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洪流":浩浩荡荡的巨大水流,
# 洪流:亦称洪河,即黄河。
"带我邦畿":环绕着我国的疆界。
# 邦畿:国都的近郊,这里是指洛阳近郊。,带:用如动词,围绕。
"萋萋绿林":草木茂盛的绿色树林,
#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奋荣扬晖":蓬勃生长,闪耀着光辉。
# 奋荣:犹言发花。荣,花。
"鱼龙瀺灂":鱼和龙在水中轻快游动,
# 瀺灂:水声,这里指鱼龙在水中出没的样子。
"山鸟群飞":山中的鸟儿成群飞翔。
"驾言出游":驾车出去游玩,
# 言:语气词。,驾:驾车。
"日夕忘归":从白天到傍晚都忘记回家。
"思我良朋":思念我的好朋友,
"如渴如饥":就像饥渴时渴望饮食一样。
"愿言不获":心中的愿望没能实现,
# 愿言不获:犹如说愿望不能达到。言,语气词。
"怆矣其悲":是悲伤啊!
# 怆:悲伤。
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223?~262?),三国时曹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州)人。官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等有“竹林七贤”之称。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所撰《声无哀乐论》意在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并曾作《琴赋》,对琴的奏法和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在哲学上,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代表作品有《明胆论》《与山巨源绝交书》《赠兄秀才从军》《幽愤诗》等。著有《嵇中散集》。今人有《嵇康集校注》。
1. 分段赏析
“浩浩洪流,带我国畿”,开篇描绘洪流浩浩荡荡,环绕着国家的疆界,用“浩浩”突出水流的壮阔,“带我国畿”展现出洪流与都城的关联,勾勒出开阔的画面,为全诗奠定宏大的背景基调,语言简洁却有气势。“萋萋绿林,奋荣扬辉”,写翠绿的树林草木茂盛,生机勃发,闪耀着光辉。“萋萋”描绘出草木的繁茂,“奋荣扬辉”赋予草木以动态与光彩,展现出自然的生机盎然,与前文的洪流相呼应,构成鲜活的自然图景。“鱼龙瀺灂,山鸟群飞”,描绘水中鱼龙轻快游动,山中鸟儿成群飞翔的景象。“瀺灂”写出鱼龙的灵动,“群飞”展现山鸟的自在,进一步丰富了自然景观的生动性,让整个画面充满活力,体现出游时所见的美好。“驾言出游,日夕忘归”,写驾车出游,从早到晚都忘了回家。简单交代了出游的行为与状态,“忘归”二字既体现出自然景色的迷人,又为后文的思念做转折,暗示出游的惬意难掩内心的牵挂。“思我良朋,如渴如饥”,直接抒发对良朋的思念,像饥渴时渴望饮食一样迫切。用日常生活中最强烈的生理需求作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思念之情的深切,让情感表达真挚而有力量。“愿言不获,怆矣其悲”,写心中的愿望未能实现,内心充满悲怆。“愿言不获”点出遗憾,“怆矣其悲”直抒悲怀,收束全诗,将思念不得的伤感推向深处,余味沉重。
上一篇:汉·应劭《女娲造人》
下一篇:汉·刘安《后羿射日》