲陵:曲折的山陵。

"承浪相经过":乘着海浪从我身边经过。

# 承浪:承接或承载着巨浪。有说乘浪。

"灵鳌戴方丈":灵验的神鳌驮着方丈仙山,

# 方丈:又称为方丈山、方壶、方丈洲等。古代神话及道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戴:头戴。拥戴。,灵鳌:灵验的神鳌。鼇,同鳌。《玉篇》传曰:有神灵之鼇,背负蓬莱之山,在海中。

"神岳俨嵯峨":山体巍峨高高入云端。

#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仙人:神话传说中长生不死,并且有各种神通的人。,俨:俨然。宛如,十分像。,神岳:神圣的山岳。应指方丈山。后指中岳嵩山。武则天封禅嵩山,改中岳为神岳。

"仙人翔其隅":山隅处仙人飞上飞下,

# 隅:山隅,角落。,翔:飞翔,翱翔。

"玉女戏其阿":更有神女在其中戏玩。

# 阿:嬉戏。,戏:山凹。凹曲处。,玉女:传说中的仙女。玉般的美女。

"琼蕊可疗饥":赤玉的花蕊可以解除饥饿,

# 疗饥:治疗饥饿,解除饥饿。,琼蕊:赤玉的花蕊。玉英,玉花。白色花朵的美称。

"仰首吸朝霞":仰首可以吸吮早晨的云霞漱口。

# 朝霞:早晨的云霞。日出时太阳映照的云彩。,吸:吸允。,仰首:仰首漱口。

"昆仑本吾宅":由此想到我的家本在昆仑,

# 宅:住宅,宅第。,吾:我。,本:原本。本来。,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

"中州非我家":中州并不是我的家。

# 非:并非。不是。,中州: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带)位居九州正中,故称为“中州”。中原地区。全中国。

"将归谒东父":我将要回归仙地拜谒东父,

# 东父:东王父,神话传说中的神名。《海内十洲记·聚窟洲》“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谒:拜谒。拜见。,将归:将回归。

"一举超流沙":一次飞举就跨过那漫漫沙滩。

# 流沙:随风或水移动的沙。沙漠的旧名。,超:超越。,一举:一次飞举。一次举动。

"鼓翼舞时风":我乘这阵风张开翅膀,

# 时风:时下的季风,流行的风俗。,舞:舞动。,鼓翼:振翅,鼓动翅膀。

"长啸激清歌":一声啸引出清歌一串。

# 清歌:清脆嘹亮的歌声。清商乐的歌曲。没有乐器伴奏的唱歌。,激:激扬。激荡。,长啸:大声呼叫。长声吟啸。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

"金石固易敝":金石固然容易破损,

# 易敝:容易破损。敝,破旧,破损。,固:固然。虽然。本来就如此。,金石:黄金和玉石。金钟石磬等乐器。

"日月同光华":惟有岁月能寿比南山。

# 光华:光辉照耀。光辉明亮。

"齐年与天地":神仙可与天地共终始,

# 齐年:同一年龄。等齐年岁。

"万乘安足多":人间那皇位有什么值得稀罕的。

# 足多:足够多。足以多。满足于多。,安:哪里。,万乘:一万辆兵车。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乘,後世因称天子为“万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远游篇》由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曹植创作,属乐府诗。诗中曹植以壮阔笔触描绘了超越尘世的仙境之旅。开篇展现远游四海、俯瞰洪波的宏大场景,接着描绘大鱼、灵鼇、仙山、仙人、玉女等奇幻之景,后半部分表达志向,“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尽显超脱,认为万乘之尊不足为奇。此诗融合神话想象与个人高洁志向,借仙境表达愿与天地同寿、超脱物欲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崇高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曹植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前期的文学创作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白马篇》;后期作品,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抒发有志不能施之悲愤,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语言风格上趋向沉郁内敛。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辞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也善辞赋、散文,《洛神赋》尤著名,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代表作品有《泰山梁甫吟》《赠白马王彪》《七步诗》《野田黄雀行》《与杨德祖书》等。著有《曹子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远游篇》由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曹植创作的五言古诗,属游仙类。诗中曹植以壮阔笔调勾勒出超凡脱俗的仙境之行,巧妙融合神话想象与个人高洁志向,生动展现出诗人渴望与天地同寿、挣脱物质枷锁的崇高理想。

