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ǐ
shǒu

朝代:魏晋作者:左思浏览量:2
hào
tiān
shū
bái
líng
jǐng
yào
耀
shén
zhōu
liè
zhái
gōng
fēi
ruò
yún
é
é
gāo
mén
nèi
ǎi
ǎi
jiē
wáng
hóu
fēi
pān
lóng
wéi
lái
yóu
chū
chāng
gāo
zhuī
yóu
zhèn
qiān
rèn
gāng
zhuó
wàn
liú

译文

晴朗的天空,耀眼的阳光照耀着神州大地。洛阳城皇宫里一排排高耸的建筑,飞檐如同浮云。在一座座高门大院里,居住着许多王侯。自己本来就不是追随帝王以求仕进的人,为什么忽然到这里来游览呢。穿着粗布衣服走出阊阖门去,迈开大步去追赶许由。因都城生活龌龊,所以振抖衣衫于千仞高岗,濯洗手足于万里长流,以去尘杂污秽。

逐句剖析

"皓天舒白日":晴朗的天空,

# 舒:展现。,皓:明。

"灵景耀神州":耀眼的阳光照耀着神州大地。

# 神州:赤县神州的简称,即中国。,灵景:日光。灵即曜灵,日的美称。

"列宅紫宫里":洛阳城皇宫里一排排高耸的建筑,

# 紫宫:即紫微宫,星名,古人认为是天帝所居、所以用来指皇宫。这里引申为京城。

"飞宇若云浮":飞檐如同浮云。

# 飞宇:像鸟翼扬起的屋檐。这里即指高楼。宇,屋檐。

"峨峨高门内":在一座座高门大院里,

# 峨峨:高貌。

"蔼蔼皆王侯":居住着许多王侯。

# 蔼蔼:犹济济、人数众多而有威仪的样子。

"自非攀龙客":自己本来就不是追随帝王以求仕进的人,

# 攀龙客:追随王侯以求仕进的人。这句是说自己并非攀龙附凤之人。,自非:本来不是。

"何为欻来游":为什么忽然到这里来游览呢。

# 欻:轻举、急躁鲁莽。

"被褐出阊阖":穿着粗布衣服走出阊阖门去,

# 阊阖:宫门,泛指京城。神话中的天门,也指皇宫的正门。又洛阳西城门也名阁阖。,被褐:穿着粗布短袄,喻不慕名利,安于贫贱。被:穿着。褐:粗布衣。

"高步追许由":迈开大步去追赶许由。

# 许由:传说中的隐士。相传尧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颍水之阳箕山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愿闻,洗耳于颍水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记·伯夷列传》。

"振衣千仞冈":因都城生活龌龊,所以振抖衣衫于千仞高岗,

# 仞:周尺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振衣:抖落衣上的灰尘。

"濯足万里流":濯洗手足于万里长流,以去尘杂污秽。

# 濯足:洗脚,指洗去世俗之污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史诗八首(其五)》是西晋左思所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五言咏史诗。诗歌开篇以细腻且形象生动的笔触,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壮丽宏伟的皇城图景,通过刻画王公贵族宅邸鳞次栉比、高大巍峨的模样,深刻揭示出当时世家大族垄断社会上层的现实状况。随后,诗人笔锋陡然转变,将重心转向自身的内心世界,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愿趋炎附势、攀龙附凤,而是以古代隐士许由为精神楷模,矢志坚守高洁品格的强烈意愿。诗中前六句着重铺陈在繁华京城中所见的贵族盛景,王公贵族数量众多,其宅府的高大壮丽在光天化日之下尤为显眼,诗人以此种景象为衬托,更显自身心胸的高洁纯粹,以及对奢靡浮华的王公贵族的深切鄙视。后六句中,诗人进一步表明心志,直言自己绝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决心“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效仿许由高蹈出世、洁身自好的做法,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寻觅精神寄托。诗末“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两句,不仅展现出诗人与权贵彻底分道扬镳的坚定态度,更传达出他想要彻底清除世俗污垢、摆脱尘世纷扰的强烈渴望,激愤之情溢于言表。此诗凭借精妙的构思、深刻的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水准,被后世公认为西晋五言诗的扛鼎之作,备受历代贤良君子的喜爱与称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西晋文学家

