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gāo
tái

朝代:魏晋作者:曹丕浏览量:2
lín
tái
xíng
gāo
gāo
xuān
xià
yǒu
shuǐ
qīng
qiě
hán
zhōng
yǒu
huáng
wǎng
qiě
fān
xíng
wéi
chén
dāng
jìn
zhōng
yuàn
líng
huáng
xià
sān
qiān
suì
gōng
nán
yóu
néng
suí
gōng
xián
kǒu
jìn
néng
kāi
zhī
máo
cuī
tuí
liù
pái
huái

译文

面临这高高的台阁,台阁既高大又轩昂。台下缓缓的流水啊,清澈之中透出冰凉。黄鹄空中联翩飞翔。身为臣,当做个忠良。愿皇帝陛下三千岁,永远居住在这个宫殿里。鸿鹄想向南方遨游,雌鹄不能相随前往。我想亲自衔你飞行,无奈口儿不能开张。我想背负你而去啊,无奈羽毛已遭损伤,我只能五里一回顾,六里啊一徘徊彷徨。

逐句剖析

"临台行高":面临这高高的台阁,

# 临台行高:即言登临高台。行:登。

"高以轩":台阁既高大又轩昂。

# 高以轩:高台上有宽宽的平台。

"下有水":台下缓缓的流水啊,

"清且寒":清澈之中透出冰凉。

"中有黄鹄往且翻":黄鹄空中联翩飞翔。

# 往且翻:来往翻飞。,黄鹄:一种大的水鸟。鹄:天鹅。形如鹤,色苍黄。

"行为臣":身为臣,

# 行为臣:作为臣。行:作也。

"当尽忠":当做个忠良。

"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愿皇帝陛下三千岁,

"宜居此宫":永远居住在这个宫殿里。

# 宜居:适合居此。

"鹄欲南游":鸿鹄想向南方遨游,

"雌不能随":雌鹄不能相随前往。

"我欲躬衔汝":我想亲自衔你飞行,

# 躬衔汝:亲自衔你(指雌鹄)。

"口噤不能开":无奈口儿不能开张。

"我欲负之":我想背负你而去啊,

"毛衣摧颓":无奈羽毛已遭损伤,

# 毛衣摧颓:羽毛摧残,以示无力承负。

"五里一顾":我只能五里一回顾,

"六里徘徊":六里啊一徘徊彷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高台》是三国曹魏时期曹丕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围绕着对皇帝的祝愿以及对黄鹄的描写展开,内容上,开篇描写登上高台所见之景,高台轩敞,台下清水清寒,还有黄鹄往来翻飞;接着表达臣子当尽忠,并祝愿皇帝陛下长寿且宜居此宫;后半部分则描述黄鹄欲南游,雌鹄无法相随的情景,“我”想帮助却力不从心。此诗作为乐府诗,形式上适合入乐演唱。语言简洁,层次分明,既有对现实场景的描写,又有对美好祝愿的抒发,还通过黄鹄的情节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魏国君主,文学家

曹丕(187~226),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在位期间,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政治特权,得到世家大族支持。后代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建元黄初。曹丕与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其工诗,长于写情,文风清丽婉约。诗作内容多为个人的喜怒哀乐,仅有的几首记事作品,抒发了“惆怅窃自怜,相痛惜”的凄凉感受。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细致,其中《燕歌行》是文人七言诗的优秀之作。著有《魏文帝集》《典论·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整首诗通过描写临高台所见之景,以及黄鹄的遭遇,表达了臣子的忠心、对皇帝的美好祝愿,同时借黄鹄的故事营造出一种无奈和伤感的氛围。

2. 分段赏析

“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描绘出一幅登上高台的所见之景,以简洁的语言点明高台轩敞,台下之水清澈且寒冷,水中黄鹄来回翻飞,营造出一种开阔又略带清冷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基础。“行为臣,当尽忠。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宜居此宫”,诗人由景转入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和对皇帝的祝愿,直白地表明作为臣子应尽忠诚之心,同时以“三千岁”“宜居此宫”等语句表达出对皇帝长寿和安稳居住的美好祈愿,体现出臣子对君主的尊崇与忠心。“鹄欲南游,雌不能随。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我欲负之,毛衣摧颓”,此部分讲述了黄鹄欲南游而雌鹄无法相随的故事,“我”想要帮助雌鹄却因口噤和毛衣摧颓而无能为力,通过细腻的心理和状态描写,生动地展现出一种无奈之感。“五里一顾,六里徘徊”,进一步刻画了黄鹄不舍离去的形象,强化了那种留恋、无奈又略带伤感的情绪。整首诗前半部分改写自《汉铙歌》,后半部分吸收了隶属“相和曲”的“古辞”,在创作上融合了不同乐府曲调的元素,既描绘了场景、表达了臣子忠心,又借黄鹄的故事增添了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得诗歌内涵更加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王粲《从军诗五首(其三)》

下一篇:魏晋·曹植《赠徐干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