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纷兮交下":秋霜秋露相继降纷纷,
# 纷兮交下:言霜露交加纷纷而下。交,俱。
"木叶落兮凄凄":树叶凋零凄声不堪闻。
# 木叶:树叶。
"候雁叫兮云中":大雁南征已在云中叫,
# 候雁:一作“候鴈(yàn)”。雁属候鸟,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往来有定时,故称雁鸟为候雁。
"归燕翩兮徘徊":小燕飞出却又返回门。
# 翩:飞。
"妾心感兮惆怅":秋景观半日我心惆怅,
# 惆怅:伤感,失意。,妾:古时妇女自称的谦词。
"白日急兮西颓":太阳不忍看急忙西沉。
# 西颓:西落。颓,落下。
"守长夜兮思君":愁得我只能扬脖远望,
"魂一夕兮九乖":直到星月出天黑地昏。
# 魂一夕兮九乖:悲痛至极而失魂落魄。九乖,言失魂之极;乖,背戾、不和谐。
"怅延伫兮仰视":空望一场无奈回屋里,
# 延伫:久立,引颈而望。
"星月随兮天回":独守长夜痛苦我思君。
# 天回:天的回旋,运转。
"徒引领兮入房":一个晚上九次惊魂走,
# 引领:伸长脖颈。形容殷切盼望。,徒:空空、白白。
"窃自怜兮孤栖":最后偷自劝莫怪独身。
# 孤栖:独宿。
"愿从君兮终没":既然想与他白头到老,
# 终没:逝去,死去。
"愁何可兮久怀":怎能将忧愁久放在心。
# 愁何可兮久怀:夫死孀居,怀夫之情怎么能够长久承受得了。何可,怎么能够。
"友人阮元瑜早亡":朋友阮元瑜过早地去世了。
# 阮元瑜:即阮瑀,宇元瑜,陈留(今属河南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曹操辟他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当时军国书檄多是他和陈琳所作,现存《阮元瑜集》一卷。曹丕称赞他的书记,言“元瑜书记翩翩”(《与吴质书》)。
"伤其妻孤寡":怜悯他的妻子孤独守寡。
"为作此诗":因此写下这首诗。
三国时魏国君主,文学家
曹丕(187~226),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在位期间,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政治特权,得到世家大族支持。后代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建元黄初。曹丕与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其工诗,长于写情,文风清丽婉约。诗作内容多为个人的喜怒哀乐,仅有的几首记事作品,抒发了“惆怅窃自怜,相痛惜”的凄凉感受。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细致,其中《燕歌行》是文人七言诗的优秀之作。著有《魏文帝集》《典论·论文》。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代言体闺怨诗。介绍了一位寡妇在秋末初冬目睹萧瑟之景后,抒发亡夫后的孤独悲痛之情,从白日所见所感写到长夜难眠的思念,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寡妇的生活情状和心理活动,反映了古代婚姻爱情生活,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礼教给妇女造成的不幸。
2. 写作手法
渲染:开篇“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以霜露、落木、哀雁、徘徊燕等深秋意象,渲染凄凉氛围,奠定全诗悲怆基调。双关:“长夜”一词具有双关意味,既指秋天夜晚渐长,又暗示寡妇因思念亡夫而觉得夜长难熬,深化了诗歌的内涵。直抒胸臆:“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直接抒发了寡妇愁苦不堪,想要随亡夫而去以结束痛苦的心情。
3. 分段赏析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候雁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开篇四句以极具画面感的笔触描绘深秋之景。“霜露纷兮交下”,一个“纷”字生动展现出霜露密集落下的状态,渲染出清冷、潮湿的氛围;“木叶落兮凄凄”,“凄凄”叠词的运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更强化了树叶凋零时那种凄凉、衰败的景象,让人直观感受到时光流逝与生命凋零的哀愁。“候雁叫兮云中”,将视角转向天空,云中大雁的哀鸣,在空旷的天地间回荡,雁叫声往往带有离别、思乡的意味,此处更添几分孤寂与悲怆。“归燕翩兮徘徊”,归燕本该急切返巢,却在空中徘徊不定,这种反常的状态,暗喻了人物内心的彷徨与迷茫,同时也为下文女主人公情感的抒发奠定了萧瑟、凄凉的基调,以景起兴,情景交融。