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huì
shī

朝代:汉作者:嵇康浏览量:2
zāi
yuàn
zhōng
yóu
zhōu
lǎn
qióng
bǎi
huì
fāng
huá
chóng
tái
miǎo
gāo
zhì
lín
fēn
jiāo
cuò
xuán
chí
fáng
qīng
wán
xiáng
qín
xiān
lún
chū
zhān
wěi
zuò
zhōng
měi
zàn
tóng
yīn
guǐ
lín
chuān
xiàn
qīng
wēi
hào
chǐ
齿
qín
huī
cāo
qīng
shēng
suí
fēng
huì
hèn
dōng
jiǔ
zhōng
niàn
yōu
rén
shǒu
zhōng
shǐ
dàn
dāng
xián
xīn
zài
zhī

译文

多么快乐啊在苑囿中游玩,四处游览没有尽头。百花绽放吐露芬芳,高高的楼台耸立得很遥远。树林错杂相交,幽深的池塘里鲂鱼鲤鱼在嬉戏。轻掷弹丸射死飞翔的鸟儿,纤细的钓丝钓起鳣鱼鲔鱼。座中人发出美好的赞叹,不同的气息却有着相同的韵律。靠近河边献上清澈的美酒,轻声歌唱露出洁白的牙齿。弹奏素雅的古琴,清越的琴声随风飘起。这样的聚会难道不快乐吗,只遗憾没有东野子。饮酒时思念着幽居之人,他们坚守旧道始终如一。只应当体会七弦琴的意趣,把心意寄托给知己。

逐句剖析

"乐哉苑中游":多么快乐啊在苑囿中游玩,

"周览无穷已":四处游览没有尽头。

"百卉吐芳华":百花绽放吐露芬芳,

"崇台邈高跱":高高的楼台耸立得很遥远。

# 高跱:高耸。,崇:高。

"林木纷交错":树林错杂相交,

"玄池戏鲂鲤":幽深的池塘里鲂鱼鲤鱼在嬉戏。

# 玄:深。

"轻丸毙翔禽":轻掷弹丸射死飞翔的鸟儿,

"纤纶出鳣鲔":纤细的钓丝钓起鳣鱼鲔鱼。

# 鳣鲔:这里泛指各种鱼。,出:钓到。,纤纶:钓鱼用的丝绳。

"坐中发美赞":座中人发出美好的赞叹,

"异气同音轨":不同的气息却有着相同的韵律。

"临川献清酤":靠近河边献上清澈的美酒,

# 酤:酒。,临川:在水边。

"微歌发皓齿":轻声歌唱露出洁白的牙齿。

"素琴挥雅操":弹奏素雅的古琴,

"清声随风起":清越的琴声随风飘起。

"斯会岂不乐":这样的聚会难道不快乐吗,

"恨无东野子":只遗憾没有东野子。

"酒中念幽人":饮酒时思念着幽居之人,

"守故弥终始":他们坚守旧道始终如一。

"但当体七弦":只应当体会七弦琴的意趣,

"寄心在知己":把心意寄托给知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酒会诗》是魏晋时期嵇康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生动展现了诗人与竹林诸贤游览隐居的生活状态。诗的前半部分着重描绘了他们纵情山水的悠然意趣。开篇以“乐哉”二字起笔,诗人置身自然怀抱中的欢愉之情便直白袒露。在这方远离尘世纷扰的天地里,眼前皆是美妙景致,诗人不禁沉醉其中,目光流转间,心神也随之悠然飘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223?~262?),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州)人。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等有“竹林七贤”之称。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所撰《声无哀乐论》意在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并曾作《琴赋》,对琴的奏法和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在哲学上,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代表作品有《明胆论》《与山巨源绝交书》《赠兄秀才从军》《幽愤诗》等。著有《嵇中散集》。今人有《嵇康集校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属于宴饮抒怀题材。通过对园林酒会中景色、活动及娱乐的描写,营造出欢乐、高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享受,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坚持自我、重视知己的情怀。诗中既展现了宴饮的欢乐,又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真挚情谊和高洁品质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临川献酤”“微歌”“挥琴”是动态的描写,展现出酒会上人们的活动,而“清声随风起”则将声音这一动景与风这一自然元素相结合,同时也让读者仿佛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以动衬静,动静相生,营造出一种高雅、清幽又不失活力的酒会氛围。用典:“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七弦”代指琴,这里化用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世俗中难遇知己的感慨,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3. 分段赏析

