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huái
怀
shí
sān

朝代:魏晋作者:阮籍浏览量:2
zhàn
zhàn
cháng
jiāng
shuǐ
shàng
yǒu
fēng
shù
lín
gāo
lán
bèi
jìng
qīng
shì
qīn
qīn
yuǎn
wàng
lìng
rén
bēi
chūn
gǎn
xīn
sān
chǔ
duō
xiù
shì
cháo
yún
jìn
huāng
yín
zhū
huá
zhèn
fēn
fāng
gāo
cài
xiāng
zhuī
xún
wèi
huáng
què
āi
lèi
xià
shuí
néng
jìn

译文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着,江的上方有一片茂密的枫树林。江边岸上的兰草覆盖了那一条条的小路,青黑色的骏马正快速地向前奔驰。远远地眺望这一切,不禁让人心中生出悲伤之感,春天的气息也触动了我的内心。楚地有很多优秀杰出的人才,然而楚王却沉溺于与神女“朝云”相关的荒淫之事中。鲜艳的荷花盛开,散发着阵阵芬芳,高蔡的贵族们相互追逐着那奢靡享乐的生活。一旦像那不知身后有危险的黄雀一样而感到悲哀,那流淌而下的泪水又有谁能制止得住呢?

逐句剖析

"湛湛长江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着,

"上有枫树林":江的上方有一片茂密的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江边岸上的兰草覆盖了那一条条的小路,

"青骊逝骎骎":青黑色的骏马正快速地向前奔驰。

"远望令人悲":远远地眺望这一切,不禁让人心中生出悲伤之感,

"春气感我心":春天的气息也触动了我的内心。

"三楚多秀士":楚地有很多优秀杰出的人才,

"朝云进荒淫":然而楚王却沉溺于与神女“朝云”相关的荒淫之事中。

"朱华振芬芳":鲜艳的荷花盛开,散发着阵阵芬芳,

"高蔡相追寻":高蔡的贵族们相互追逐着那奢靡享乐的生活。

"一为黄雀哀":一旦像那不知身后有危险的黄雀一样而感到悲哀,

"泪下谁能禁":那流淌而下的泪水又有谁能制止得住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怀(其十三)》是曹魏时期诗人阮籍的一首诗。诗歌借景抒情,以“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描绘出长江、枫林、兰草等凄清景象,奠定悲怆基调;“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直抒胸臆,点明春景触发内心悲感。后六句借古讽今,用楚襄王荒淫失国及高蔡侯贪图享乐终致灭亡的典故,隐喻曹魏政权面临的危机,以及自身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全诗将自然景物与历史典故相结合,隐晦曲折地表达情感,是魏晋时期政治动荡下文人忧国忧民情怀的生动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思想家。字嗣宗,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陈留尉氏(今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他与嵇康等人并称“竹林七贤”。阮籍在政治上倾向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不满,常用醉酒的办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在哲学上,他主张把“自然”和封建等级制度相结合,做到“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其诗长于五言,风格隐晦,多表现人生的孤独与苦闷;情调郁暗而富于哲理性,对社会现实亦多有讥刺。著有《大人先生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腾不息,江畔枫树林随风摇曳,皋兰铺满道路,青黑色的骏马疾驰而去。诗人以宏大的自然景观起笔,江水、枫林、皋兰构成静景,而青骊的飞驰则为画面增添动态,动静相衬间,奠定了一种雄浑又略带孤寂的基调。其次“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诗人远眺,心中陡然涌起悲意,春日的气息不但未带来欢愉,反而触动其内心深处的哀伤。此时,读者不禁好奇,这春日里的悲伤从何而来?诗的后半部分给出答案。“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诗人借楚襄王与巫山神女朝云的典故,暗指统治者沉溺于荒淫享乐,荒废朝政。最后“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高蔡之地的贵族们如追逐荷花芬芳般追逐奢靡生活,与前句呼应,进一步揭示社会上层的腐朽。“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诗人以黄雀自比,黄雀不知身后弹丸将至,正如自己身处危机四伏的政治环境却无力挣脱,想到此,悲伤的泪水难以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下一篇:魏晋·王胡之《赠庾翼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