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óng
jūn
xíng

朝代:魏晋作者:陆机浏览量:1
zāi
yuǎn
zhēng
rén
piāo
piāo
qióng
xiá
nán
zhì
lǐng
diān
běi
shù
cháng
chéng
ē
shēn
miǎo
chóng
shān
cuó
é
fèn
pān
qiáo
zhèn
shè
liú
shā
lóng
shǔ
cǎn
liáng
fēng
yán
qiě
xià
tiáo
jiāo
xiān
zǎo
hán
bīng
jié
chōng
yún
tún
yuè
xīng
luó
fēi
fēng
jué
yǐng
míng
xiāng
zhāo
shí
miǎn
zhòu
cháng
zāi
yuǎn
zhēng
rén
xīn
bēi

译文

可怜那些远征的人啊,漂泊流浪到四方极远的地方。向南登上五岭的顶峰,向北守卫在长城的曲折处。深谷遥远仿佛没有底,高山巍峨草木繁茂。奋力挥臂攀爬高大的树木,振奋精神跋涉过沙漠。酷暑天气固然已经很凄惨,寒冷的风也十分凛冽严酷。夏天的枝条晒焦了鲜嫩的水藻,寒冷的冰冻结了流动的河水。胡人的军队像云一样聚集,越军的旗帜像星星一样罗列。翻飞的刀锋不停地闪烁,响箭声相互应和。早上吃饭时也不卸去甲胄,晚上休息时也常常扛着戈戟。可怜那些远征的人啊,抚摸着胸口悲伤得不知如何是好!

逐句剖析

"苦哉远征人":可怜那些远征的人啊,

# 苦哉:苦啊。

"飘飘穷四遐":漂泊流浪到四方极远的地方。

# 四遐:指四方极远之处。遐,远。,穷:穷尽,走遍。,飘飘:飘零貌。

"南陟五岭巅":向南登上五岭的顶峰,

# 巅:山顶。,五岭: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的总称,位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是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陟:登高。

"北戍长城阿":向北守卫在长城的曲折处。

# 阿:凹曲处。,戍:戍边,戍卫。

"深谷邈无底":深谷遥远仿佛没有底,

# 深谷:山谷;沟壑。被溪流侵蚀的狭陡的凹谷。深:五臣作溪。

"崇山郁嵯峨":高山巍峨草木繁茂。

# 嵯峨:山高峻貌。,郁:郁郁葱葱,草木茂密。,崇山:高大的山峰。

"奋臂攀乔木":奋力挥臂攀爬高大的树木,

# 乔木:高大的树木。《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奋臂:奋力挥动手臂。振臂而起。

"振迹涉流沙":振奋精神跋涉过沙漠。

# 涉:涉水。渡。,振迹:振奋足迹。

"隆暑固已惨":酷暑天气固然已经很凄惨,

# 固:固然。,隆暑:隆冬盛暑。【汉典】酷热;盛暑。

"凉风严且苛":寒冷的风也十分凛冽严酷。

# 严且苛:严厉而且苛刻。

"夏条焦鲜藻":夏天的枝条晒焦了鲜嫩的水藻,

# 鲜藻:鲜嫩的水藻。,焦:烧焦。焦躁。,夏条:夏天树木茂盛的枝条。

"寒冰结冲波":寒冷的冰冻结了流动的河水。

# 冲波:冲刷河岸的波浪。激浪;大波。,结:冻结。

"胡马如云屯":胡人的军队像云一样聚集,

# 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盛多。,胡马:指胡人的军队。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

"越旗亦星罗":越军的旗帜像星星一样罗列。

# 星罗:星星般罗列。,越旗:越军的旗纛。纛:军队里的大旗。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

"飞锋无绝影":翻飞的刀锋不停地闪烁,

# 绝影:断绝的刀影。,飞锋:翻飞的刀锋。

"鸣镝自相和":响箭声相互应和。

# 鸣镝:即响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

"朝食不免胄":早上吃饭时也不卸去甲胄,

# 免胄:卸去甲胄。

"夕息常负戈":晚上休息时也常常扛着戈戟。

# 负戈:扛着戈戟。枕戈以待。,夕息:晚上休息。

"苦哉远征人":可怜那些远征的人啊,

"抚心悲如何":抚摸着胸口悲伤得不知如何是好!