“妾心感兮惆怅,白日急兮西颓”:“妾心感兮惆怅”直接点明女主人公的心境,她因眼前深秋萧瑟之景触动内心,生出无尽的惆怅之情,使景与情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白日急兮西颓”,“急”字赋予时间以动态感,形象地写出白昼时光匆匆流逝,太阳迅速西沉的景象。这里既写出了自然时间的变化,也暗含女主人公在惆怅心境下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时光的快速消逝加剧了她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同时此句还巧妙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白日西颓”预示着黑夜即将来临,自然地引出下文对夜晚情景的描写。“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守长夜兮思君”直白地表明女主人公在漫漫长夜中,满心都是对亡夫的思念。“守”字体现出一种无奈、煎熬与执着,她只能独自熬过这漫长的夜晚,突出了其孤独无依的处境。“魂一夕兮九乖”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她在一夜之间精神恍惚,心魂多次游离、迷乱。这是因为对亡夫的思念太过深切,使得她难以保持平静与专注,生动地展现出寡妇在思念煎熬下内心的痛苦与混乱,将那种失魂落魄的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帐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翅”:“帐延伫兮仰视”描绘出女主人公在长夜中,走出帐外,长久地伫立、仰望天空的画面。“延伫”二字强调其站立时间之久,体现出她内心的愁苦无处排遣,只能寄希望于仰望天空来缓解。“星月随兮天翅”,写出她仰望天空直至星月西沉,仿佛看到星月随着天空移动,这里的“天翅”用词新颖,赋予天空以动态感,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而她久久不愿回房,是因为“心怯空房不忍归”,通过这一行为细节,细腻地展现出她对空房的恐惧与对亡夫的深切思念,害怕回到空荡荡的房间面对更加浓烈的孤独。“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徒引领兮入房”中,“徒”字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徒劳之感,她伸长脖子远望,期盼丈夫归来,却终究是徒劳,只能无奈地回到房间。这一动作描写,深刻体现出她内心的失望与无助。“窃自怜兮孤栖”则直接抒发她的情感,她暗自怜悯自己孤独无伴的处境。“孤栖”二字简洁而有力地概括了她守寡后的生活状态,封建礼教下女子对丈夫的依赖,使得她在失去丈夫后,生活变得毫无依靠,内心充满悲凉,此句将她孤独、无助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从君兮终没”直白而决绝,女主人公表示宁愿追随亡夫而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情感的爆发,源于她难以忍受长久以来的愁苦。“愁何可兮久怀”以反问的语气,强调这种愁苦无法再继续忍受。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寡妇要遵守从一而终的观念,失去丈夫后,她们不仅要承受情感上的孤独,还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却难以找到有效的解脱途径。女主人公的这一呼喊,是对封建礼教下悲惨命运的无奈抗争,也是其心灵深处最痛苦的倾诉,读来令人震撼,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身心的摧残。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从寡妇生活这一特殊视角,展现古代婚姻爱情图景,客观揭露封建礼教加诸女性的悲剧。虽为代拟之作,纯出虚构,却情真意切,于寡妇生活情状与心理活动的描摹,细致入微而生动传神。
# 诗伤寡妇,而竟代寡妇自伤,最为亲切。就秋景说起,感时触物,苍莽而来。“妾心”八句,以心感字承醒起意转入长夜思君之痛。星月回天,本赋夜景,然妇随夫唱,比意亦涵跌出引领入房,自怜孤栖,喷醒题中“寡”字。夫寡妇之苦,何可尽言,凉秋静夜,尤是凄其,故只就此写意正复无所不包。末二,结到从死忘愁,曲达深情,即隐坚其贞也,何等宛至。
清学者张玉榖《古诗赏析》卷八
上一篇:魏晋·刘桢《公燕诗》
下一篇:魏晋·曹植《天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