2. 分段赏析

“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两句开篇点题,描绘诗人远游至四海之畔,俯仰之间,皆是汹涌澎湃的波涛。“远游”表明诗人的行程,“临四海”营造出宏大开阔的空间感,而“俯仰”二字生动地展现出诗人观察的视角,全方位地呈现出大海的波澜壮阔,为全诗奠定了豪迈壮阔的基调。​“大鱼若曲陵,承浪相经过”:描绘了海中大鱼的形象。将大鱼比作弯曲的山陵,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大鱼体型的巨大。“承浪相经过”则展现大鱼在波涛中出没的动态,在巨浪的衬托下,大鱼的形象愈发显得神奇壮观,进一步渲染出奇幻的氛围。​“灵鼇戴方丈,神岳俨嵯峨”:此句引入神话元素。传说中灵鼇背负着方丈仙山,“戴”字赋予灵鼇一种强大的力量感。“神岳俨嵯峨”描写仙山巍峨耸立的样子,“俨”字突出仙山的庄严,“嵯峨”则生动刻画了山的高峻,营造出神秘而壮观的仙境景象。​“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描绘了仙境中的仙人与玉女。“仙人翔其隅”展现仙人在仙山一角飞翔的轻盈姿态,“翔”字生动表现出仙人的超凡脱俗;“玉女戏其阿”描绘玉女在山坳嬉戏,“戏”字增添了画面的活泼灵动,让仙境充满生机与活力。​“琼蕊可疗饥,仰漱吸朝霞”:写出仙境中的食物与养生方式。“琼蕊可疗饥”表明仙境中的琼花仙蕊可使人忘却饥饿,象征着仙境的美好与超凡。“仰漱吸朝霞”描绘诗人仰头吸纳朝霞,在古人观念中,朝霞是天地间的精华,体现诗人对仙境中纯净、超凡生活的向往与融入。​“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诗人表明自己的精神归宿。昆仑山在古代神话中是神圣之地,诗人称其为自己的本宅,凸显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认同。与之对比,称中州非自己的家,表达出对世俗人间的疏离,体现诗人追求高远、超凡的志向。​“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承接上句,表明诗人的行动意向。“将归谒东父”显示出诗人对神话中东方之神东父的尊崇与向往,欲去拜见他。“一举超流沙”则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跨越艰难险阻的豪迈姿态,“一举”突出其果敢与洒脱,展现出诗人追求仙境、追求精神自由的坚定决心。​“鼓翼舞时风,长啸激清歌”:刻画诗人在仙境中的自在状态。“鼓翼舞时风”仿佛诗人如同仙人般鼓翼乘风而舞,“鼓翼”形象地表现出自由舒展的姿态。“长啸激清歌”则描绘诗人放声长啸,歌声激昂清亮,在仙境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尽显洒脱豪迈之情。​“金石固易弊,日月同光华”:运用对比手法。“金石固易弊”指出即使坚硬的金石也容易损坏,凸显世间物质的脆弱与无常。“日月同光华”则表达诗人希望自己能如日月般光芒长存,与天地同辉,体现出诗人对永恒价值与不朽精神的追求。​“齐年与天地,万乘安足多”:是全诗的升华。诗人直言要与天地同寿,认为至高无上的万乘之尊也不值得羡慕。此句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崇高理想,将个人的追求置于极高的精神层面,展现出诗人广阔的胸怀与高远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操《步出夏门行·艳》

下一篇:魏晋·曹摅《答赵景猷(其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