嵇康此诗开篇以“乐哉”二字直抒胸臆,瞬间将诗人投身自然的欢愉之情展露无遗。远离尘世纷扰后,面对绮丽的自然风光,诗人沉醉其中,心神摇曳。“百卉”四句生动勾勒出诗人眼中的美妙景致:百花竞放、香气四溢,远处高台耸立,林间枝叶交错,深潭里鲂鲤悠然游弋,将游览之趣展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轻丸”四句转而描绘弋钓之乐。“轻丸”巧妙凸显弹丸发射的迅猛,“纤纶”则细腻刻画钓鱼丝线的纤柔。“毙”与“出”两个动词,精准勾勒出弋钓者技艺精湛、出手不凡的形象,引得众人齐声赞叹。此处“异气同音轨”与刘桢《射鸢诗》中“庶士同声赞,君射一何妍”异曲同工,皆为渲染赞叹之景。“临川”以下四句,聚焦琴酒之乐。于碧水清流间,众人饮酒高歌、抚琴作乐,清雅琴音随风飘散。作为“竹林七贤”,他们皆爱饮酒,阮籍、刘伶、阮咸更是嗜酒成性;在音乐领域,阮籍、嵇康、阮咸不仅理论深厚,演奏技艺也堪称一绝,嵇康的《广陵散》更是名动一时。这四句生动还原了“竹林七贤”纵情山水、醉心琴酒的洒脱生活图景。纵观全诗前半部分,始终洋溢着以“乐”为基调的浓烈情感。自“斯会岂不乐”起,诗歌的情感脉络发生显著转折,从先前的叙事写景转为抒情言志,情绪也由欢快明朗坠入幽远深沉。正当众人沉浸于游览宴饮的欢愉时,嵇康却因好友阮侃(字德如,官至河内太守)未能赴会而深感遗憾。嵇康曾在《与阮德如二首》中,借《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的典故,将阮侃视为难得的知音;而阮侃在《答嵇康诗》中提到“东野多所患,暂往不久停”,暗示其曾前往东野之地,尽管具体缘由已难以考证,但从诗句可知那并非安身之所,阮侃亦不愿久留。“斯会”两句,瞬间将宴饮的欢乐氛围染上哀伤色彩。“酒中”时分,嵇康对这位“幽人高士”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阮侃与嵇康皆坚守隐逸之志,二人志趣相投,曾以“谈慰臭如兰,畴昔恨不早”互诉相逢恨晚之意,此刻却相隔天涯,再难相聚,怎不令诗人怅然若失?诗歌末句“借问怀春鸟,何如钦德人”,以“知己”二字道破思念的根源,借咏叹寄托对挚友的深切眷恋。此诗后半部分借思友之情,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隐逸避世的高远志趣,亦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前后“乐”与“憾”的情感基调形成强烈反差,使诗歌层次分明,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单从写景层面来看,《酒会诗》与建安时期的游览公宴诗作存在相似之处。然而,因所处时代有别,此诗的精神气质与建安游宴诗已然大相径庭。诗中,诗人对大自然的清丽景色着墨颇多,描绘出自己身处山水间的怡然之乐,可在这背后,实则蕴含着诗人对玄虚之趣的深刻抒发。起初,自然山水的绝美风光激发诗人内心,涌起强烈的欢愉之感;但紧接着,莫名的哀伤悄然流露,为整首诗笼罩上一层带有思辨意味的黯淡色调。这便是嵇康部分诗歌的显著特点,清晰地展现出魏末时代环境变迁引发的诗风转变。日本学者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中评价:“嵇兴高邈,阮旨闲旷。”精准地指出了嵇康与阮籍诗歌特色的差异所在。嵇康尊崇道家“以自然为宗”的理念,志向高洁远大,这些特质反映在诗作中,使其诗境呈现出清虚脱俗的风貌,情趣高邈超拔。这种风格特性,在诸如《酒会诗》这类表达高蹈遗世、隐居山林之趣的诗歌里,体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下一篇:汉·韦孟《讽谏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