# 如何:若何。如同什么。,抚心:拊心;拍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从军行》是西晋文学家陆机创作的乐府五言古诗,此诗主题为展现远征士卒的艰苦生涯。诗人依远征戍所、地势气候、战争及营地生活等方面,以铺陈排比之法,用对偶工整、对比鲜明的语言,描绘士卒南陟五岭、北戍长城,历经隆暑严寒,身处激烈战场,朝暮备战的场景。诗中极力渲染艰苦,却未深入刻画士卒内心。整体似屏风画,画面独立又成全貌,诗人如旁白者。虽构思理智,未源于生活激情,却因精心的艺术表现,让平常思想以独特艺术形式呈现,其剪裁痕迹也为读者带来别样欣赏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西晋文学家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父陆逊、父亲陆抗,皆是三国名将。曾官任平原内史,故世称陆平原。陆机在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是公认的大作家,文才倾动一时,与弟陆云并称“二陆”。其诗以华美深密见称,繁缛赡密,工巧绮练,重排偶的倾向对后人影响颇大,有较多拟古之作。亦善骈文,《辩亡论》《吊魏武帝文》等较有名。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后人辑有《陆士衡集》,今人有《陆机集校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反映战争题材的诗。诗中描绘了远征士卒南陟五岭、北戍长城的艰苦行程,历经隆暑严寒的恶劣气候,身处刀光剑影、战旗如云的激烈战场,以及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的紧张营地生活,展现了远征士卒生涯的极其艰苦。

2. 写作手法

铺陈:诗中从远征士卒的行程(南陟五岭巅,北戍长城阿)、行军艰难(奋臂攀乔木,振迹涉流沙)、气候差异(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战争激烈(胡马如云屯,越旗亦星罗)以及营地生活(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等多方面进行详细描绘,全方位展现远征之苦,增强了诗歌感染力与表现力。对偶:如“南陟五岭巅,北戍长城阿”“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等大量诗句,句式工整,音韵和谐,从形式上强化了诗歌典重雅丽的风格,也更鲜明地对比出各种艰难处境。对比:诗中描写了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异,如“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夏条焦鲜藻,寒冰结衡波”。将盛夏时酷热难耐,草木焦枯,与寒冬时寒风凛冽,江河结冰的景象相对比,突出了士卒在行军过程中经历的气候极端变化,从不同季节的鲜明反差展现出环境的恶劣,强调了远征的艰苦。

3. 分段赏析

陆机《从军行》开篇以“苦哉”奠定基调,直抒远征之苦。“飘飘穷四遐”勾勒出士卒飘零四方的状态。“南陟”“北戍”两句,用对偶手法,从空间跨度上展现士卒行程极远,南至五岭,北至长城,体现远征的艰辛与不易。“深谷邈无底,崇山郁嵯峨。奋臂攀乔木,振迹涉流沙”:这四句描绘行军之难。“深谷”“崇山”从地形角度,以夸张之笔写山谷深不见底、山峰高峻巍峨。“奋臂”“振迹”则刻画士卒攀爬树木、跋涉流沙的艰难动作,生动展现出行军途中面临的险阻。“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夏条焦鲜藻,寒冰结衡波”:此四句写气候恶劣。将隆暑与凉风对比,“惨”“苛”突出无论寒暑,气候都让人难以忍受。“夏条”句写盛夏草木枯焦,“寒冰”句写寒冬江河结冰,从不同季节景象,强化气候对士卒的折磨。“胡马如云屯,越旗亦星罗。飞锋无绝影,鸣镝自相和”:描绘战争场景。“胡马”“越旗”以比喻手法,写敌军战马如云集、战旗似星布,展现敌方兵力强盛。“飞锋”“鸣镝”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渲染战争的激烈紧张,刀光剑影闪烁,响箭之声相和,令人惊心动魄。“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苦哉远征人,抚心悲如何”:写营地生活。“朝食”“夕息”表明从早到晚,士卒都处于紧张备战状态,连吃饭都不能脱下头盔,休息也得背着武器。结尾再次以“苦哉”呼应开头,“抚心悲如何”直抒士卒内心无尽的悲苦。

4. 作品点评

《从军行》是西晋陆机创作的乐府五言古诗,为“二陆”文学代表作之一,继承汉魏乐府传统,聚焦边塞征战题材。全诗二十句分五层,铺陈远征士卒戍边生活,多运用骈偶句式,呈现典重雅丽风格,借旁观视角展现群体生存状态,用极端场景叠加凸显战争苦难,结构有咏物辞赋铺陈特点。诗作精心雕琢却不算动人,主要原因是诗人着力渲染士卒艰苦,却未深入刻画其内心与精神,反而产生了奇特而矛盾的艺术效果,思想与情感传达见仁见智,已非诗人主观表现的目的和效果。陆机在创作这首诗时,并不重视主题思想的挖掘,更专注艺术表现,因此此诗的艺术衔接有迹可循,反倒让读者易察觉剪裁经营,形成特殊欣赏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阮籍《咏怀(其六十)》

下一篇:魏晋·刘桢《杂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