左思(250?~305?),西晋文学家。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出身寒微,不好交游。少年时学过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均未学成。后发愤勤学,博览名文,遍阅百家,兼通阴阳之术。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其诗语言质朴刚健,所作《咏史》诗八首,托古讽今,对门阀制度表示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的精神。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咏史八首(其五)》是西晋左思《咏史八首》组诗中的一篇,该组诗创作于左思早年,具体时间难以精准考证。从诗中呈现的内容判断,其创作时间大致在左思初入洛阳后、晋灭吴之前。左思因妹妹左棻被选入宫而举家迁至洛阳,晋武帝泰始元年(273年),武帝挑选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的处女入宫,次年又选下级文武官员及普通士族家五千处女入宫,左思父亲任职殿中侍御史,由此可推断左思入洛阳时间应在泰始元年之后。左思来到洛阳,期望凭借自身才学在仕途崭露头角,为实现政治抱负奠定基础,然而现实却充满挫折。在谋求仕途的过程中,他经历诸多坎坷,深刻洞察到晋朝政治的腐败,这些见闻与感悟皆融入《咏史八首》之中。同时,诗中“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其一)一句表明,组诗创作时间早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晋灭东吴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史诗。诗歌先描绘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人间的繁华盛景,继而直抒胸臆,表达诗人不攀附权贵,追求超脱尘世、精神自由与高尚品格的志向,展现出其高洁的人格魅力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描绘出京城壮丽繁华之景。但诗人志在超脱世俗,这些乐景恰衬出其对世俗富贵的厌倦与悲哀,以景之盛乐,衬情之哀苦,强化了诗人不慕荣华、追求高洁的情感。

3. 分段赏析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两句描绘开阔的天空中,白日舒展光芒,明亮的日光闪耀着整个神州大地。“舒”字赋予白日动态感,生动展现阳光普照的壮阔之景,营造出宏大而明亮的氛围,为下文作铺垫。“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刻画了皇城中住宅鳞次栉比的画面,高耸的屋宇飞檐如同漂浮在云端。“若云浮”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建筑的高大华丽与轻盈之态,凸显出皇城建筑的宏伟壮观与奢华。“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峨峨”形容高门巍峨,“蔼蔼”描绘众多的样子,两句点明在这高大华丽的门庭之内,居住的皆是位高权重的王侯贵族,直白地展现出当时权贵聚集的景象,揭示出社会阶层的等级差异。“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诗人自问自答,指出若不是想攀附权贵之人,为何会突然来到这里游历。此句以反问语气,表达出对追逐权贵行为的不屑,也暗含自身与这些“攀龙客”不同的立场。“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写自己身着粗布衣裳走出宫门,大步追寻古代隐士许由的足迹。“被褐”体现自身不慕荣华的质朴,“追许由”表明要效仿许由归隐,追求高洁、自由的精神境界。“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描绘在千仞高冈上抖落衣服的灰尘,在万里长流中洗涤双脚的场景。“千仞冈”“万里流”以夸张手法展现宏大的自然环境,诗人借此表达要摆脱世俗尘埃,保持自身高洁品格,追求旷达自由的强烈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

不详刘勰《文心雕龙》

# 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

不详钟嵘《诗品》

# 太冲题实因班(固),体亦本杜,而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干云,遂为古今绝唱。

明胡应麟《诗薮》

# 左太冲《咏史》似论体。

明刘熙载《艺概》

# 或先述己意,以史实证之。或先述史实,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与史实暗合。或止述史实,与己意默寓。

清张玉榖《古诗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繁钦《咏蕙诗》

下一篇:魏晋·曹植《杂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