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惊心事":柳叶繁茂的翠色,让人回想起往事,
# 柳色:柳叶繁茂的翠色。
"春风厌索居":春风吹过脸颊,让人讨厌呆在家中。
# 索居:孤独地散处一方。《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郑玄注:“群,谓同门朋友也;索,犹散也。”
"方知一杯酒":如今闲居下来才知道,喝一杯温酒,
# 一杯酒:《晋书·张翰传》:“翰日:“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方:才。
"犹胜百家书":比看百本书还有用。
# 百家书:诸子百家之作。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安史之乱起,奔赴行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或高渤海。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高适尤其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作边塞诗,对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著有《高常侍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抒情诗。它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心境,借柳色、春风等景象,抒发对孤独索居生活的厌弃,以及在烦恼孤独面前借酒浇愁、强自宽慰的无奈之情。
2. 分段赏析
“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从形象角度,“柳色”“春风”勾勒出春天的典型景象,本应充满生机,却因诗人心境,带上愁绪。“惊心事”表明柳色触发了诗人内心隐忧,“厌索居”直白道出对孤独生活的厌烦。语言上,简洁质朴,“惊”“厌”二字精准传达情绪。表达技巧方面,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春天美景与诗人孤寂心境形成反差,增强情感冲击力,为后文感慨做铺垫。“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内容主题上,点明主旨,在烦恼孤独面前,诗人认为饮酒比读书更能排遣愁绪,体现借酒浇愁、强自宽慰的无奈。语言风格平实,却蕴含深刻人生感悟。表达技巧上,运用对比,将“一杯酒”与“百家书”对比,突出酒在此时对诗人的特殊意义,反映出其在精神寄托上的转变,含蓄展现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上一篇:唐·李白《秋夜独坐怀故山》
下一篇:唐·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