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n

朝代:唐作者:高适浏览量:1
liǔ
jīng
xīn
shì
chūn
fēng
yàn
suǒ
fāng
zhī
bēi
jiǔ
yóu
shèng
bǎi
jiā
shū

译文

柳叶繁茂的翠色,让人回想起往事,春风吹过脸颊,让人讨厌呆在家中。如今闲居下来才知道,喝一杯温酒,比看百本书还有用。

逐句剖析

"柳色惊心事":柳叶繁茂的翠色,让人回想起往事,

# 柳色:柳叶繁茂的翠色。

"春风厌索居":春风吹过脸颊,让人讨厌呆在家中。

# 索居:孤独地散处一方。《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郑玄注:“群,谓同门朋友也;索,犹散也。”

"方知一杯酒":如今闲居下来才知道,喝一杯温酒,

# 一杯酒:《晋书·张翰传》:“翰日:“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方:才。

"犹胜百家书":比看百本书还有用。

# 百家书:诸子百家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闲居》是唐代高适所作的五言绝句。此诗围绕诗人闲居时的心境展开。首句以柳色触发内心忧事,赋予春色愁绪;次句直言对孤独索居生活的厌弃。后两句点明主旨,以“一杯酒”胜过“百家书”,表明在烦恼孤独面前,饮酒更能排遣,传达出借酒浇愁、强自宽慰的无奈。写作手法上,借景抒情,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融,简洁的语言中蕴含深沉情思,此诗艺术风格质朴自然,却深刻反映出诗人彼时的生活状态与复杂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安史之乱起,奔赴行在,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或高渤海。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高适尤其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所作边塞诗,对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燕歌行》为其代表作。代表作品有《燕歌行》《塞上》《塞下曲》等。著有《高常侍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闲居》为唐代高适所作。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至十七年(729)间,客居宋中前期。彼时高适感慨冬去春来,自己却功业未就,“柳色惊心事”与“春色满平芜”所表。长期离群索居,对无所作为的生活心生厌倦,恰如“春风厌索居”与“可叹无知己”之意。最后借酒寄情以度日,类似“高阳一酒徒”心境,此诗尽显其闲居时的复杂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抒情诗。它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心境,借柳色、春风等景象,抒发对孤独索居生活的厌弃,以及在烦恼孤独面前借酒浇愁、强自宽慰的无奈之情。

2. 分段赏析

“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从形象角度,“柳色”“春风”勾勒出春天的典型景象,本应充满生机,却因诗人心境,带上愁绪。“惊心事”表明柳色触发了诗人内心隐忧,“厌索居”直白道出对孤独生活的厌烦。语言上,简洁质朴,“惊”“厌”二字精准传达情绪。表达技巧方面,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春天美景与诗人孤寂心境形成反差,增强情感冲击力,为后文感慨做铺垫。“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内容主题上,点明主旨,在烦恼孤独面前,诗人认为饮酒比读书更能排遣愁绪,体现借酒浇愁、强自宽慰的无奈。语言风格平实,却蕴含深刻人生感悟。表达技巧上,运用对比,将“一杯酒”与“百家书”对比,突出酒在此时对诗人的特殊意义,反映出其在精神寄托上的转变,含蓄展现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秋夜独坐怀故山》

下一篇:唐·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